从《鬼子来了》说起
作者:刘文炯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如抗战、“文革”、计划生育等,一些时代因素在村堡公共建筑中出现并生长。 

  传统中国乡村进入有文字的历史是艰难的,从清光绪版《蔚州志》中仅能见到部分村庄的名称,其他信息微乎其微。同样,我们从当地众多旅游方面的介绍来看,也几乎无记载,其中似乎与蔚县古村堡有关联的只有“境内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一句。终于,“2007年河北省在全省范围评选了十个历史文化名镇,暖泉镇以200余处明清四合院民居古建筑的规模力拔头筹” 。蔚县古村堡进入文字传播的世界,是在一系列文化活动中生成的,这要从大家熟知的《鬼子来了》说起。姜文导演拍摄的《鬼子来了》 ,将蔚县古村堡暖泉作为了其中一个外景地。其实,这之前后仍能列出一串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敌后武工队》《不觉流水年长》 《母亲是条河》《甲方乙方》 《小兵张嘎》 《左宗棠》 《西游记》 《民间戏圣》 《烈火金刚》 《新少林寺》 《平原枪声》等等。这一部部或战争或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均选择了蔚县保存较完好的古村堡。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庙宇群、古戏楼、老屋、驴车、大树、井台等古朴、真实的百姓日常生活,这正是众多剧组导演眼中的“香饽饽” ,因为他们不用耗费太大力气,布景工作就可完成。这些在当地人眼中“老掉牙、土掉渣”的东西,今天,似乎正在他们观念中发生改变。更有意思的一个巧合,也是这种改变的一个前提。即蔚县古村堡的原有建筑形制,难以适应当下村民对空间的需求,而且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保存完好的堡门是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当地政府批准再建的新村,在原村堡外的前方。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新村通常为年轻人的生活空间,老年人则依然留在古村堡中。如我在上苏庄考察时,发现新村热闹异常,而进入上苏庄古堡时,虽然它们仅隔200米,但是有走在两个世界的感觉。在古堡遇到一些在堡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可是,接下来我看到的事情记忆尤其深刻:他们询问我哪里来;非常熟练地介绍古堡庙宇情况;电话联系我要找的各种人;佯装生气要求我付费方可打开观音庙庙门;修葺一新的庙宇外观;县旅游局颁发的“原生态古堡”牌匾。

  同样,类似的情况也能在暖泉看到。清时暖泉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 、“九连环” ,达到小镇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于是有了今天的“历史文化名镇”等一系列头衔。笔者在暖泉亲眼看到的则是:暖泉及其书院的清淤、整修;在原来路面上的青石板、鹅卵石上铺渗水仿古砖;临街大兴“复古”建设。暖泉的悄然“进化” ,似乎大有与“原来”划清界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