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扶贫,出精品做实事
作者:孙茜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文艺志愿者老师辅导舞蹈特长生

  2020年注定是记入史册的一年,脱贫攻坚吹响了决战的号角,自上部署,而下落实,祖国大地处处喜报频传。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文艺工作者,正见证着国家、民族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也不甘落后地投身于历史浪潮之中。在脱贫攻坚路程上,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脱贫故事,涌现了一批值得颂扬和永久铭记的模范人物,他们都成为舞蹈人眼中、心中愿为之起舞的方向。中国舞协为了用舞蹈的视角记录和展现脱贫攻坚的辉煌成绩,积极参与各地扶贫题材舞剧的创作、宣传和研讨,支持了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悬崖上的回响》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的舞剧《流芳》 、云南省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的民族舞剧《幸福花山》 。

  这3部舞剧紧扣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通过不同的角度彰显了在国家脱贫攻坚大业背景下的家国大爱之美、信仰之美和人性之美。舞剧《悬崖上的回响》 ,讲述了被习近平总书记挂怀的四川凉山州“悬崖村” ,在得到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后,村里的拉日等青年与扶贫干部们一起重修天梯,结束了悬崖村几代人云端飘摇的日子,终于拥有了安稳踏实的家。舞剧《幸福花山》以弘扬“西畴精神” ,聚力脱贫攻坚为中心思想,紧扣“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一主线,着力塑造了以幸福村村支书郭龙为代表的当代愚公形象,展现了壮乡苗岭“开山筑路,炸石造地”的艰辛历程。舞剧《流芳》讲述了奋战在苦聪寨的扶贫干部刘亭亭历经重重困境,最终和苦聪人众志成城,发展茶叶种植和网络售茶,实现整村整族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三部舞剧分别已在云南、四川、上海等地演出,用脱贫攻坚之路上鲜活的事迹、精彩的舞段,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得到了业内专家与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舞蹈文艺志愿者给小学的孩子上舞蹈课

  艺术创作是舞蹈工作者回馈社会的最直接表达,但却不是唯一表达。由中国舞协主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作为中国舞协品牌性的舞蹈艺术扶贫活动已经踏踏实实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中,中国舞协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舞蹈美育帮扶从未间断,相继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示范点。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余家舞协团体会员单位启动开展该工程,累积资助300多所乡村学校,开办了200多个教师培训班,免费为各地培养了8000多名舞蹈教师,惠及全国800多万乡村孩子。2017年,该工程还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推选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因为“新农村”的持续助力,涌现出了一批为贫困地区孩子无私奉献的优秀舞蹈教师,其中以甘肃酒泉舞蹈学校校长金淑梅为代表,她自2013年承接“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的工作以来,义务为酒泉市偏远落后的多所民族学校的孩子教授舞蹈课程,每一次去偏远的民族学校,她清晨5点出发,夜里2点回来, 4年时间里行程达10万多公里,并先后将200名舞蹈零基础的文化课老师培训成了舞蹈志愿者,把自己的爱心和心血无私奉献给了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农村孩子。也正是因为“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的持之以恒,中国舞协拥有了一支常年坚持在舞蹈艺术扶贫第一线的志愿者师资队伍。

  今年按照中国文联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总体部署,9月13日至28日,中国舞协舞蹈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从全国院团、高校以及“两新”文艺群体中选派了9位舞蹈文艺志愿者,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参加了中国文联艺术培训活动。舞蹈文艺志愿者们在武都实验中学、两水中学、八一中学、洛塘中学等地开展了切实有效的舞蹈艺术培训。志愿者们集中解决了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针对技术技巧的能力储备和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当地教师与舞蹈文艺志愿者三者联动,为当地的舞蹈艺术特长生在今后追求舞蹈艺术梦想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通过艺术学习获得更多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文化艺术的精准扶贫。

四川省歌舞剧院舞剧《悬崖上的回响》剧照

  此次志愿培训去到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上尹家村,正是中国舞协青年干部汪杨任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过两年的地方。汪杨同志在任期中,始终牢记第一书记的责任使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上尹家村的实际情况,走家串户与村民们主动交流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先后为上尹家村的孩子们筹集助学金21000元, 7位孩子得到资助;自费近3000元召集村民用半天时间赶工修复塌陷的小学教室,保证孩子们的正常上课;每周三、五下午各两个多小时为孩子们教授音乐舞蹈课等等。两年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尹家村村民和鱼龙镇党委政府的肯定,汪杨本人也荣获“陇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也正是这一段工作经历,为中国舞协建立起与当地的联系,3年多来,中国舞协先后为当地捐款400余万元。其中在资金项目帮扶方面,2016年中国文联捐赠武都区鱼龙镇中药材种植基金455万元,其中225万元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筹集。截至2018年8月该项基金已经惠及了鱼龙镇的33个村,资金面实现鱼龙镇全覆盖,有34个合作社、37个种植大户受益。带动全镇农户265户,流转农民土地3262.6亩,土地租金年收益达163.13万元(每亩每年500元),年直接增收40.03万元。该项资金是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利息放贷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既保证了资金的合理用途,也避免了资金“撒胡椒面”式的粗放使用,从而盘活了资金,产生的利息继续投入到中药材的发展中去。此外,还有部分资金用于当地温室大棚搭建使用,将扶贫工作切实有效地落到了实处。

  除了经济上的雪中送炭,中国舞协也没有放弃对当地青少年儿童的舞蹈艺术扶持,曾先后多次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到武都进行慰问演出、志愿培训等活动。此次中国文联艺术培训活动期间,又落实了鱼龙镇中心小学“新农村少儿美育工程”志愿者服务等相关工作。经过此行,志愿者们也收获颇丰,在慰问上尹家村的贫困户时,前去的舞蹈文艺志愿者、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老师王亮还自掏1000元给当地贫困户尹娇艳做助学金。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继续跟随中国文联、中国舞协“文艺扶贫”队伍,发挥一己之力,用自己的舞蹈艺术本领服务人民。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舞剧《流芳》剧照

  艺术扶贫既是文艺界大力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一种表现,更是为了进一步把“送文化”转变成“种文化” 。正像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曾经说过的:“文艺扶贫是扶志、扶智。 ”期待不远的将来有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能接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舞蹈艺术美育教育,让舞蹈艺术之美滋润他们的心田,实现他们的舞蹈梦想。

  (作者系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