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画卷的微言大义
——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的时代情境
作者:于洋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2020年国家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以视觉艺术的语言展现脱贫攻坚的磅礴进程,以美术创作的手法呈现时代变迁,成为中国美术家新的创作课题。从某种角度上,这一创作主题既是应时而生,力求贡献于当下社会时代,又有着经典恒常的文化属性与留存未来的文献价值。</p>
<p>  回首过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展现家国建设、脱贫攻坚主题的美术佳作,已经汇成了一条表现新中国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主题的经典视觉艺术文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直接表现生产建设场景的名作,如王文彬的《夯歌》(1957年)、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1963年)、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1963年)等;近距离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名作,如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1955年)、潘世勋的《访问》(1956年)、刘文西的《祖孙四代》(1962年)等;表现文化扶贫、扫除文盲题材的名作,如姜燕的《考考妈妈》(1953年)、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1954年)、陆俨少的《教妈妈识字》(1956年)、李斛的《田间变课堂》(1958年)等,还有以山水画呈现工农建设场景,如宋文治的《山川巨变》(1960年)、钱松喦的《常熟田》(1963年)等。这些作品以视觉艺术语言礼赞劳动者、呈现家国新貌,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传世经典,也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养分和重要资源。</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13/202012/W020201230317266484202.jpg" OLDSRC="W020201230317266484202.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焦裕禄》(布面油彩) 2009年<br />
毛本华、王刚、鲍璐、郝米嘉 中国美术馆藏</font></p>
<p>  在近些年来涌现出的表现脱贫攻坚主题的美术作品中,既可以看到既往经典作品的风格影响与精神承传,又能感受到新的艺术追求和时代气息。一方面,有的作品塑造脱贫攻坚典范人物形象,如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孔繁森》(2008年)以写意雕塑的艺术语言、个体的纪念碑式铸铜雕像,呈现了这位共产党的好干部在茫茫雪原走访基层的感人形象,及其“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精神境界;毛本华、王刚、鲍璐、郝米嘉的油画作品《焦裕禄》(2009年)以气势恢弘的场境,展现了焦裕禄带领兰考民众肩扛树苗走向荒漠,引领当代民众摆脱贫困的动人瞬间。另一方面,也有作品以大尺幅人物群像展现各地脱贫案例的具体场景,如张见、齐鸣、李玉旺、李朋帮、李丹、管海龙的中国画作品《助梦》(2019年)选取了四川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面,以传统工笔画的语言为彝族同胞群体写真,从一个局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彝族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画卷;王奋英的中国画作品《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2019年)以工写结合的墨色表现、暖意融融的画面氛围,呈现了基层扶贫工作者与村民们凝心聚力、落实精准识别的情景;郭健濂、褚朱炯的油画作品《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2019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电商经济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除了表现脱贫攻坚题材的美术佳作频频亮相,一系列实际行动也在美术界展开,包括走进边远乡村的主题写生与专题创作活动、高水平艺术人才的帮扶支持以及贫困地区美术人才的培养项目与机制建构等。如中央美术学院组织相关干部和专业教师,走进对口帮扶的云南剑川县,围绕剑川的古城保护和文化旅游建设展开学术支持与主题创作;中国美协、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等共同发起全国美术家“聚焦脱贫攻坚”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邀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走进江西新余、井冈山等地新农村建设点、贫困村写生,以画卷展现山乡巨变。同时为了针对贫困落后地区艺术人才匮乏的现实,增强贫困地区艺术发展的造血能力,培养艺术创作、策划与研究人才,从机制层面的“授之以渔”更显现了以艺术助力脱贫攻坚的长效性和针对性,如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全国画院创作人员培养和扶持计划、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等项目,都为支持西部贫困地区美术创研、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起到了切实、有力的推动作用。</p>
<p>  作为一项艺术表达的时代课题,当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面对诸多鲜活生动的现实场景和典型案例,如何处理好艺术表现与现实题材的关系?如何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中更好地整合呈现生活素材?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以美术创作助力脱贫攻坚的目标?在笔者看来,有3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与思考。</p>
<p>  其一,要以美术创作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既需紧扣主题,又应充分展现艺术本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作品的视觉叙事,将生动的宣传与艺术的展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是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核心要义。一方面,要通过美术创作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如描绘贫困村贫困户生活的崭新变化,深入挖掘弘扬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用美术创作的形式多角度展现各地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画卷,用艺术作品展现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特别是对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典型人物与事迹的发掘表现等,都需要创作者基于现实场景、图像文献进行深入理解和视觉叙事的构建。另一方面,在艺术表现层面要力求少一些“摆拍”式的图像制作,多一些富含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体验的艺术表达;在油画、中国画、雕塑、版画、壁画等美术表现形式之外,呼唤更多以新的艺术媒介、表现手段和观念视角,呈现当下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场景的艺术新作。</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13/202012/W020201230317266643127.jpg" OLDSRC="W020201230317266643127.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纸本设色) 2019年<br />
王奋英 中国美术馆藏</font></p>
<p>  其二,要以美术创作的新成果,实现其经世致用、助力脱贫攻坚的实际建构作用。高水准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应力求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形成一种“召唤结构”和“激励效应” ,使观者面对作品时能感同身受,产生审美共鸣与延展思考,表现社会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尤其如此。事实上,虽然表现主题和对象不同,但与抗战时期鼓舞斗志、讴歌英雄的美术创作一样,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也要应和新的时代诉求,起到记录时代、鼓舞民心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须使作品既能在美术专业领域“立得住” ,也能在大众传播领域让普通观众“看得懂” ,这样方可推进实现和切实达成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的“助力”目标。或者说,好的作品除了在美术专业领域的精英意识层面追求上乘之外,更要致力于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期待,既要“叫好”又要“叫座” 。</p>
<p>  其三,脱贫攻坚题材美术创作,也是社会美育的一个重要构成环节,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表现方式上,应充分接地气,在艺术表达的同时兼顾传播的有效性和广度。以往的美育活动长期局限于学校教育,而以美术作品的社会展示、欣赏传播为契机,美术馆实现了面向普通民众的感性审美教育的功能。因此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接受程度和审美引领方向,发掘乡土民间艺术的养分,将其艺术手法与形式返归于表现乡村建设与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中,以形成一种在场的、接地气的艺术表达。对于现实题材的归纳升华,和换位思考的艺术表达,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当下的艺术家在走进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进行“深扎”采风时,要真正地沉下身子、潜下心境,通过近距离的感受、体验,寻访脱贫故事,收集创作素材,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这样才能创作出富含真义、直指人心的好作品。</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13/202012/W020201230317266643194.jpg" OLDSRC="W020201230317266643194.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孔繁森》(铸铜雕塑) 2008年<br />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藏</font></p>
<p>  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家乡”意象,并包蕴“家国”的寓涵,正是当下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即通过分段集锦式的呈现普通小人物的视角与经历,展现了宏大的家国叙事和社会情怀,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同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评点其得失。在如何表现“脱贫攻坚奔向小康”的主题性艺术表达上,美术创作与影视领域其实也分享着共通的规律,既需推陈出新,超越简单的图解政治概念,以小见大、求真重艺,更需守正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可信、可亲、可感,又具温度、力度、深度,既能触动人心、感人心智,又经得住品咂、经得起推敲的艺术佳作。</p>
<p><strong>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strong></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