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造
  来源:中国艺术报

楚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造

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研讨纪要

时间: 2014年3月16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

  3月16日至26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同名学术研讨会于开幕当天举行,美术界专家学者就湖北地域文化对绘画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以来湖北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积极探讨,肯定了以周韶华先生为代表的湖北画家的卓越成就以及画坛新秀取得的成绩,并对湖北中国画的发展、湖北美术的当代走向,尤其是以此推动文化建设迈向更繁荣的局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本期特此刊出研讨摘要,以飨读者。

  ——编者

研讨会现场 孔艺 摄

  陈连生(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是这些年来我省第一次大规模展览,其目的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动湖北文化强省建设。97位画家、 97件作品,既是对湖北中国画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总结和梳理,也是湖北中国画创作最新成果面向全国的集中呈现和检阅。

  刘永泽(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我在文联工作8年,亲身感受到这些年来的变化。一是湖北美术创作良好的生态。省里高度重视、高端发力;文联通过美协、美术院等平台为各类文艺家做好服务;形成重视人才的氛围,重视老艺术家,提携年轻人。二是湖北省美术教育、美术理论普及的生态。湖北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居全国第一,武汉院校的数量居全国第三,几十个大学都设有艺术院校,这片土壤培养了一批热爱艺术、传承艺术的师生,打造了积极的学术氛围。此外,这些生态的形成也得益于全国美术界尤其是在座各位专家的支持。

  张晓凌(研讨会主持人之一、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对湖北的认识,是从“八五思潮”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美术,湖北率先发力,到今天已成为中国美术主流的一个部分。通过这次展览又看到很多新人,尤其是后起之秀的力量。我觉得一个好的文化生态一定是可持续的、能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我最近一直在看《楚国八百年》 ,觉得非常精彩,我才知道楚人也是从河南发源,进入今天的荆楚之地,并融合了南北民族优秀的部分,在湖北发展出灿烂的楚文化,形成中国文化的主干。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美术奇迹,值得大家来总结,并深挖发展的潜力。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新时期以来,湖北的艺术家在理论、创作实践上做了很多探索,这在全国都很特殊。而各省来北京办展的也很多,湖北的这个展览给我印象尤其鲜明。与很多展览上画家风格相近不一样,湖北的画家互相之间拉开的距离比较大,各有特点,这是不容易的。

  我认为湖北多奇才、多怪才、多鬼才。就理论而言,湖北产生的美术理论就不少,比如周韶华先生的“隔代遗传” 、“横向移植”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理论,至今还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此外,湖北还有很多“怪论” ,比如钟孺乾提出的迹象论、彭德的理论等,看似有怪异之处,但是也有合理的、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艺术上要这样才有生气,中国美术界就应该创造这种气氛。要敢于创新,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湖北的艺术家还是要多思考,尤其是在中国画的意象性、写意性方面可大有发挥。湖北的中青年艺术家画得很好,比如画城市山水的樊枫,我上世纪80年代就认识他,这几十年来他进步很大。不论是写实、写意,都要有个性,要拉开距离,表现自己最真诚的感受,不怕被人说三道四。

  陈池瑜(研讨会主持人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湖北的中国画还是有非常久远历史的,从北宋米芾到明代吴伟,到现代“三老”张振铎、张肇铭、王霞宙,再到周韶华这一辈的汤文选、冯今松、邵声朗、张善平、鲁慕迅、陈作丁等等,这批艺术家对湖北的中国画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到董继宁这一代如陈孟昕、施江城、魏金修以及谢晓虹、李传真、方正这年轻一辈,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在全国的大展中也不断获奖。正是因为有了老中青的传承和努力,湖北中国画才有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规模和水平。

  薛永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前几年我曾听湖北的专家论述湖北文化的特点,印象非常深,一是开放精神,对多民族文化的包容;二是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还有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这个展览就是这些精神在当下的体现和发扬。

  这个展览一方面是发展了20世纪的中国画新传统,主要是写实,另一方面整合了古代的传统。我有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宋代有米襄阳、明代有吴伟,到了清代有程正揆,这些人都在湖北生活工作过,然后影响是在全国各地。真正在湖北地区形成强大的美术力量是在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湖北成了非常重要的美术重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以周韶华为代表的很多艺术家继承了好的传统,有深入思考。其实不仅是画家,有些理论家如研究哲学的刘纲纪先生也研究画,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美术理论,而是提到哲学高度,这样视野就非常开阔,思考问题很深入,这在湖北是有传统的,这就是钟炳的传统——他讲山水画要到“道”的层面,而不是一般的画风光而已,这是湖北从古到今的好传统。再有一点就是视野。记得当初周韶华先生跟贾又福先生有一个争论,说画山水到底要不要画地方意识,还是强调有开阔的胸襟?我主张首先要有开阔胸襟,当然它可以有地方特点。现在湖北提到长江画派,每个画家都不局限于湖北的视野,应该有更开阔的意识与眼光,这样对艺术发展大有好处。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馆一向关注全国各地美术发展的新态势、新特点和新成果,时值新年之春,我们高兴地迎来湖北中国画家群体创作的集合展。

