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鼓书”观摩交流座谈会发言选摘
  来源:中国艺术报

  ■楼亚群(浙江省金华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金华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的叶英盛老师是金华道情的国家级传承人,这使义乌的道情传承与发展具备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们相继推出几项举措传承道情,收到较好成效。一是在学校设立“少儿曲艺培训基地” ,培训了一批道情小演员;二是创建了“曲艺创作培训基地” ,培养了一批道情创演新人;三是为道情提供展示舞台,开设两年的电视书场《天天有谈头》已成为当地电视屏幕的热门栏目;同时启动“义乌曲艺传统经典书目抢救工程” ,收集整理了几十部长篇节目,以录音、录像、出书等方式加以保存。新创节目如《宣言》 《盗圣火》等多次在全国曲艺赛事中获奖,初步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局面。

  ■陈莉君(江西省永新县文化馆馆长) :别名“唱号音”的永新小鼓是江西永新特有的“击鼓说书”形式。原是一人坐演,有说有唱。表演者左手指夹着两块竹板,右手持小竹竿自敲自唱。后发展成由挂在腰间的小鼓伴奏、用当地方言和源于山歌号子的特有曲调说唱,并可以有小乐队伴奏的说书表演。较之其他地方的“鼓书”形式,永新小鼓的流布主要局限在永新及周边地区。为传承这一濒危的“鼓书”形式,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成立主管副县长牵头的领导机构统筹保护工作;二是县财政每年拨款5万元进行专项扶持;三是创建以“永新文化艺术中心”和“永新文化艺术展示厅”为载体的“永新小鼓”传承基地;四是聘请省级传人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并在全县8个初级中学培养小传承人近千名。

  ■张克宪(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三峡曲艺团是重庆东部唯一的专业曲艺表演团体,也是国家级非遗四川竹琴的保护单位。近年来,我们结合曲艺团的艺术生产,积极发掘整理竹琴遗产,使之成为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2008年以来,我们走遍万州区的40余个乡镇,采访老艺人70余位,整理竹琴唱腔及唱本(唱词)500多篇(回) ,编辑出版了《四川竹琴传统唱本选》 。不仅恢复排演了《桃园问津》 《月下盘貂》等传统节目,而且通过发掘整理,学习传统,训练队伍,编演了《赞三峡》 《妹妹花轿几时来》等新节目。其中《赞三峡》在2010年获第9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妹妹花轿几时来》 2013年获第10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节目奖。

  ■暴玉喜(山西省长治市曲艺作家) :我是一名业余曲本作者,从事曲艺创作多年,甘苦自知。但无论怎样,总是饱含由衷的感情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因为,深入生活是写好作品的唯一途径。仅以最近刚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奖的长子鼓书《腊月天儿》为例,就是从民俗角度切入,表现传统节日景象的“风俗画” ,看似“平铺直叙”地描绘了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夜的过年习俗,实则通过蒸黄蒸、备年货、扫灰尘、剪窗花、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拜大年等风习咏叹,反映的是广大民众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视角虽小,寓意不小。它的成功使我深切体会到,扎根传统文化,深接生活地气,运用本土资源,酿造精神大餐,是一个曲艺作家的本分。

  ■刘引红(山西省长子县引红曲艺演出公司董事长) :我是来自山西省长子县引红曲艺演出公司的说唱演员,为把长子鼓书发扬光大,我们常年累月,翻山越岭,走村窜户,坚持演出。活动的主要区域遍及河南、山西两个省,晋中、晋城、临汾3个地市及二十几个县区。目前,演出区域已经扩展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每年演出500余场。表演的节目主要有《访陈州》 《回杯记》 《门楼会》 《五女兴唐传》 《小八义》 《回龙传》等传统长篇,在基层最受群众欢迎。同时也编演一些新的短篇,其中由我表演的长子鼓书《常回家看看》在第10届中国艺术节上获“群星奖” , 《腊月天儿》获第8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作为一个演员,我深知只有演好每一个节目,才是对“鼓书”艺术的最大贡献。

  ■牛崇祥(江苏省宿迁市苏北大鼓艺人) :苏北大鼓是苏、鲁、皖接壤地带的一个曲种,表演有说有唱,说唱并重,并以长篇节目为主。上世纪80年代还拥有较为深广的演出市场,艺人刘汉飞、晁岱民和我编演的《高怀德兵下河东》 《五梅七枪反唐传》《无艳春秋》 《战军山》等20多部长篇的近1000小时录音,相继由中国唱片公司及苏鲁皖等地音像公司出版发行唱片4000多万张, VCD、磁带2000多万盒(碟) 。进入90年代后,情势急转直下,听众减少,艺人老化,书场凋零,跌入低谷。到本世纪初已基本无人从事表演,濒临消亡的危险。所幸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情况有所好转。但现在的艺人最年轻的也已50多岁,一些老艺人虽然没有工资和劳保,也都毫无怨言地默默进行传承工作。

