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专家评点
栏目:研讨会专家评点
  来源:中国艺术报

  薛永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马万国的画,特别是他的“昆仑”系列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大气磅礴、神秘、雄奇,既抢眼又动心;具体地说,是大笔墨、大境界,能够有生命力、时代感、历史感,甚至有宇宙感。他的“昆仑”系列之所以能够动人,是因他的画能使人忘掉笔墨,直接以真实的景、真实的情来打动人。马万国在世纪之初就去昆仑山感受苍茫、神秘的昆仑,面对横空出世的昆仑去感受历史、人文,来发掘西北山水的潜能和意韵,终于创作出这种大气磅礴的作品。现在,有的画家表现的纯粹是个人的一些感受,而马万国表现的则是一种跟自己的感受重合在一起的民族精神,那种神奇、宏大的美,那种超凡入圣的境界之美,那种超越时空的、不是一般的视角能看到的美——既跟自然对话,又跟世界问答;而以毛泽东的词意来画昆仑,不仅仅是立足于表现中华文脉、民族精神,还有更广阔的启示意义。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

  宋代中国山水画非常注重写实因素,那时候是大山大水,很有气势的感觉,但之后变成文人画,以艺术来表现自己的内心、行万里路的画家寥寥。所以我看画多年,发现一个问题:作品画中原、画沿海的非常丰富,有很多典范;但一过秦岭以后,“一片孤城万仞山”这种境界,只有诗作里面有,画家画西北能成功的很少。站在沙漠、站在戈壁的地方去观察,这本身给画家提出一个难题,不是人人都可以画得出来,从这一点来说,马万国确实下了很大工夫:他把具体的物象画出来,又把气势、意境画出来,还要简略地去画,他除了画山以外,还表现大片流水、树木,他想将具象的和意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去画。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

  透过马万国的展览让我们审视的是20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在中西融合之中如何进行转型的问题,我非常赞成有专家谈到的马万国是继李可染先生开创中国现代山水画之后另外一位重要画家的观点,他在现代山水画的转型上是通过昆仑山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把一些客观、壮阔、绚丽的神秘山水纳入到中国山水画的画境里面。他此次展览中很多都是呈现昆仑山气势的巨幅作品,展示了辽阔、苍茫、浩瀚、崇高的境界,这些境界都是传统山水画里面很少涉及的。他的很多作品画得都非常幽暗,在幽暗中体现一种苍茫,很显然马万国是非常善于使用黑白关系的画家。我觉得马万国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审视新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的一些变革问题。

  马鸿增(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

  西北山水恰恰是能够体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容易启发大美的生命理想的展现,除以前的北派山水、南派山水外,西北山水存在广阔的探索空间。马万国的山水画,的确是大气派、大境界,大刀阔斧,大笔挥洒。昆仑山在美术史中表现得较少,所以马万国现在的昆仑山样式,具有一种开创性意义,为西北山水大美境界的表现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昆仑山是赋予了象征性意义的山脉,儒家和道家两种关于大美理想的追求,真正要实现还需很长时间、需要很多人来进行探索。

  夏硕琦(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编审) :

  在当代画家中,能够耐得住寂寞、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推出这么一批面貌新颖、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作品,马万国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肯定。山水画其实不外乎三方面:笔墨、丘壑、意境。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特别强调笔墨、为笔墨而忽视丘壑的现象与很写实、很具体而伤害笔墨的倾向十分常见。我觉得这两种倾向都不可取,应该是笔墨和丘壑相融相化;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过程,也是形成作品的灵魂和本体的过程。马万国为了表达自己的心灵体验,没有被前人的框架给框住,而是有着突破:他用笔奔放,但在刻画方面也很深入,有些地方非常结实,有一种体量感、力度感。

  李一(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

  整个展览气魄很大,不仅在巨幅山水里有所体现,在小幅画作里也显示出了大气魄,马万国所表现的雄浑、苍茫、大笔墨、大境界,这种整体感很值得肯定。这个展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探索巨幅山水创作方面有成功的尝试,这种探索是时代的需要。马万国能够在10米长的大幅作品中将气韵整体保存下来很不简单,这是很多画家所没能达到的,有些人的作品是尺度大了,但气韵不足,而马万国的作品尺度大、气韵也大。同时,展览还有一个特点——展厅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就要为展厅而创作,这是没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做过展览的人,总是要考虑如何展,马万国在探索展厅艺术、公共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

  马万国的画作里面有势有气,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个黑白之间所逼出来的光影。他在表现时,通过大块的墨的运用或者笔的运用,表达了他对昆仑山的理解。马万国那些表现沙地和胡杨的作品,是一种大构图、大视野,是很难画的。比如说胡杨从地底下冒出来,似乎是在接触或者寻找一种东西,我感觉这里面就有一种气息出现,而这种气息可能是传统的山水,或者是其他的山水,很难找到的,这就是马万国对西北山水的一种理解和发现,也是他的山水画当中具有独特个人表现力的地方。

  丁宁(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

  这个画展是我看得比较带劲、比较过瘾的一个,我感觉非常有个性,也有自己的面貌、语言。马万国的作品给我们一种非常强烈的法度感,这个法度包括他从中国美术史上历代画作中的汲取,他的画是很有积淀的。同时,如何走传承以外的、突破法度的路,这是马万国比较明显的特点。我觉得国画画到一定时候,就显得所有东西都很圆滑、成熟,但就是没有一种视觉的力量能够感染你、震撼你;马万国的作品给人非常鲜明的视觉震撼,它背后是一个非常有追求的艺术家走到现实当中、走到山水间去反思、去追求一种大情怀的结果。这是一个画家真正在荡涤心灵之后有感悟的山水创作。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审) :

