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大草原
栏目:笔荟
作者:邓宏顺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红楼梦》里有一块被弃在青埂峰下而后能与人诉说身世的石头。位于湘桂边陲、雪峰山南段的南山牧场紫阳亭景区,也有一块金黄色的巨大麻石横卧在草场的山坡上。不一样的是,南山牧场的这块巨石像一位坚毅的雪峰山汉子,从不向人吐露自己的任何喜怒与哀怨,它只在朝公路一边的平面上镌刻着“南山大草原”五个朱红大字,而让所有的沧桑和故事都写在它身边的草原上。尽管无数的留影者不满直立行走的高度还要借它垫抬自己,并已经将它摸爬出一层厚厚的包浆,但它依然与脚下的小草不离不弃,相依为伴,不为任何世人凡事所搅扰,也不顾世情的功利和浮躁,只顾用其敬业精神向世人宣告:它只属于南山这辽阔的草原!它要守望的是南山这辽阔的草原!它要陪伴的是南山这辽阔的草原!

  与这块巨石相视而立的是高高耸立在景区山岭上的紫阳亭。站在山下仰望,蓝天白云里飞檐翘角的亭阁疑似天上的琼楼。沿着镶嵌在草地上的石级缓缓而上,人如走在一条绿海中的灰色飘带上。登上亭阁,意外之喜是早有饱餐过后的奶牛群在亭阁里或交颈相抚,或甩尾息养。无数男女游客在惊喜中与它们贴身相拥,或抱其颈首合影,或为其尾毛梳理,牛亦温顺体贴,尽满人意。此番情景恐为南山牧场所独有!

  解释紫阳亭来历的是一块石碑。传说当年红军长征来到此地,突然浓雾散去,紫阳高照。于是,当地人便在此建成紫阳亭。在紫阳亭周围极目远眺,山天相连,横无际涯,白云高浮,绿草弥望。越过天地之间的衔接线,我看到了尽展在眼前的迷人的南山大草原!我不明白地球在造山运动时是用一种怎样文明的内力和精心策划,将南山这80里高山台地山脉创造得如此起伏变化不定又如此高低升降有序,使它显得如此的平缓又如此的奇特,既不少北国草原的雄浑苍茫,又富有江南水乡的灵秀神奇。它像由上天预制的多得无法计数的卧牛躺羊,大小参差又亲密成群;它像被风飘起的一匹颤动的绿缎,此起彼伏又一展而开;它像被船激起的一滩涌动的波浪,成行成列又浩然无际!它们表现得那样的温和,温和得就像这南山草原上的牛群;它们生长得那样圆润,圆润得就像被玩出包浆的玉雕;它们显示得那样丰盈,丰盈得就像被乳汁胀得发青的乳房!如将这里喻为南方的“呼伦贝尔”也的确是名实相称,但当我看到自己脚下的草丛里不断有水汁挤出而浸没上来时,我更感到这里的生命源流远比北国草原旺盛,就连丰厚草丛里的各色花朵也比北国草原多了一份灵亮。还有这23万多亩绿茵草地上若隐若现的亮丽房群和散牧在各个山头的牛群,像是上天精心撒下的彩色珍珠;而一片片大树像是草原忠诚的卫士,它们挺立在那里似乎要阻止严寒的袭击和酷暑的降临,即使白云挨得太近,它们也似乎是要用身体将其顶回。偶尔有小鸟像一个逗号顺风飘移着从一棵大树落到另一棵大树上,在人的视域里,简直与一句诗文的标点相似得没有两样。

  自然界为何要赐予这方天地间如此美丽的南山大草原,我不得而知,但在极度艰难困苦的长征途中路过这里的共和国将军王震忍不住站在那座红色哨所边慨叹:“等全国解放了,一定要在这里办一个大牧场! ”这是否可算对这方山水最好的理解和欣赏?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6年南山牧场开建,红军长征时期的那个愿望终于在多年努力下成了现在这美丽的牧场。绵延80里的南山牧场,让海拔1600至1900米之间的高山台地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位置,营造出了这一方适合牧草生长的山地大草原,如今它不仅是乳业界的佼佼者,还是著名的山地草原风景旅游区。从老山界到大坪、长安营景区,从五团民俗风情村到紫阳峰、茅坪湖景区,从沙角洞到白云湖景区,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让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天然的牧场也是游人的天堂。

  告别紫阳亭,车从绿海中飘过,又在小溪边停留。高山台地上的溪河能让人读出一种无法形容的纯净。河床里一尘不染的大小石头将它们的各种颜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阳光下的水流如果没有风吹的树影和击石的水花,你可能辨不出水的行止和深浅。熟悉这里的奶牛总喜欢三五成群地来到溪河边慢慢地饱餐和悠闲地散步。两亩草地放养一头羊, 15亩草地放养一头牛,那只是数学的计算,而来这里旅行的游客只需看看牛群身下那饱满的乳房就能想得出这里丰盛的水草和水草中丰富的营养!

  离开南山大草原,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块静静的草原石,是那座摩天的紫阳亭,是那蓝天白云和大树,是那绿茵的草地、绵延的峰峦、亮丽的房屋以及清凉的溪水;尤其不能忘怀的是放牧在各个山坡上悠闲的牛群和它们与人相处时的那种幸福而亲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