  展览首先让人看到当代湖北中国画坛活跃而充满探索热情的创作面貌。中国画的时代之遇,在于丰富的现实生活极大地提供了艺术表现的主题和素材,现实生活中可以入画的事物和景象激发起画家创作的感兴,展览的整体基调非常清新明快,体现了画家们在观察和感受现实生活上有着丰富的视角和真切的关注度。在主题上,既有传统上“恒定”的自然山水、田园花鸟,更有当代社会现实中朴素但亲切的生活主题,尤其是反映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这方面可以看到湖北中国画生活生动性和感觉细微性的共同特点。中国画同时也有时代之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已有的学术积累上追求精进,在笔墨语言上体现时代的气象。从展览中可以看到,画家们在寻找主题与形式的内在关联这个课题上投以气力,在笔墨技巧上普遍追求精深,力求表现上的充分,往深度上做文章的学术精神一目了然,由此使展览在整体上富有让人近察细品的质量。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感谢湖北带来的非常精彩的中国画展,我看了以后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有点像小型的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分部,有各种风格、形式语言以及题材。我们现在反复提大数据时代,很多地域性文化变成一种碎片。从这次的展览主题“丹青楚韵”来看,我想主办者还是希望能有地方风格、地方语言,希望具有悠久历史的楚文化得到当代的传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把地方文化特色彰显出来,除了最重要的题材外,比如樊枫画武汉的城市景观,怎么通过笔墨语言体现?这样的笔墨语言和浙派山水区别在哪里呢?楚文化里令我们心神向往的部分如何通过今天的中国画展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深思。

  刘曦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今天我们肯定湖北的多样化表现,肯定其艺术上的创新精神,不能不考虑到地域文化对它的影响。我们读屈原的著作知道了楚文化,知道忧国忧民的情怀,知道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尤其要总结传统,楚文化到底是什么特色,古代的大画家们对楚文化有什么影响等。同时,我们还要尊重艺术家的个性和他所处的时代。比如“八五新潮”在湖北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什么正面与负面效应,为什么曾经产生这么多评论家,最后又离开了。了解各个不同的群体在楚文化交汇当中,哪些事情做好了,哪些事情没做好,并认真总结出来。因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潮流,但是文化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文化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湖北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体现,还有一种超越地域的文化能量,从这个展览里面可以感受得到。刚才薛老师提到老前辈,也提到今天活跃的一些名家,上世纪80年代的《美术思潮》很薄,今天看来印得也很简陋,但其影响今天回想起来不可低估。当代美术发展最重要的还有一点,这些艺术家们是不是有面对当代生活的谋略,或者说驾驭当代生活的能力?湖北的展览是非常好的个案。

  邓福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看到周老的作品,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漆画。三千多年前荆楚文化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青铜器和漆画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非常精彩。这段非常了不起的、有个性的灿烂文化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下来了,我们今天的艺术如何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体现,怎样在当代艺术中继承荆楚文化的精神,应该多思考。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 :我今天听到周韶华先生在开幕式的讲话,非常有感触的两点是,作为画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作为领导层来讲,要营造一种宽容的爱护画家的环境。湖北对于老画家,像周韶华及其他一些先生,给他们出全集、办各种展览,给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因此,湖北在艺术发展上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果。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以省的名义办展览面临一个困难,就是如何既代表本地水平,又能够面面俱到。对于这个展览来说,三个展厅的空间太小。由此我建议,能不能把大而全变成小而精。比如我前几年做《中国画纪事》时注意到,湖北的水墨重彩在上世纪90年代很有成绩。邵大箴先生刚才也讲到湖北有很多奇才、怪才。可以从学术上进行分类后,办一些小展览,这样更有特点、更别具一格,综合起来也能体现湖北的整体面貌。

