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的文艺生活
作者:秦兰珺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快递业发展迅猛。2016年中国送出去了300多亿件快递,总量世界第一。但无论如何,这些宏观壮美的抽象数字在其微观终端上,都是一个被称作“快递小哥”的群体,一个个地址、一通通电话、一单单等待、一件件送到人们手中的。

  快递小哥,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接触过,也几乎都能说上几句。而近年来,关于快递小哥的话题也不少,其中不乏诸如“快递哥谢霆锋”参加模仿秀、 “东直门快递哥”惊人飙歌这样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小哥们的文艺才华,也展示了他们的文艺梦和文艺生活。

  本文在书法、文学和电影三个领域,讲述了三个关于快递的文艺小故事。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一、书法:快递和书法的两重人生

  他白天忙忙叨叨,处理各种事,应付各种人,十分实用,甚至十分“江湖”;晚上总会静下心来临几幅帖,当他写下圣贤们写过的话,也难免体验着圣贤们有过的心。每每此时,就仿佛离开了现实。

老秦书法作品

  为了吃饭,老秦2000年辞去单位工作,来北京淘金,却不小心成了一名快递小哥。17年来,老秦已经做到了某知名快递公司北京区负责人,一天到晚都在处理各站点报上来的疑难杂症。当然,有时他也会在培训中给员工讲讲“中国快递史”之类的题目,毕竟对于他,新世纪以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不过是他亲历了17年的一个故事。

  可老秦的心中却珍藏着另一个故事,对此他这样写道:

  自幼好书,家藏旧纸,屋中泥墙,皆遭涂鸦,满地狼藉。村中有叟曰:此子有戏!自比羲献,常以雪松、山谷为楷模,虽笔退如冢,池水皆墨,然仅管中窥豹,未得书艺之真谛……

  老秦从小就爱读书,因为爱书也爱上了书法。不仅经常在报纸和墙上挥毫泼墨,就连家里养蚕用的纸,也总是被弄得黑咕隆咚。那时,老秦确实想过做一名职业书家,也认为,只要能把池水洗黑了、让废笔堆成山,就能成为一名书法家。可后来事实证明,他没有条件把池水弄黑,倒是风里雨里大太阳地跑,把自己弄黑了不少。

  可老秦依旧不死心,直到2003年的一天,他去北京大学给一个老先生送快递,在门口看到满屋字画,一下子触动了心底的念想:不能再让书法擦肩而过了!他鼓足勇气,躲到燕园某假山上拨通了老先生的电话。他说他是刚才那个送快递的,他爱写字、想写字!想让老先生带着他写字!没想到老先生却告诉他:书法要的是日常功夫,他现在的处境恐怕很难坚持下来;即使坚持下来,如此功利,不免染俗,也不会真正成家。最重要的,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吃饭。

  此后整整7年,老秦再也没动过笔。他专心做快递。从快递员做到北京区副总。一日老秦偶得两卷被遗弃的宣纸,正值午夜值班,分外安静,不免手痒,这才重操旧业,过起了老秦一个人的深夜翰墨生活。好在此时已到2010年,互联网已经十分发达,老秦终于有机会借网上教学视频,跟着名家学习书法了。如今他也混进了北京专业书法圈,偶尔搞个雅集,看场展览,类似的活动还不少。

  快递圈出了个书法家!于是,老秦所在公司国内快递网点的墙上纷纷挂出了老秦的字,老秦也被打上了“老文青”的标签,在快递圈广为流传。可是近一年,老秦却很少在朋友圈叨叨书法的事了。他深知,让他吃上饭过上好日子的是快递,他的“正业” 17年来一直都是快递,今后也大概还会是快递。

  或许对于老秦,快递和书法不仅是他的两种生活,也是他的两种人格。但他总坚持认为,这两件事在他这里完全不搭:他白天忙忙叨叨,处理各种事,应付各种人,十分实用,甚至十分“江湖” ;晚上总会静下心来临几幅帖,当他写下圣贤们写过的话,也难免体验着圣贤们有过的心。每每此时,就仿佛离开了现实。

