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当代文艺评论的美好和声
作者:陈建忠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长期以来以西方哲学、美学命题为参照系,甚至是主要标准来评价、引导中国文艺创作的背景下,在整个社会集体审美呈现水准下降的不良氛围中,重新认识“中华美学精神” ,探讨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品格、智慧、思想的支撑、提拔作用,不但重要,而且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正是基于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的。二组学员李昌菊、孙士聪、叶青、马琳、罗小凤、刘三平、李永东等认为:我们其实一直都生活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映照中。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不是在“重建”中华美学精神,而是如何重新认识它,使其具有时代性,使其成为能作用于社会发展、世俗人心的正能量。鉴于此,在探讨中华美学精神时,我们不但要重新解读先秦以来,建立在儒、释、道之上的传统美学精神,也要将“五四”之后百年以来美学精神的变化放进我们的考量范畴之内,因为,“中华美学精神绝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而是生长于中国古典美学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生长于一百年来的变革之中,生长于当下文化艺术实践当中” 。它是流动的,活跃的,变化的;我们在以汉民族美学精神为主要框架进行讨论和运用的同时,要兼顾少数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流变,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中华美学精神” 。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比探讨美学精神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美学精神落地,“接地气” ,如何使其从精英立场向民间立场迈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和人民大众的审美建构。这种“接地气” ,绝不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让小学生背前人经典要义,而是关于美的、艺术的教育。只有美的、关乎人性、温暖人心的教育和艺术,才能直达心灵,产生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熟背《弟子规》 ,远比不上吟诵唐诗宋词。因为,在诗词中,有中国式的美丽,中国式的情感,中国式的精神!

  如何倡导中华美学精神在文艺评论中的位置和作用,是同学们关注的另一个话题。何弘、沈勇、龙迪勇、杨爱君、张金尧、张萍、吴新斌、陈建忠等学员谈到,当下的文艺批评,基本处于失语、无效状态:专业批评在网络恶评和报刊肤浅评论的围剿中毫无力量,对现实创作起不到实质性的推动、引领作用;理论家、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界限分明,难以打破;对作品进行评判时,常常缺少基本的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市场标准……凡此种种,已经让文艺批评沦为小圈子的自说自话。大家认为,当下急需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清晰的评论,急需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上的文艺批评,急需理论、批评与创作打破疆界、互为依存的氛围,亟待研究和探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最大、传播最快最广的阵地,改变文艺批评话语方式,对文艺作品起到切实的推介、品评、研判和引领作用。叶青、沈勇、张萍、马琳、何弘、龙迪勇、陈建忠等一些长期从事创作和某艺术领域研究的学员,还从自身经历出发谈到:好的文艺批评,一定是从评论对象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提出的真知灼见;好的文艺批评,也应该是一种创作,有温度,有情感,有蓬勃的生命力,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一句话,文艺批评,也应该具有审美品格!

陈建忠(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