  王贵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看了展览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我曾在湖北工作15年,其中在湖北美院待了8年,很多作者都是我的老师、朋友、师兄弟,我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我希望展览的价值取向,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前提下,也要有部分来直面人生,反映现实问题,比如反映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面临的一些挑战等等。湖北画家李传真画农民工,在全国得到了肯定,还拿了奖。这说明严肃的现实问题不是不可以反映,而是现在像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 :对湖北来说有两个传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第一是楚文化的核心荆楚文化,第二是十九世纪以来以长江为交通枢纽的码头文化,即武汉的文化。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连接?现代艺术家和文化研究者怎么把艺术家的个性和传统进行连接?需要坐下来好好讨论。湖北的精神是外放型的,在楚王问鼎中原的典故里面,除了他的一鸣惊人、筚路蓝缕的过程,其实还表明楚国在这个文化基点上对文化的渴望。这正好和我们今天这个展览有对应的地方,千人千面,没有雷同,大家都把自己的个性释放出来,这里面有当代艺术必须面临的问题,就是个性化和当代文化进程的关系。

  尚辉(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这是新世纪以来湖北中国画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让我们重新认识湖北中国画现状的一个展览。我认为楚韵的第一点就是它的变革性,没有一个省区会像湖北这样在中国画创作方面体现出强烈的变革的精神。第二就是极度写实,或者叫实写型。工笔画在江浙乃至京津地区也很多,但是没有哪个工笔画家像李乃蔚、李传真、陈孟昕、方正那样,试图把工笔画的写实程度推进到一个极致。此外,在这变革与写实之间,如何承续传统,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做出选择,湖北画家对当代画坛也给出了回答。

  邵剑武( 《人民日报》文艺部美术组组长) :这次展览很扎实,回顾湖北美术这么多年的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上不着天”是指湖北的理论界很开放,比如周韶华的创作就有很多探索性的地方。“下不着地”是指湖北民生还很艰难,创作上缺乏体现,需要理论界来讨论、创作界进一步深入生活。其实湖北美术界、湖北中国画界的问题也是全国美术界和全国中国画界的问题。我想起一句话:谎言误国,媚态误事。中国画界向权力、学术、市场献媚的倾向比较严重,值得进一步讨论并解决。湖北从来是开先风、有锐气,我觉得湖北美术界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研究。

  李一( 《美术观察》主编) :这个展览非常有意思,谈楚韵的问题实际上是地域风格,刚才尚辉谈到湖北的风格,谈到变革性、承传性,我觉得还不止于此。古代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很容易形成地域性,而当代是一种信息时代,这样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地域风格,这是一个难题。现在交通、信息非常发达,任何一个风格流派都可以模仿学习,国外国内的沟通都不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地域性?这也是各省所谓打造地方画派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还应该进一步探讨湖北的地域特色,以及在开放的当代如何发挥特色,这些有待于湖北画家进一步努力。

  陈孟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丹青”与“楚韵”组合在一起很有内涵。由此我想到,一种文化,尤其是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它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而消亡,实际上它与这个区域的社会生活、群体性格相关联,它浸润在这个土地的血液当中,是一种文化的基因在传承。楚文化,尤其是楚美术可以说独步海内外,有很多特点,包括它的浪漫、色彩的神秘、强烈的对比,象征性、精致等等,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如果追踪溯源,湖北人的性格也跟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现象有关联,比如湖北是很多革命的发源地,湖北人对腐朽东西的一种反叛,崇尚创新的意识特别强等等。今天我看到展览挺有感触,楚文化现代的样式、当代的样式还是有的。作为参展画家的代表,我感到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传统,另一方面还要回归真实,在传统与个性间找到立足点。

  丁密金(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我从小在湖北长大,后来才到北京工作,看了展览很亲切。刚才很多理论家谈到,尤其尚辉先生肯定了湖北的工笔画,这同时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湖北中国画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我是画水墨人物的,展览令我思考,水墨写意人物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雷文洁(湖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我到省文化厅工作刚刚一年,接触湖北的美术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感触很深。一是湖北确实有一块非常好的创作土壤,这一方面来自于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另一方面是来自于非常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总之有一个很好的创作生态。二是湖北确实有一批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以求的艺术家,特别是以周韶华先生为代表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画家,我对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创新精神充满深深的敬意。周老已经85岁高龄,六十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上不懈追求,做出了艰苦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这批画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湖北美术界群体的一个缩影。

  刚才专家的发言对我们非常有启发。一是湖北美术的发展,我们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深深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厚积薄发。二是怎么处理个性化与地域特色、群体共性的关系。既要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有群体的共性,又要提倡画家更多地去追求个性,体现楚文化在当代的开放、包容。三是在推进创作的过程中,作为政府文化部门怎样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为艺术家服好务。我们既要为他们提升影响力做好推手,还要善于借助专家的学术指导,推动创作朝着自觉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