  我看了马万国的山水画,感到很有气势,我最欣赏的是沙地,既可以近看也可以远看,气象万千。表现沙漠的作品,既体现了西北广袤的大地、山水的大美,又体现了中国画的虚实,非常恢弘。在近代画家里面表现西北山水的比较少,而马万国在此题材方面进行了很大开拓。在笔墨的运用中,他仍然是中西结合,敢于横出重墨,很不容易。马万国今年50多岁,正处于壮年,这种精神我们也要很好地发扬。中国画要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巧拙互用,马万国可以从传统的山水画里面再吸收一些营养。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

  看完了马万国在中国美术馆的“昆仑”系列画作后感觉很多作品很有气度。他比较聪明,没有完全拘泥于就山说山,比如他画山顶之云,有一部分是画山中之雪,还有一部分是画山下之景,天上、中间、地上,把这三段都很好地表现了,甚至不同的画面专门表现不同方面。马万国的“昆仑”系列作品气势很大,在力度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取得了成就。刚刚50岁出头的马万国,正当年,希望以这个展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邓平祥(资深批评家) :

  马万国是李可染先生开创山水画作范式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位画家,深入、真实地表达昆仑山,这一点来说,我是非常钦佩的。他对景物的观察不像传统山水画的观察方法,而是自然山水和人格山水的结合,从自然角度来看山水,代表一种他对真的追求、对真的感受力,这也恰恰是李可染之后的山水画家的一个贡献:从自身角度看山水,加上文化人格对山水的一种感受。在题材方面,马万国的作品来源于伟人诗词的灵感,但以这个灵感来启发画作的创作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超越诗词?我觉得马万国的经验在于,不能拘泥于完全阐释诗词,而是要有别于诗词的境界,或者超越诗词的境界,而这在他的作品中是有可能的。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

  马万国的作品有个人面貌,有自己绘画的独特题材,而且也画出了自己的气象,很难得。我感觉他的作品有3个特点:一是新题材,二是新表现,三是新境界。新题材就是指他画的昆仑山、沙地,还有胡杨,这些很少有画家去涉及。新表现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全景式构图,体现了宏大气势的大山大水式境界。同时,其作品中很强调光,具象当中有抽象和意象的东西,整体当中有构成性的因素,通过强烈的黑山白光的形式呈现出来,确实有一种新的表现。新境界则体现在气势、豪放和雄浑方面,且他的画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神秘性。

  漆光(重庆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 :

  看到马万国的“昆仑”系列作品后,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这次展出的作品深刻表现了昆仑山自然之美、精神之美、磅礴之美、深沉之美,既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笔墨修养,又展现了画家在尊重传统基础之上的浓郁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马万国的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个人符号,带有鲜明的“马万国色彩” ,这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中黑、白的冲撞极为猛烈,重在表达天地之间的关系,将万物性情、天地精神表现了出来,是一种大笔墨。如果没有对昆仑山的深入了解,没有对昆仑山的密切接触,一定画不出如此有气势、有风度、有感情的昆仑山。

  刘金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我跟马万国是20多年的好朋友,他的那种豪迈和饱满的激情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启发。他十年磨一剑,没有被传统的笔墨束缚,孜孜不倦地用心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并不断锤炼自己的艺术。透过马万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是在画风景,而是在画他的心胸,他这个人非常大气,对创作有着独到见解。我看了他的几幅大画,这些作品有一种对大地、对中国画笔墨的敬畏,我觉得非常难得,这在现在山水画家中是很少见的。

  徐鼎一( 《荣宝斋》杂志执行主编) :

  我跟马万国是多年朋友,他是一个很朴实的人,我画画还是受到他的影响。他早年创作涉猎山水、人物、花鸟等不同题材,还办过多次展览,后来画风转变应该是到了昆仑山采风之后。马万国先生的作品对我产生很大震撼,昆仑山的神秘、磅礴、大气,包括构图,在他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极致的表现,这从此次展览中能看得出来。

  周尊圣(著名画家) :

  马万国是我的老同学, 20年前我已经领略过他对绘画追求的那种专注精神,他画画时全神投入,那种旁若无人的状态让人非常感动。这种精神的来源,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山东大汉,第二他姓马,奔腾不息的马。马万国选择昆仑山入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所在,同时与自己的辛勤努力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是息息相关的。这次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得到美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其作品会在美术界、收藏界、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

  陆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昆仑山跟马万国有非常深的缘分,我认为首先是昆仑山选择了马万国,马万国选择昆仑山都是次要的,可能很多人选择了昆仑山,但是他们没有画出马万国这样的作品。马万国从小就是画痴,他原来画人物、画花鸟,画得都很漂亮,但是那不是马万国,不是构成他主要成就的东西。在马万国40多岁时,昆仑山才选择了马万国。他是揣着一腔热血来画“昆仑”系列作品的,很多画家作品中的力量感没法跟他画的昆仑山比,这是昆仑山选择马万国的一个关键。相信这次展览之后他会走得更远,会创作出真正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