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艺术 弘扬地方特色
栏目:经验交流
作者:陈世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曲艺在张家港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这里就有唱“滩簧” ,听“说书” (苏州评弹)的习惯。境内的长春园书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被评弹界称为名书场。近年来,张家港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立足基层、多元投入”的服务体系,曲艺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3年7月,中国曲艺家协会正式发文,授予张家港市“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一、积极探索,促进曲艺事业结出丰硕成果

  1 .注重党政主导,打造曲艺发展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将繁荣发展地方曲艺特色文化纳入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用于曲艺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超过500多万元。着力完善曲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长春园书场重建,建设评弹艺术馆,大力推进镇办事处文化中心(曲艺活动中心)建设,全市拥有18家书场,数量在江、浙、沪同等县市中位于前列。重视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全市已有曲艺类代表作名录7个和传承人6名,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国家级传承人1名。

  2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曲艺精品力作生产。积极优化曲艺人才队伍多元结构,全市涌现出了评话艺术家张国良及张少伯、周佩华、徐文兰、李子红、季静娟等一批著名评弹演员和青年相声演员倪夏宇、于天泊,曲本创作任忠国、徐辉等其他曲艺形式的优秀演员和创作人才。每年创作曲艺作品超过200个,众多作品在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化部群星奖、中国评弹艺术节、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曲艺芦花奖等赛事活动中获誉频频。

  3 .注重特色弘扬,满足群众曲艺文化需求。大力实施地方特色文化繁荣工程,积极挖掘本土曲艺内涵,指导各镇(区)组建如塘桥唱春表演队、沙上滩簧表演队、相声艺术团等特色曲艺团队。坚持开展公益文艺“村村演” 、广场文艺“周周演” 、文明书场“天天说”等活动,开展“地方曲艺进校园”活动,每年全市举办各类曲艺活动超过3000场,惠及群众达100万人次。

  二、不遗余力,推进曲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1 .坚持弘扬传统为职责,健全机制带动曲艺繁荣。张家港市将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大对曲艺事业的投入力度,以评弹艺术传承中心为载体,重点发展评弹艺术,同时推进其他曲艺形式百花齐放。

  2 .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拓展地方曲艺发展之路。曲艺扎根于民间,张家港市将在观念、内容、风格、题材、形式、手段等方面积极创新,广泛开展公益性为民惠民乐民曲艺活动,强化市文化单位专业辅导职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不断拓展曲艺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

  3 .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推出更多更好精神食粮。张家港市将充分调动广大曲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创作出更多深入群众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陈世海(中共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