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描绘14亿人民
奔向新时代征程中的奋斗进取
——2020年脱贫攻坚题材戏剧创作综述
作者:武丹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彩调剧《新刘三姐》剧照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近年来,以扶贫为主题的创作可谓风起云涌,欣欣向荣。

  大量一线艺术家投入到对脱贫攻坚的描绘中,表现广大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富起来、美起来的道路上的新风貌、新气象。

  河北梆子《李保国》的作者孙德民、豫剧《重渡沟》的作者姚金成、花鼓戏《桃花烟雨》的作者曹宪成、彩调剧《新刘三姐》的作者常剑钧、上党梆子《沁岭花开》的作者李莉、锡剧《追花》的作者罗周,都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知名剧作家,其中不乏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而《李保国》中李保国的扮演者邱瑞德、《重渡沟》中马海明的扮演者贾文龙、《沁岭花开》中李山花的扮演者陈素琴、《追花》中李小小的扮演者董红,既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获得者更是本剧种的领军人物。

  今天的创作者真切地意识到,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怎样的故事,我们的创作都应该真正关注并尊重“人”本身,当下生活、时代精神,无不与“人”紧密相连。若放弃了写“人” ,放弃了人的高尚与卑微、纯粹与复杂,人的精神与价值,那也就离艺术很远了。其实,所有创作的命题归根结底就一个——人的命题,扶贫题材也不例外。这些名家饱含深情地描绘着扶贫道路上奋斗的群像,特别注重对人的发现、对人的塑造,描绘了主人公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在精神指向上塑造人、在情感世界里锻造人,无论是“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国,还是《重渡沟》里“追梦、追梦”永不停歇的乡村干部马海明,又或者《扶贫路上》青春飞扬的黄文秀……都跟我们惯常见到的英模人物不一样,今天的创作者把乡村振兴与对时代矛盾和个人命运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展示了一幅当代生活的深情画卷。

  舞台艺术多种样式的体裁和独特的叙事角度让扶贫题材作品更鲜活、更丰富、更多彩。

  文化书写历史、艺术书写时代。在大量的扶贫题材作品中,几乎是戏剧艺术体裁的全覆盖,戏曲、话剧、舞剧、歌剧……均有所展示,其中尤其以地方戏最为集中,几乎每个稍大一点的地方剧种都有这一题材的展示。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繁多的剧种和剧目中,独特的叙事角度和剧种特色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地域风情给予扶贫题材不一样的表达。

  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出品的《追花》 ,清新优美、隽永抒情,充分彰显了锡剧的特点,可谓是扶贫题材中一首隽永的诗,作者罗周以张家港专技人才对口支援的贵州沿河为主要素材,聚焦支教老师李小小对山区孩子的关爱。以“养蜂人错过花期,耽误的是一季的收成,孩子错过成长的花期,耽误的是一生”为主题,剧中的“追花”一语双关,追的是大自然的花朵,更是祖国的花朵,诗意盎然,别致深情。

  广西戏剧院出品的《新刘三姐》化用传统,旧瓶装新酒,在耳熟能详的山歌里,细致描绘了今日壮乡的风情——留在壮乡心系远方的姐美、告别家乡去远方找自己的诗与梦的阿朗、为山歌插上翅膀的电商莫非……这就是今日三姐家乡的年轻人,他们唱出了时代风貌,唱出了自己的梦想与欢乐,也唱出了普通百姓拥抱小康社会的幸福。

  安庆黄梅戏《鸭儿嫂》讲述了农村养鸭大嫂脱贫之后帮助还没有脱贫乡邻的故事,最让人值得回味的段落是这位农村大嫂发现村里有人将吃了催肥精的大麻鸭赶上了进城的运货车,她拼命追车,要把其中混杂的假冒伪劣大麻鸭追回来,她的诚信与诚实、扶贫工作对村民内心世界的影响跃然纸上。

  湖南省委宣传部出品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以“首倡之地,必有首倡之为”为出发点,在歌舞剧的主样式中,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创作了一曲扶贫颂歌的交响。作品以一个村折射湖南,从湖南折射全国,以全景式视野、创新性地呈现精准扶贫引发的山河巨变、一步千年的历史性成就,把人民脱贫攻坚的史实变成艺术的史诗、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史诗。同时,参演者不乏谷智鑫、何炅、张凯丽、万茜等一众明星,引发关注。

