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 凝心聚力 辉煌70载
作者:常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德艺双馨 凝心聚力 辉煌70载

——江苏省常熟市文联推动文艺和文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纪实

  日前,适逢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召开之际,“岁月峥嵘 初心不改”——常熟市文联成立70周年纪念展举办,精彩的展陈布置及多媒体呈现,展现了常熟文联人创新发展文艺文联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积极发挥着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作用。

  1951年10月30日,常熟市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常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2年4月,常熟市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成立常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会。今年,是常熟市文联成立70周年。

  常熟市文联的70年,是追逐梦想、耕耘收获的70年。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常熟市文联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奋勇向前,在新中国各个发展历史时期,常熟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矢志奋斗,努力探索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成长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70年来,常熟文艺成就辉煌,文化工作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显示常熟特点的文艺人才及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动人态势和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常熟市第二届民间戏曲团队展演周

  一、文艺成就辉煌,文艺事业长足发展

  常熟市文联成立70年来,已建立了10个文艺家协会、拥有2160名文艺家会员,其中,国家级会员96人,并实现了乡镇文联全覆盖。文艺人才梯队不“断层”,文艺精神代代相传,先后涌现了言恭达、金曾豪、朱晞、唐滔、牛小艾、陆建华等一批常熟文艺领军人物。

  从常熟文艺园地走出去的书法大家言恭达,作品先后500多次入选国家级、国际性展览。其中,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创作的《我的中国心》大草长卷、2010年上海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时创作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草长卷、2011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APEC文化论坛展出的《世纪脊梁——言恭达书推动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人物诗抄》大草长卷、2012年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美术大会《体育颂》大草长卷和2013年《时代抒怀——言恭达自作诗大草长卷》等堪称时代的经典记忆,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与此同时,言恭达不但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成就斐然、引领时风,而且积极传承虞山派文化,桃李满天下。

  “文联就是我们共同的一方家园,在这里,我感到非常温馨、愉快、幸福。”古稀之年的常熟文艺界“老兵”金曾豪回忆过往点滴,表示能够亲身参与和见证常熟文艺工作、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是十分难忘的;同时也激励着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

  金曾豪,是中国当代重要儿童文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苍狼》《青春口哨》《狼的故事》《秘方秘方秘方》《鹤唳》《绝招》《义犬》《男孩不带伞》《芦荡金箭》,以及散文集《蓝调江南》、短篇小说集《小巷木屐声》等专著40余部,先后4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还多次获全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其中,《凤凰的山谷》分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江苏省委宣传部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荣誉奖。

  像言恭达、金曾豪一样,众多常熟文艺工作者在文联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成长起来。比如,陆建华的短篇弹词《招牌菜》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奖,江南云水合唱团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铜奖等。他们坚持接地气贴生活,把笔触更多地伸向城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常熟不断积淀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展现着常熟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格。

  在一批又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经典艺术形象的背后,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路上、再出发的思考,是打响“常熟文化”品牌的努力。“70年的奋斗发展,常熟市文联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努力,让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贴地气、更得人心的好作品。”原常熟市文联主席梁盾说。

首届常熟美术奖表彰仪式

  二、特色品牌建设,助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文艺品牌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标识,打造文艺品牌对于整合文艺资源、挖掘文艺潜力、凝聚文艺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古城常熟,历来人文荟萃,是江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商末周太王长子太伯、二子仲雍南奔,把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汇聚一体,形成吴文化发端。仲雍卒后葬于常熟虞山。在江南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历程中,常熟居重要地位。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领风气之先的流派,有“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开创的浅绛山水派,清“画圣”王翚开创的虞山画派等,现代又有中国工艺美术创始人庞薰琹。此外,明代严澂开创了虞山琴派、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开创了虞山诗派。常熟还是中国著名的藏书之乡,有被称为中国私家藏书馆活化石的明代脉望馆、清代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当代常熟文化仍保持鼎盛的态势。虞山派古琴代有传人,常熟被联合国西奥夫组织亚大分会授予“中国古琴之乡”称号、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中国古琴南方保护基地”,并是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的承办城市。

  近年来,常熟市文联把坚持文艺品牌建设作为繁荣文艺创作、弘扬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紧密结合常熟人文历史禀赋,通过深入调研、规划发展,创立了“黄公望美术奖”“翁同龢书法奖”等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文化艺术品牌;逐步打造了“常熟田”“元四家”故里精品展、“和爱常熟”“常熟市文艺家读书班”“张旭杯”常熟市青少年书法大赛等系列文艺品牌,在推精品、搭平台、荐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常熟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

  2002年,为进一步发挥文联功能,引导广大文学爱好者投身文学艺术创作,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作家和文学人才,由常熟市文联主办的《常熟田》正式创刊。近20年来,《常熟田》秉承“乡土礼赞、时代鼓点、文学阶梯、艺术长廊”的办刊理念,给本土文艺爱好者们带来了“岁岁多收常熟田”的美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常熟田》上涌现和传播。小说、散文、特写、诗歌、文论等佳作,既展示了本土文学创作的繁荣盛况,也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艺殿堂增添了时代的亮色。