  但毕竟这派件和写字的都是老秦一个人,又怎么会不发生关系呢?每每“双11” ,公司哪怕提前进行充分准备,仍会面对堆积如山的包裹。每到此时,他总会写上几幅字,让心静下来。接着就会召开会议帮员工化解压力,告诉各站点负责人:快递虽快,但不要急,急也没用,一件一件派送就是了。就这样,书法成为老秦解乏抗压、调解状态的法宝。

  在老秦这里,送快递要“不着急、不放弃” ,书法难道不也是“不着急,不放弃”吗?或许,并非快递和书法没有关系,而是在“修行”这个层面上,快递和书法都是老秦的法门。他或许失去了作为谋生职业的书法,却收获了作为修行法门的书法。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老秦为化名)

二、文学:那份比现实更真实的感觉

  阳春龙总想写点东西,他发现对于写东西,快递简直就是块富矿。别看这交付、派送,似乎很简单,那可一头牵着托付与承诺的传递,一头牵着萍水相逢中的人情,这里面该有多少事情能发生!

  老秦公司有个员工叫阳春龙。阳春龙的父母很早就来北京打工,又在北京生了他。阳春龙生在长在北京,可又不是北京人,只能去打工子弟小学上学。那里教师人员流动比较大,学生自然管得比较松。阳春龙就趁机经常逃课到捐赠的小图书室,在那里,他迷上了契诃夫和陈忠实。他不明白,小说咋就能那么真实。虽然明明都是编的,却能比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更“真实” ?虽然,至今阳春龙也不太理解这份感觉,但这份感觉却坚定不移地成了阳春龙对好作品的定义。

  阳春龙初中毕业后就工作了,干过很多活,最喜欢的是保安。一天到晚坐在门厅没事干,有大把时间能看书。别人征订的报刊也会首先送到他那里,他总是忍不住把手洗干净,在送出去前先小心翼翼地翻看一遍。那个时候,他总有很多想法,朋友给推荐了QQ空间,他觉得天啊,这个世界竟然有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写东西,还能让朋友看!但由于阳春龙老把写作当作一件十分庄重的事情,所以总是写写删删,最终也没留下什么。他知道,他要的是那种“比现实更真实”的感觉。这种东西,在他生命中烙印太深。

  但后来,阳春龙还是选择了送快递,自己喜欢的姑娘怀了孕,他要娶她养家糊口,而大家都说,干快递能赚钱。阳春龙一开始十分“理想” ,倒不是觉得能赚钱了,而是想象送快递能骑着自行车在北京东逛西逛,看四季变化,路边风景,和不同的人相遇,是件多么诗意的事!可实际情况却是,自从干上快递,阳春龙就很少看东西,更别说写东西了;特别是当他从快递小哥变成站点老板,烦心的事就不仅是有很多件要送,还有很多人要管,很多利益要争取——他得让站点赚钱,给大家发钱。

  但阳春龙总想写点东西,他发现对于写东西,快递简直就是块富矿。别看这交付、派送,似乎很简单,那可一头牵着托付与承诺的传递,一头牵着萍水相逢中的人情,这里面该有多少事情能发生!承诺或是郑重的,或是随意的;人情或是友善的,或是冷漠的,大家常赞美或吐槽的那些个关于“快递哥”的好事或坏事,大部分无出其右。

  但阳春龙总觉得今天似乎每个人都接触快递,都谈论快递,却很少真正关注快递。比如,富二代开宝马送快递,快递哥陪马云敲钟,大家总在借快递哥说其他人;比如,快递哥救坠楼儿童,外卖哥等电梯迟到急得直哭,新闻总把快递哥当“热点”来炒作;更不用说陈赫在《超级快递》中把快递哥演成了特工,或者网友热炒某派送员长得像谢霆锋。总之,不是美化就是丑化,不是压根不说就是借题言他。

  因此一直以来,他都在期待一部关于快递业的作品,让他感到没错,说的就是快递。他觉得,对于快递哥这个和每个人都有关的人群,这个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这个确实有很多故事可以写的题材,为啥就不能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写一写?

