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扶贫”“民艺+产业”西部论坛发言选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艺+扶贫”“民艺+产业”西部论坛现场

 

手艺扶贫致富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在人类社会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着力推进的首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回顾四十年行走田野的道路,从源于学术自觉的民艺调研到关注民生的农村文化产业建构,从政策导向的工艺扶贫到全民呼应的乡村文化振兴,我们围绕“手艺农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计划的实施,回应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关切,在田野调研、学术研究、设计服务、展览推广、教育培训、建言献策等方面累积了经验。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数据, 1978年至201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降至1.7%,减贫人口近8亿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我们以举世瞩目的脱贫成就被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对于中国人来讲,农村是故乡,手艺是生活。不同于西方建立在城邦文明的基础上,作为以乡村为主导的文明古国,田园情怀和乡愁记忆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深处。传统工艺又以乡村为孕育母体,与劳动人民日常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综合了生产、生活和艺术审美的一种活态文化传承。历史上,中国曾缔造了辉煌的造物文明,并通过丝绸之路影响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历经学术建构、政策推动和产业转移,在文化传承、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中始终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然状态下传统工艺发展式微,民艺调研、抢救手艺成为我们展开田野调研和民艺学研究的开端。我们于1996年首次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 ,并于2005年开始推动“传统村落保护计划”和“废弃村落保护计划”实施。2006年,基于前期学术基础,课题组在农村文化产业调查与策略研究中,提出实施“手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计划:对农村贫困地区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与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进行设计创新发展研究,以创意设计助力农村手工艺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为应对农村发展贫困、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农民工回流等问题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此期间,参加全国政协民宗委组织的民族地区扶贫调研,开展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带领课题组深入走访民族贫困地区,拜访民族手工艺人,形成了关于民族贫困地区依托传统工艺开展精准扶贫的摸底研究和建议思路。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彝族刺绣手艺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一支产业力量;黎平县侗品源传统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侗族妇女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带动当地360余名侗族妇女实现就业增收;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工艺匠人将木作、木雕工艺运用于乡村建设中,创造新的村居风尚,带动越来越多人走上脱贫致富路;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的牦牛绒手工艺品成功打入了高附加值的奢侈品市场等一系列生动的案例揭示手艺创造财富的密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命题,乡村振兴和传统工艺振兴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新时代,“逆城镇化”重塑城乡关系,在一些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着去乡村生活、居住,乡村生活正在成为高质量生活的选择,“新消费观”的崛起正带动健康、生态、高品质以及表达自我价值的手工艺品逐渐成为大众消费主流。乡村扶贫是基础,致富是目标,可持续振兴发展才是未来。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更包括精神上的富足。五千年农耕文明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近年来,国家从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鼓励设计下乡、推动全域旅游等多个角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社会大众参与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怀,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能人” ,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六大集群,重构乡村发展格局。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胜利在望,而历史和国情决定,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必定与民族复兴共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了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 。全面小康不是城乡发展的终点,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起点,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美好生活的路上也不会缺席乡村。现代设计转化民间手艺,提振乡村文化自信,激发乡村文化创造力。小手艺可以创造大财富,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应积极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六大集群,重塑城乡关系,融入国家文创产业发展大局,建构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田园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懈探索。

 

民俗实践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作用

黄涛(温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俗实践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民俗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中有“乡风文明”一条,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中有“文化建设”一项,更有关于保护传统建筑、传承优秀民间文艺、移风易俗等具体部署。其次,民俗振兴应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工作和有效抓手。乡村文化建设应该是指乡村现存活态文化的建设。而乡村现存活态文化主要是民俗文化。举凡乡民的饮食起居、婚丧寿诞、节庆庙会、文艺娱乐、手工百艺、串门走亲,都是民俗文化。故民俗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从民俗振兴角度入手,也会使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的放矢、易见成效。

  提及乡村民俗振兴的实施路径:首先,要重建乡村道德舆论,培育良风美俗。在城镇化加剧、民俗文化逐渐衰弱的同时,很多乡村的传统道德体系遭受破坏,甚至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老人失养、兄弟妯娌反目等现象。故重建乡村道德舆论,培育良风美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其次,支持乡村民俗的传承复兴,要重点支持民间文艺、民间工艺、节会庙会等特色的或公共性的民俗活动;第三,保护传统乡土建筑及其相关民俗;第四,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民俗旅游。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推进乡村振兴。如果把工作重点过度地放在经济振兴、现代生活设施建设等物质层面,而忽略民俗振兴,就使乡村建设片面发展,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所以,在近年来现代化、城镇化急剧发展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宏伟工程,民俗学者面临着深度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严峻的历史使命。

  民俗学者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推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复兴和重建的历史使命。民俗学者能够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而根本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专业见解。现代民俗学一直把农村当做调查研究的重点区域,这是由于民俗学是用特定理论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科;而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活态传承的民俗文化在农村保存和传承得更为质朴和丰富,更便于做田野调查。而且,在现代社会,农村也处于现代化变迁之中,其传统民俗文化不断衰弱,更需要进行抢救式调查、记录、研究和保护。

  迄今为止,民俗学者、民间文艺工作者等相关专业人员在乡村进行民俗调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已经取得丰富成果,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对于乡村振兴工程的文化建设工作,民俗学者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遗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压舱石

胡新明(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陕西省民协副主席) 

  我是来自陕西凤翔的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明,是胡氏泥塑第六代传人。凤翔泥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常说,我是靠一把家乡的泥土走向世界的幸运儿,靠一把家乡的泥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所在的凤翔县六营村也和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快速发展起来,我们的“传家宝” ——彩绘泥塑手艺成了闻名全国的名片,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可以说,凤翔泥塑品牌成了本地区一张最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我感觉到,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我有几点思考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非遗从业者要凝聚力量进行创新。凤翔泥塑在最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推陈出新,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上世纪90年代初,我研制了“摔不烂”胡氏泥塑制作工艺,完成了材质的创新;这之后,我尝试将传统造型与现代卡通造型融合,促成了凤翔泥塑题材的多样化。到现在,我已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等数百项大奖与荣誉,作品《泥塑平安马》 《富贵羊》 《福寿猪》先后被国家邮政局选为生肖邮票主图案。不断地创新让凤翔泥塑在国内外树立起了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六营村也因此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之地。

  第二,要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园区式“集中连片”非遗基地建设。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六营村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亩的泥塑文化园,并修建了游客中心。之后,当地政府又继续支持六营村的文化旅游建设,使相关的非遗生产基地成为重要旅游招牌。

  第三,要充分利用凤翔泥塑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精致产品。借着凤翔泥塑的品牌力量,我们和文化创意公司联手,打造精品。比如,我们和深圳雅昌国际文化创意公司等众多文创公司、大专院校合作,在生产凤翔泥塑创意产品及提高产品工艺质量、完善包装装潢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进一步提升了凤翔泥塑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要做好非遗的传播工作。作为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们有责任讲好凤翔泥塑的文化故事,认真传播凤翔泥塑工艺。为此,我们和全国20多所院校签约建立了体验教学实践基地,每年接待研学团队100多家共8000多人次,同时,我们在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宝鸡市文理学院等设立了大师工作室,定期为学生传授非遗制作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

  我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善于进行创新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非遗传承行稳致远,使传统手工艺成为拉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