  “《常熟田》诞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新世纪大好环境中,实在值得庆幸。从创刊开始就走正了路子,既成为了展示当下地方文学创作走向与成果的绚丽平台,又成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精神粮仓。”常熟青年作家俞建峰说,广大常熟作家焕发创作热情,在这亩熟悉的“常熟田”上做到了“岁岁熟”,有的用艺术的手法展现时代变迁、有的以人民的视角反映社会万象,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也充分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为促进常熟本土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常熟田》在成为一块响当当的常熟文艺特色品牌的同时,还配合常熟市委市政府中心活动,组织作者采风,编印多期专题增刊,如古琴艺术、经济开发区发展、乡镇文联活动、抗震救灾、防疫抗疫等。2012年起又设立“双年奖”,每两年对发表在《常熟田》上的原创作品进行评选颁奖,许多本土文学青年从在《常熟田》发表处女作开始,迅速成长崛起,成为了当今常熟文坛的创作中坚力量。同时,更有数量可观的文学爱好者成为了自觉的写作者。

1952年常熟评弹艺人庆祝国庆三周年街头宣传队合影

  三、乡镇文联全覆盖,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情怀

  常熟市文联充分利用文联自身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平台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文艺资源,努力推动乡镇文联建设,指导乡镇文联发挥文化特色,开创了文联工作的新局面。

  “真没想到文联能够想到我们这些最基层的文艺爱好者,镇级文联的成立,让我们找到了组织,开展起文艺活动来心里更加踏实了!”常熟市尚湖镇文艺工作者袁小弟动情地表示。自2007年起,常熟市文联按照常熟市委提出的“积极推进文联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尚湖镇、董浜镇、古里镇、海虞镇、梅李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辛庄镇、新港镇(碧溪街道)和虞山镇文联,至2009年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镇级文联“满堂红”。

  镇级文联的建立,为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为乡镇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繁荣地方文艺创作、推进“文化强镇”建设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常熟市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常熟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常熟市的农村文艺活动也日益活跃起来。”原常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建昌说,在广阔的农村,能歌善舞、喜好文墨的大有人在,他们就像一颗颗散落在农村大地的珍珠,文联就是一根线,要把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让这串文艺珍珠闪闪发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使常熟市文联党组决定拓展工作阵地,扩大文联服务对象,在各个乡镇成立文联。

  多年来,常熟各乡镇文联在常熟市文联的指导下,坚持把繁荣文艺创作作为文联工作的主题,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情怀,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注重创新、努力创优,打造“一镇一品”文化特色,创作生产彰显江南文化底蕴、反映时代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致力提升文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以尚湖镇为例,该镇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苏南最具影响力的剧种——锡剧的发源地之一。农民剧作家袁小弟即是当地众多优秀文艺工作者中的一员,他先后创作了《良心》《真相》《钟声》等50多部锡剧小戏,踏踏实实地写农民、写农村,受到老百姓欢迎。自尚湖镇文联揭牌成立以来,在党与文艺工作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为基层文艺工作者联系社会、扎根基层、发展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有了镇文联,我们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觉。”董浜镇文艺爱好者顾洪元说,有了镇文联的组织帮助,为农村文艺爱好者展示才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他不仅办起了农家书屋,还经常性参加了徐市社区灯谜制作、竞猜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

  镇级文联成立后,常熟市文联积极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提升镇级文联文艺工作者的队伍素质。通过举办乡镇文联文艺骨干培训班,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构建起一个学习提高、交流研讨、信息互通的平台,使大家增强理论水平,激发创作潜能和创造活力。与此同时,各乡镇文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增强了文联工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努力为乡镇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也让乡镇文联的名字响亮起来。目前,常熟各镇级文联的文艺创作水平明显提高,文艺成果不断涌现,显现出“一镇一品”“一品一特”的发展态势,真正做到了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奇葩处处绽放。比如尚湖镇的兰花戏曲、董浜镇的徐市灯谜、古里镇的白茆山歌、梅李镇的聚沙文化、海虞镇的农村故事、碧溪街道的江花诗词、支塘镇的民间文艺、沙家浜镇的旅游文化、辛庄镇的书画艺术、虞山镇的书画篆刻等。

群舞《织》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金奖

  四、培根铸魂,奋力推动常熟文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常熟市文联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强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聚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注重文艺创作生产,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文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史学习正当其时。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熟市文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通过党史讲座、交流研讨、参观学习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活动,激发广大文艺战线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认真组织开展文联系统“学史增信、崇德力行”2021年常熟市文艺家读书班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先后走进常熟市委党校“新时代先锋”实训馆、沙家浜革命纪念馆、浙江台州黄岩区宁溪镇国防教育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实物展示、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教育形式,党员干部们身临其境学习党史,从党的精神谱系中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同时,常熟市文联围绕红色主题,抓好创作生产。充分发挥文艺展览展演的积极作用,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和文艺工作者围绕“建党百年”进行红色题材文艺创作。以“百年辉煌·艺心向党”主题开展了当代美术精品展、书法精品展、“东方红”摄影精品展、第二届民间戏曲团队展演等系列活动。积极发动各协会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文艺创作,例如美协走进“亦爱庐”等地进行采风写生,曲协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演出活动等,用精品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常熟市文联还紧紧围绕志愿、服务、奉献主题,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进农村、进基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百姓家庭,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做好送文化下乡公益服务活动,推动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高雅艺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完善继承、积极创新是创作繁荣、事业兴盛的必然途径,德艺双馨、凝心聚力是坚持导向、服务人民的重要保障。”常熟市文联党组书记张怡表示,常熟文艺70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确保文艺事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繁荣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文艺工作者只有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深入扎根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做到“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开局谋新篇、实干启新程。面向未来,常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刻把握正确的文艺方向,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培根铸魂;紧扣中心大局,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创新服务举措,不断优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对标找差,全力推动文联自身建设;积极发挥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作用,努力提升文艺工作凝聚社会和服务群众的魅力,为奋力推动常熟文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