  阳春龙等不到他心中的好作品,所以就自己动笔了。当然,由于他总要求打小就烙下的那个“比现实更真实”的感觉,总觉得写作是个十分神圣的事,总保持着边写边删的作风,总要把工作和家庭的优先级排在写作之前,因此,直到现在,其实也没写出个一二三。

  但他总说,要写,要继续写,会写出来。

三、电影: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文化

  《移民二代》讲了几个移民二代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不安分的二代“忽悠”几个哥们儿联合创业的故事。但大部分创业计划只是说说而已,唯一付诸行动的就是快递。最终,“二代”承包了某亏本快递站点,带着兄弟们当起了快递小哥。

站点里的工作会,《移民二代》剧照

  北京某个角落里有个新工人艺术团,前些日子,他们的文学小组出了个范雨素,热闹了好一阵子。艺术团有几个人是专职,其中会唱歌的经常在外演出,不会唱歌的王德志就变成了常驻“看家人” 。除了看家、管家,王德志也会搞些创作。比如,以阳春龙等人为原型,王德志拍了部故事片叫《移民二代》 。整整90分钟的电影由一部摄影机、三个工作人员、几名业余演员拍成,还在工友中搞过多场放映,请学者和媒体做过一些研讨。王德志在整个事情中主要担任编剧、导演、剪辑、推广,以及干一切其他没人干的事情。

  其实,王德志最早在新工人艺术团只是个说相声的。可他渐渐感到,对于表现劳动者,相声这玩意儿远远不够,于是又张罗起了民众剧团,弄起了小品和话剧;可他渐渐发现还不够,干脆成立了新工人影像小组,最开始只是拍纪录片,可后来又觉得纪录片太写实,有些想法必须要讲故事才能说出来,这就有了《移民二代》 。

  正如其名, 《移民二代》讲了几个移民二代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不安分的二代“忽悠”几个哥们儿联合创业的故事。但大部分创业计划只是说说而已,唯一付诸行动的就是快递。最终,“二代”承包了某亏本快递站点,带着兄弟们当起了快递小哥。但他总觉得,这不会再是那个老板赚钱工人受苦的老故事,也不会再是那个个人奋斗实现梦想的老套路,而是大家伙联合起来找出路的新故事。

  王德志在千千万万的创业可能中选中快递,除了靠汗水吃饭的快递,这些年确实是个出路,也因为他认识阳春龙,能解决拍摄场地问题。这孩子从小就爱看爱写,给那时在打工子弟小学工作的王德志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阳春龙还跟着王德志工作过一段时间,负责处理捐赠的衣服,这让阳春龙今天即使干快递,也依旧秉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在自己负责的片区捐东西,就免运费,他买单。

  王德志问阳春龙借了场地拍摄,但站点的日常工作还要进行。大概是因为和王德志太熟了,阳春龙干他们的快递,王德志拍他们的电影,两不影响。就这样,王德志拍下了一个普通快递站点最原生态的工作状态。更有甚者,还直接把阳春龙给大家伙开会的一个近1分钟的场景,给原封不动地挪到了电影中。直到《移民二代》放出来,阳春龙才发现自己“演”电影了,王德志的解释是,剧本一直都是开放的,你们那会儿开会虽然是给“碰”上的,但那段确实十分符合创作需要,就直接用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极度现实主义的追求,让工友们普遍觉得这片子太闷,没有“大片”好看;媒体总问他有没有受到贾樟柯的影响;学者们则提出该片贯彻了巴赞的长镜头美学原则,开拓了“移民”这一题材的范围;还有很多人表示:男主的形象可以再正面、再向上一些,毕竟要给人们留个“会好的”的念想。

  但王德志却说,他没想那么多,也不愿把男主塑造得多么伟光正,他只是想把他认识的“二代”群体老老实实地展现出来,虽然难免会投射他自己的理想和困惑,但这就是他理解也试图借电影向大家展示的那个“移民二代” 。

  在拍电影这个事上,王德志他们依旧在路上,毕竟,对于快递哥和如快递哥的打工者们,没有他们的文化,就没有他们的历史,没有他们的历史,就没有他们的未来。

    “丹丹”和男主家民在快递站点门口谈恋爱, 《移民二代》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