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北韵刚健雄强
作者:刘曦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跟志光兄是同代人,同年,他是我们山东花鸟画家的优秀艺术家代表。他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书香世家,潍坊是山东的腹地,自古文化就非常繁盛,中国山水画的大师李成,因创作《清明上河图》而享有盛誉的张择端,扬州八怪中的高凤翰也是潍坊人,郑板桥曾在潍坊当潍县县令。再往前推,就是齐文化。齐国是姜子牙建立起来的,齐文化比较开放,能够容纳不同观点,思想比较活跃,有稷下学宫,设坛让大家辩论,这是很不容易的。齐国的文脉、潍坊的文脉是郭志光先生的DNA里面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他有这样的艺术才华不是偶然的。

  清末以来,从高凤翰到郑板桥,从郭味蕖到于希宁,以及郭志光的老师徐培基、侯卓如,都对他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所以说,郭先生的历程和艺术才华与潍坊文脉是息息相关的。另外一条文脉是江浙文脉,他到了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读书,浙江美术学院过去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华东分院。郭志光深受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沙孟海等先生的影响。在潘天寿先生的教学思想中,他把中西绘画看作两个重要的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并列的两座大山,他主张中国画与西洋画拉开距离,向西洋画学习可以,但要消化掉,画人物“把脸洗洗干净” ,不要有素描痕迹。潘先生这个主张非常重要。潘先生还有一个主张,他认为画乃“文中之文” ,注意学生的全面修养。在“文革”前,潘天寿在全国提倡山水、人物、花鸟分科教学,而且付诸实践。这样就把花鸟画这个科稳定下来了,就把花鸟画的传统传承下去了。他又注重书法教育,诗词题跋教学。这种教育塑造了郭志光。

  如果说山东文脉、齐国文脉、潍坊文脉养育了郭志光先生的才华的话,在浙江,潘天寿先生的教学思想培养了郭志光先生的艺术能力,使他通过学习,逐渐将画才转换为花鸟画创作的才能。后来他又回到山东,回到齐鲁大地,回到了他的艺术故乡,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这也是潘天寿先生的主张: “不同才是艺术” ,这也是中国的哲学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也就是说,艺术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方向,但艺术的表现可以完全不同。郭志光先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创作原则。他在受山东影响、浙江影响之外,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让他在艺术界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

  郭志光先生的作品中有大气象,大气势,有深意,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滋养了他: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万物皆备于我,我来画它们,就把我的个性融入进去。比如他画鹫,画磐石,以及一些他喜爱的内容,和他的个性形成同构,他像潘先生所画过的巨石、高松、大鹫一样,有一种大气和大势。这些作品体现出一种北方人的气质,也有时代的精神在里面,时代需要阳刚之气。另外还具有文人的情怀,比如画竹子、兰草,把万物当作君子对待,是文人人格魅力、精神气质的体现。他喜画山泉流瀑,鱼跃其间,特别富有生命的活力。他胸中有人民,画中有百姓符号,他毕竟是从老百姓中成长起来的,很清楚当今的文艺方向,也画一些梅花、喜鹊、大寿桃、小熊猫、田间的山花野草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洋溢着浓郁的土地气息,与老百姓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他有独特的艺术语言。作为北方人,表面上是非常和气、内敛的,但是外柔内刚,他的线条很劲峭,这与他的书法有很大关系。同时还有南方的墨韵,融合了江南人士的雅意。他的作品色彩很明丽,仿佛有潍坊年画、风筝的熏陶,有种正能量的生发,适应了时代脉搏和老百姓的需求,他在文人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当代花鸟画的桥梁。

  可以说,郭志光先生带有文人气质的现代花鸟画已经使得他独步于齐鲁画坛。花鸟画这个画种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律,就是大器晚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文化修养的积累,他的笔道会越来越老辣,画得越来越自然,从而达到一种更加浑然、更加无法而法的境界。可以说,他仍然在前进的路上,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到了古稀之年,但就像黄宾虹、齐白石一样,正在变法的过程当中,期望郭志光先生有更高的成就,为中国艺术作出更多的贡献!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