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竞溢香
——上海市文联五年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拓展传统重大文化品牌活动  助推创作繁荣和人才成长

  五年来,上海市文联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海美术大展、上海书法大展、上海国际摄影节等传统重大文化品牌的活力和影响力,涵盖的门类更丰富,呈现的方式更多元,公众的参与更踊跃,成为培养艺术新人、助推文艺创作的重要平台。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自第31届(2014年)起恢复并完善了新人新作评优,三年来共有7人次+ 2个组合获优秀新人表演奖, 18人次获新人表演奖, 1部作品获优秀原创作品奖, 22部作品获原创作品奖。同时,组委会积极创新,策划推出“网络钢琴大赛”等新形式活动,大幅度拓展了“上海之春”的业内外影响力。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致力“鼓励新秀成名家、推动名家成大师” ,五年来(第22届至26届)吸引参评演员达498人次,涉及剧种近40个,获奖演员约170人次,其中新人奖29人次。从2015年起,新增新人主、配角奖各1名,鼓励更多的青年演员参评,积极提升德艺水平。

  上海美术大展、上海书法大展围绕重大主题组织创作,汇聚力量出精品,加大力度推新人,成为全市优秀美术、书法青年人才崭露头角的重要平台。书法大展自第8届(2014年)起加入面试环节,杜绝了“代笔”现象,保障了上海书法创作的健康繁荣发展。

  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自第11届(2012年)起提升为上海国际摄影节,充分利用上海地域和文化资源,将主展区与分展区结合,有效促进了市区摄影界的联动和与市民的互动。面对新兴文艺门类的强劲发展势头,市文联积极应对,不仅推出品牌活动,更不断改善工作、提升品质。上海艺术设计展作为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实验性、体验性艺术设计展览,不断追求创新。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集雅集、展览、出版、论坛为一体,为全球华人收藏家构筑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公益性文化平台。

  提升协会和事业单位活动质量  延伸工作手臂扩大覆盖面

  五年来,上海市文联根据新形势,谋求新发展,积极从专家组织的传统思维中延伸出来,一方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文化品位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加强行业服务,拓展新平台,满足非会员和市民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剧本朗读会、“金手杖”奖魔术大会、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金秋诗会等品牌进一步提升实力和影响,“粉墨佳年华”上海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综合平面、电视、网络等媒体强化推介功能,海上电影论坛、开心客堂、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等新品牌正走向成熟。上海市文联积极运用在欧、美、日、韩等上海文艺家展演基地,成功举办了海派美术希腊行、上海书法釜山交流展等活动,积极推动上海文化“走出去” 。

  上海市文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运用行业服务手段积极扩大联系和服务面,改进丰富服务方式。

  一是将服务面由“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有效扩展至“文艺界” 。上海市曲协成立相声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杂协成立魔术专业委员会和大学生魔术联盟,搭建新的平台联系文艺界非会员群体。上海市美协、上海市书协等帮助文化“海漂”提升创作质量和展示机会。上海市艺联借助“绿色通道”帮助数百位外地优秀演艺人才落户上海,中、初级专业技术水平认定工作向更多的艺术门类和体制外人员拓展。

  二是围绕会员需求和社会热点开展维权服务工作。举办金山农民画的版权保护和传承发展讲座和翻译作品权益保护系列活动,创新维权理念和方式,建立摄影作品网上登记平台和批量登记快速通道,逐步实现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的多方位保护工作。

  三是提高为老一辈文艺家服务的水平。上海市文联平均每年走访慰问老艺术家600余人次,为老艺术家举办各种研讨和纪念活动,推进《海上谈艺录》丛书出版和《文联名家访谈》电视节目制播工作,总结弘扬名家大师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品格。

  四是推进“中青年文艺家扶持计划” 。为中青年文艺家进行“一人一策”的专业培训深造、基层文艺演出、专题座谈研讨等,在重大文艺活动中为他们安排专场演出或个人展览。运用所属媒体为中青年文艺家推广作品、扩大影响。其中,上海音像出版社为优秀青年演员录制个人专辑;《上海采风》开设“走近群像”栏目,用群体形象集中报道文艺新秀。

  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工作  提升文艺评论的质量和影响

  一是举办各种文艺界座谈会和表彰活动,推动上海文艺界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举办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海文艺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配合中国文联开展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思想状况课题调研等。连续开展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优秀人才引领作用。

  二是举办各种文艺创作研修班和沙龙活动。配合中国文联及所属协会举办了5期全国青年戏剧人才研修班(青音班、青评班、青美班、青编班、青导班) ,参与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主办上海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国际杂技(魔术)高级研修班、上海舞蹈青年编导系列培训等活动。

  三是推动文艺评论健康持续发展,引导文艺创作、引领社会风气。围绕重大文艺活动、文艺思潮、文艺作品举办专题研讨,筹备成立了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建上海文艺期刊中心,举办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等。

  打造“百姓赏艺”文化惠民新品牌  推进文艺志愿服务

  一是重点打造“百姓赏艺”文化惠民服务活动新品牌。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文化惠民与文艺创作相结合,统筹协调各协会、各艺术门类的特色资源,广泛动员著名文艺家和文艺界新人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慰问世博园区、慰问自贸区建设者等“百姓赏艺”专场演出。

  二是在市民文化节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配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公益文化活动,推出“上海市文联百名艺术家进社区文化服务菜单” ,包括由100位知名文艺家参与指导、涵盖所有文艺门类的服务项目,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优质而丰富的智力支持。推出15个社区为主参与的赛事和展事,组织各协会的骨干会员组成评委团队,深入各赛事展示一线,在帮助社区提高群文活动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会员们的创作热情。

  三是联合区县文联组织文艺巡展、艺术家巡讲、故事巡讲活动。创建“周六艺术讲座”“上海译家谈”“译家——读者文学沙龙”“名家谈曲艺”“梅花奖白玉兰奖演员系列公益活动”等一批群文活动品牌。

  四是建设文艺家基层体验基地。新增上海市文艺工作者虹口创作体验基地、上海欢乐谷魔术艺术示范基地,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五是向社会公众开放重大文艺节庆活动,将专业性和群众性紧密结合起来。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次推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开放周” ,促进经典音乐面向市民、走进大众;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新颁奖汇演环节,并将获奖演员专场植入市民文化节。

  积极推动群团改革工作  加强文联组织内部建设

  一是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制订了《市文联党组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则》 《市文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二是推动群团改革,提高组织活力。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委《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开展调研,查摆问题,围绕强化引领功能、扩大工作覆盖、优化组织结构、改革管理制度、加强相关保障几方面稳步推进改革。

  三是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活动场所,打造“文艺工作者之家” 。上海文艺活动中心的改建项目全面落成,为市文联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硬件设施,成为全市文艺工作者近悦远来的文化地标。

  四是尝试和推动文联“互联网+”建设。与东方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文联网上传播力和影响力。 “上海文艺网”改版运行,上线至今PV总数7037万次,用户总数1212万人次,补充、更新、梳理会员信息,使内容更全面、准确性更高,形成会员动态资料库。提供网上服务,包括网上同步举办活动76次, “网上剧院”推出文艺活动录像26场, “网上展厅”推出艺术展览28场,发布新闻资讯6000余条、微博2600余条。带动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各协会官方网站升级改版,为网上联系和服务会员打下了基础。

  五是启动新一轮编志工作,有序推进《上海市志(1978- 2010)》四分卷(《戏剧卷》《音乐·舞蹈卷》《曲艺·杂技卷》《美术·书法·摄影卷》)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