  ■邱淑华(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东北大鼓省级传承人) :我是2008年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东北大鼓演员。参加这次观摩交流活动,见到这么多专家和同行,听到这么多的真知灼见,感觉很激动。东北大鼓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鼓书”形式,但发展状况无法与常德和其它地方的“鼓书”相比。艺人青黄不接,传承资金不足,表演缺乏伴奏,演出没有场所。即便有人来学习这门艺术,也是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我们那里的文化生态,已经严重影响着这门艺术的正常发展。亟待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多方加以扶持和保护。

  ■励霓(浙江省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干部) :“唱新闻”又称“锣鼓书” ,自清末传入象山并本土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语言、唱腔都用象山土语土调,自成一派,所以也叫“象山唱新闻” 。上世纪90年代起,象山唱新闻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几近消亡。21世纪初,全国开展非遗保护以来,又从濒危的边缘被拉了回来。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得到了较好传承,加大了扶持的力度。仅2012年,全县就创作了近30个唱新闻曲本,并邀请中央和省级专家指导排演。其中《陈老大的心事》 《让新房》 《长年葱》等不仅得到当地群众欢迎,而且屡获奖励,如《长年葱》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这说明,只要政府重视,社会参与,业界努力,“鼓书”艺术是可以繁荣发展的,关键是看肯不肯下力气。

  ■邹昆山(湖南省祁东县渔鼓艺人) :我的父亲邹祖西是“祁东渔鼓”创始人,为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我几十年来坚持在这个行业里打拼,学习和钻研他老人家传下来的表演技艺,并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研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改革,吸收其它各类表演艺术的一些元素,试图丰富和发展渔鼓表演。但我也有困难与困惑。困难主要是传承新人少,演出收入低,传播少渠道;困惑是在艺术革新方面为适应乃至迎合观众,在形式上大动手脚,加入过多其它艺术元素,使原貌变了形,不大像是渔鼓表演,或为追求火爆效果,将原本一个人的说唱表演,搞成多人的群演群唱。感觉虽不很顺,却也没有定见,是对是错,希望得到指正。

  ■田发奎(湖南省龙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三棒鼓在我们龙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传承发展也困难重重。2010年5月,文化部批复建立“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包括三棒鼓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生态性保护。为此龙山县制定了区域规划,将三棒鼓作为曲艺类项目单列保护。目前县文化馆整理成书的三棒鼓传统曲本就有《花鼓根》 《大闹黄花院》 《三打祝家庄》 《青云楼》 《马前复水》 《天仙配》 《生死牌》 《孔雀东南飞》《三打华府》 《白蛇传》 《四下河南》 《祝英台》等。2007年10月,由陈亚丽主编的《龙山民间花鼓词选编》 《龙山民间三棒鼓词·肖泽贵专辑》和《龙山民间三棒鼓词·杨妙勤专辑》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其它各项工作也在稳步进行。

  ■李金楚(湖南省常德市澧县“鼓书”艺人) :澧县流行的“鼓书”有五种形式,俗称“澧州五鼓” ,分别是丧鼓、渔鼓、说鼓、对鼓、三棒鼓。其中,渔鼓、说鼓、对鼓演出不择场合。而丧鼓却只能在灵堂演出,专为守灵伴亡服务,艺人也被视为瘟神,演出结束走人时,主家要放鞭炮“送瘟神” 。直到1981年,局面才得以改变。当时湘西北县城及集镇的茶社演出以渔鼓和评书为主,丧鼓不让进茶社。那年我在津市新洲北街茶社演出渔鼓时和茶社老板商量,丧鼓的鼓板节奏强于渔鼓,道具也便于表达,经过一段时间说服,老板同意我试一下,演出当天就得到听众支持,之后天天爆满。风声传出,澧水流域及湖北边界所有书场很快都成了丧鼓即鼓盆歌或孝鼓的世界,不到一年即全面占领书场。这也算是我对孝鼓发展的一点贡献。至今想起,仍感欣慰。

  ■邵丹(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鼓书”艺人) :“鼓书”艺术要发展,艺人素质需提高。首先精神面貌要好,上台表演穿着打扮要整洁美观,这既是自尊,也是尊重听众;其次要打破门户之见,从拜师学艺到创作表演,都应兼收并蓄。切不可画地为牢;再次要努力学习,提高修养。通过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说书本领。否则,表演历史故事会掌故不清、误人子弟甚至贻笑大方。对此我有体会。比如一次演出北宋故事,说到一富人送一穷书生一千两银子上京赶考。在场的一位小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师傅,一千两银子有好几十斤,书生哪里拿得动,他们都傻啊! ”我灵机一动,改口说送的是银票。不料小学生又说:“北宋没有银票这词,全世界第一张纸币就产生在中国的北宋,但不叫银票,叫交子。 ”我尴尬之余,满面羞愧,深感没有文化的艺人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