  大型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是一部喜剧,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申请到儿时生活过的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作品以丰富的题材内涵和对乡村故事的演绎,围绕中央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时代主旋律,深化了中国故事的多元结构,充实了当代农村的形象,也将第一书记的时代使命、精神面貌全方位呈现给观众,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精益求精,是创作成功的致胜法宝。

  有作者戏说,“扶贫题材是瓷娃娃,轻不得重不得” ,也有作者说,“扶贫题材是金娃娃,因为在某种文化语境里,‘扶贫题材’似乎是个硬通货,在文化主管部门眼睛里格外受青睐” 。但是,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金娃娃、如何凭借艺术质量成为真正的“硬通货” ?

  《李保国》的作者孙德民,至今仍保留着他在农村的生活基地, 40年来,每年都要在那里走一走、住一住,他和那里的农民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友谊,在他们身上,孙德民感受到了在这急剧变革的年代里农村的真切变化,熟悉他们的命运变化和渴望、诉求,特别了解到他们艰难的精神和情感洗礼过程……孙德民说,“生活不仅给了我创作的冲动,也给了我一个剧作家的责任和担当,给了我舞台上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

  《新刘三姐》的作者常剑钧,为了创作,回到自己儿时的家乡罗城,那里也是刘三姐的家乡,回到故事的源头去寻找、打捞,最终以独特的语言风貌、比兴的诗歌手法,完成了用民歌体对现代生活的吟唱与咏叹,在对生活的现实表达和诗性的浪漫歌唱之间寻找到了某种和谐。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表现了移民攻坚战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讲述了宁夏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移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地方基层干部的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语言特色。而该剧的作者就是在第一轮创作不顺利的情况下,自己背上行李,到宁夏西海固地区最穷的叫水村体验生活,与村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熟悉了村里的人和事,与很多村民交上了朋友,才慢慢形成故事大纲,开始构思故事的。

  扶贫题材的创作中依然存在简单直接、粗暴图解的问题。

  当我们过于急切地强调某些题材的重要性的时候,往往就容易落入某种窠臼,导致我们的艺术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都有缩水,扶贫题材概莫能外。

  可以看到,一些扶贫题材剧目仓促上马,粗暴直接,忽略艺术品质,简单图解政策,这类剧目的出现,甚至让人感慨:扶贫戏,把戏剧扶得越来越贫。还有一些剧目,创作者缺乏对生活最本质的发现和把握,缺乏从实践里来的沉淀与思考,缺乏对素材的提炼、消化和加工,跟风严重,导致了内容同质化、人物空心化现象。有的作品缺乏独特性,从北国边疆到南方沿海城市,“第一书记”人物形象一致、碰到的问题一致,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大量这类作品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不是“行之不远”的问题,而是从“产房”直接进“库房” ,造成资源的浪费。现代戏难写,基本上是行业里的公论,现代戏创作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创作中的“非艺术化倾向” ,对于当下生活的沉淀、选择、提炼……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现代戏创作,命题作文比例很大,很多作者会觉得,拿到的命题是个概念而不是艺术,但真正的艺术家恰恰就是要在概念中发掘艺术表达的空间与可能性。

  扶贫工作是我国现实生活中的伟大壮举,也是剧作者必须面对和攻关的重大题材,但是我们不能够狭隘地理解“扶贫” ,套路化地予以述写,简单化、概念化地“趋时” ,浅层次、表面化地歌唱“现实” ,凸显现时的“宣传效应” ,而应该遵循艺术规律,重在写鲜活的人物形象,重在写这些戏剧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及其背后所揭示的普遍规律,展示更为深层的人性思考与文化底蕴。

  我们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艺术工作者们见证和参与了14亿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人间奇迹,描绘和抒写,记录和讴歌,反映现实生活的沧桑巨变,描写14亿人民奔向新时代、新生活的征程中,他们的苦乐与悲欢、奋进与奔跑,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文艺工作者也以自己的作品和塑造的艺术形象成为这一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记录者。作为创作者,不仅要面对现实,积极完成总书记提出的“培根铸魂”“画像、立传、明德”的任务,更应该有长远的使命和担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争取创作出真正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在讴歌中国伟大时代的同时,积极找寻、深刻发现,寻求让作品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作者系《剧本》杂志副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