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一千三百年前的“古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西南哀牢山上的梯田沉默了1300年。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如今竟会以如此美丽的身姿展现在世界面前。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听说,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 ”

  在此之前的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世界上首个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个伟大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出发,坐车两个多小时到了元阳的哈尼村寨,也是以梯田和长街宴闻名的地方。那是非常陡峭的梯田,梯田的周围还是一层层依次下降的梯田,这秉承了哈尼山寨特有的选址观念。

  我沿着街镇行走,一路上都有风景可看。梯田里劳动的人很少,偶尔有牛在耕田,在阳光里构成剪影。路过黄草岭,沿着一条不知名的河谷边行走,渐渐地感觉风光异样起来。哈,果然不同凡响,要不怎么会去申报世界遗产!这就是老虎嘴。在那些摄影爱好者心中,是一块只要会按快门就能出好照片的地方。

  看风景不是我此行的目的,我关注的是哈尼族有名的“古歌” ,因为《哈尼古歌》是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的驻场演出节目。

  至今广泛传唱在哈尼族村寨的《哈尼哈巴》 《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哈尼古歌、古调是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和灵魂,千百年来为哈尼梯田的存续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价值滋养和精神支撑。

  当地人告诉我, 《哈尼哈巴》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在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庄重、典雅的古老歌唱调式。而哈尼多声部民歌则主要表现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记录山野田园美景及民族习俗等,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扎河乡普春村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发源地,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的历史渊源目前已无从考证。但据调查,它是哈尼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千百年来,哈尼人在劳动中自然产生了《栽秧山歌》 。此歌是1986年红河州开展全州民族音乐集成调查活动时,哈尼族艺术家吴志明下乡调研偶然发现的,他坚信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次年,云南艺术学院器乐系教授张兴荣夫妇也来到红河,这独特的音乐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而后,他们确认云南哈尼族有八声部音乐存在,这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在当地, 16岁以上的姑娘及中老年妇女都能演唱。世代与梯田打交道的哈尼人最注重的是栽秧季节,每当这个时候,梯田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震撼山间。

  红河州文化馆的作曲家张明告诉笔者,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 (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但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

  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与民族,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哈尼族,在经济上无法与富裕发达的民族相比,但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这一人类当代最高哲学的思考和表现上,这个贫穷的民族却能够演奏世界农耕文明的第一提琴,因为哈尼梯田文化所代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