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情
作者:梅子  来源:中国艺术报

端午节包粽子  魏启扬  摄

  端午节的习俗有众多的主题,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荆楚岁时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于门户,以禳毒气。 ”上古的五月,生命勃发,同时也百虫繁生,被视为恶月,光照时间最充分的五月五日,则是恶月中的恶日,为了纪念这场与疾病和毒虫的较量,五月五日被确立为端午节。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被集体命名为五毒,镌刻在各种端午佩件上,加上菖蒲、艾草、雄黄酒、香包、避毒钱,如今已变成端午的符号。端午在当时的集中主题只有一个:驱邪祈福。

  公元前340年,一个叫屈原的人在湖北秭归的一个小山村乐平里出生了,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叫屈原的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跳进洞庭湖畔的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此,在他的家乡秭归,端午节的主题悄悄发生了改变,划龙舟、吃粽子、开诗会,纪念屈原成为秭归人过端午的核心主题,正如晚唐诗人文秀《端午》诗所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如今,一个诗人的忌日变成了所有人的节日,一个地方的端午变成了中国的端午。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早已有之,但在端午节划龙舟,对秭归来说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意义和仪式。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当屈原在汨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家乡以后,秭归父老无不失声痛哭,纷纷驾船去汨罗江寻找屈原的遗体,经过多天的寻找,乡亲们没有找到屈大夫,悲伤而回。秭归人永远不能忘记先祖首出西陵峡远赴洞庭湖的那次寻找,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那天,秭归人都要在峡江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为屈原“招魂” ,表达对屈大夫的思念。

  在秭归峡江两岸,端午“划龙船”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民间有俗话说:“宁输一季田,不输一年船。 ”人们以村落、姓氏、船帮、码头、行会等为单位筹备参赛,沿长江,西至牛口,东至茅坪,沙镇溪、归州、旧州河、窑湾溪、香溪、新滩南北两岸,都备有一只或数只龙船。秭归龙舟竞渡的地点一直在老归州镇的屈原沱,相传这里是神鱼驮回屈原遗体上岸的地方。自三峡大坝兴建、县城东迁之后,便改在距离大坝一公里处的茅坪徐家冲港湾。

  竞渡前,临江祭祀屈原和游江招屈原魂归故里,是秭归龙舟竞渡所独有的内容,场面肃穆,歌声悲切。以白龙(孝龙)为首,龙舟在波涛汹涌的峡江上来回游弋,为屈原招魂,桡工们会唱起凄切婉转的《招魂曲》 ,歌声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三闾大夫啊,你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东方,东方有十个太阳,人到那里必受伤;三闾大夫啊,你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西方,西方有流沙千里,流沙滚滚人遭殃;三闾大夫啊,你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南方,南方有大蛟和大蟒,虎豹豺狼把人伤;三闾大夫听我讲,你的魂魄不可向北方,北方有冰凌和雪霜,草木不生万物丧;三闾大夫听我讲,安安然然回故乡,故乡百姓敬重你,永远伴你度时光……唤我大夫啊,早点回故乡!

  《招魂曲》是秭归的“龙船调”,又称“祭祀歌”,歌词悲怆,声调哀戚,回荡在峡江两岸。因为屈原,秭归龙舟赛事少了些竞渡的激烈,多了一份沉着的诗意。毕竟,端午划龙舟不是纯粹比快,否则就与一般的体育比赛无异了。

    吃粽子

  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吃粽子大概是最普遍的一个,所以端午节也被“吃货”们戏谑地称为“粽子节”,咸甜之争几乎是每年端午的必备节目。也衍生出不少关于粽子的段子,比如说有个外国小伙第一次吃粽子,很感谢地说,你们的点心很好吃,还有牙线,谢谢,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玩笑归玩笑,粽子虽小,来历却大。

  秭归民间有一首流传颇广泛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唱的既是秭归粽子的特点,也是对屈原的人格品行的称颂。

  蓼竹叶作粽子包衣,寓意长青不衰;粽子的三角形状,代表屈原不迎合世俗、有棱有角的个性;包一颗红枣,歌颂屈子一片丹心、忠贞爱国;雪白的糯米,象征屈原品行高洁。家乡人用一只小小的粽子,用一首简单的儿歌,将他的一生坎坷经历和个性人品概括得如此贴切传神。

  秭归人过三个端午(阳) ,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划龙船一般在头端阳,粽子则从头端阳吃到末端阳。秭归粽子做起来很简单,从山上采来青青的蓼竹叶,在清水里泡几天待用,洁白的糯米淘洗干净,至少泡一天时间,然后用蓼竹叶包上泡好的糯米,中间放一颗红色的大枣,用棕叶或者麻绳缠裹,进蒸笼大火蒸熟。那颗红枣一定要记得放进去。这简单的粽子,原汁原味,糯米里蒸进了新鲜蓼竹叶的清香,红枣的甜香,蒸进了家乡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做粽子时的缠丝也很有一些来历。 《襄阳风俗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 ”所以,秭归端午龙舟竞渡时,也必向江中抛撒缠丝的米粽。

    端午诗会

  每年端午节到的时候,山上的艾蒿杆儿硬了,叶子香了,乐平里屈原庙的门边也便挂满了用红绳系扎的艾束。庙前的草坡上也早早地坐满了群众,等候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

  秭归县现有10多个自发组织的民间诗社,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三闾骚坛。三闾骚坛是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一批乡绅学者自发成立的民间诗社组织,作为秭归端午习俗的独特文化现象绵延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人们因诗而结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因屈原而将诗歌的盛会定于农历五月初五。

  从乐平里老人的口口相传与现存的清代和民国的骚坛诗歌推断,乐平里骚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朝,在明末清初曾有过一个鼎盛时期,此后代代相续。1949年后,骚坛诗社活动一度中断,直到1982年由乐平里农民诗人谭光沛、杜青山等人倡导恢复。新中国成立以前,骚坛的诗友,多为乐平里和周边乡村的普通读书人,他们的身份就是农民。新中国成立以后,诗社的成员,仍以当地农民为主体,适量吸收了部分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并没有改变农民诗社的本色。

  秭归县文联主席周凌云以《诗意村庄》为题,为这样一群乡村诗人立传,这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作家陈应松感叹“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转化为诗意。可是,生活和现实本身,对他们却是多么吝啬啊。 ”可正是这群可爱而卑微的乡村诗人们,以低微的身份和高贵的诗意,坚持将传统文化和屈子遗风的大旗,一扛到底。

  耕读传家,是骚坛在小山村乐平里存续的根基。今天的乐平里,和其他广大的乡村一样,文化生态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乐平里的年青一代诗人纷纷走出乐平里,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作为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是中国诗人心中的圣地,每年的端午诗会都会吸引全县甚至全国的诗人,这固然令人欣慰,可本土的诗歌传承却仍不免“路漫漫其修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