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乞巧情千年女儿梦
——西和乞巧文化发展综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传承数千年,保留完整,连续七天八夜的活动,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好运,让西和乞巧节备受各界的关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一民俗特有的魅力和内涵。

  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从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整整七天八夜。正如民俗学者柯杨的评价,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之一,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这就是独具西和特色的乞巧节。甘肃陇南西和,是乞巧活动的发源地,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怀着强烈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心理,经过不断的口耳相传和丰富锤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唱不完的“乞巧歌” 。同时,在“乞巧”游乐活动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容的情趣动人的民俗节日。

    千年民俗  魅力无限

  西和乞巧节是秦人古老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传说织女“年年机杼” ,善织“云锦天衣” ,所以人们尊她为“巧娘娘” 。

  资料显示,七夕乞巧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多有记述。唐朝王建“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诗句就是一例。 《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到了宋元之际,七夕乞巧无论在官方还是坊间都受到空前重视,京城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据《醉翁谈录》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

  当地研究者介绍,“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出于对劳动的热爱和崇拜,西和女儿怀着对先祖“巧娘娘”的虔诚崇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都请她下凡“赐巧” 。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 。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之为“女儿节” 、“女节” 。

  西和乞巧活动准备工作非常隆重,首先是选址、联络、筹资,接着要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乞巧活动由手革半搭巧、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照瓣十巧、送巧等活动组成。

  西和有乞巧风俗流行的城镇、村庄,根据人口分布多少、联系是否方便等情况,会约定俗成地形成许多固定不变的乞巧联络地域。每一联络地域,就是少女分群聚集的一个乞巧点。按乞巧习俗,一个乞巧点的姑娘,不能参加另一个乞巧点的乞巧活动。否则,既丢本人的面子,也有损于本乞巧点的尊严。每个城镇一般有4到8个乞巧点,每个村庄一般有1到4个乞巧点。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 。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 (巧娘娘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谁也不再乱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 ,而是“里巷之曲” ,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不断创作的结晶。它的歌词和曲调如此之丰富,给异彩纷呈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9时左右,举行集体“照瓣卜巧” 。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 。西和地区乞巧时,在晚上的灯光下看巧芽水中投影图案而“照瓣卜巧” 。

  照瓣卜巧举行后,意味着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深夜12时左右,乞巧组织者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 。至此,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落下帷幕。

  乞巧文化,孕育于陇南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想,集中展示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乞巧文化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必将得到更多关注女性、关爱女性、关心女性发展的组织、团体和有识之士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挖掘内涵  活态传承

  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的乞巧节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与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无关系。 ”有专家说,这里作为秦文化和周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多一些,它是星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得以保存至今。

  正因如此,有着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之称的西和县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西和“乞巧节” 2008年被增补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此为契机,西和县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尤其是2011年,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旅游局、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妇女联合会、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承办,节会成功升级为省级节会。目前,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节会,以此来延伸产业链,进行产业开发,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近年来,西和县按照建设特色文化强县和“文化西和”的战略目标,围绕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宗教神话传说等宏厚文化资源的仇池山、晚霞湖、云华山、八峰崖等旅游资源富集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充分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同时,西和县有关方面一直致力于这一传统民俗“活化石”的整理、保护与传承,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 《西和县乞巧志》 《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该县文化部门先后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节”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和县还以姜席镇、石堡、长道、稍峪等乡镇为核心,以晚霞湖为龙头,修建巧娘娘雕像、乞巧文化墙、乞巧文化展馆,开发乞巧旅游线路和乞巧文化产品,使乞巧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全面提高。

  截至目前,西和县投资398 . 3万元,全长约12 . 6公里的乞巧文化生态文明长廊建设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已经完成,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的谢庄、姜窑等环晚霞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正在有序建设中。

  这些活动的开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和县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面保护  弘扬发展

    借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好机遇,西和县将全面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国乞巧女儿节”提上了日程。

  西和县按照甘肃省、陇南市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安排部署和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具体措施,立足西和文化发展实际,抢抓中央、省、市提出的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紧紧围绕“一带” 、“三区”和“十三板块”总体布局,编制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东南历史文化基地西和县文化项目规划》 。

  西和县文化项目涉及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发展) 、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与旅游等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节庆赛事会展等13个板块,包含大小项目60个,其中与乞巧有关的项目14个。

  从2013年起到2020年,西和县将紧紧围绕申报国家级乞巧节会,依托乡镇文化站所、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小广场、村级文化活动室,创建乞巧文化研究会和乞巧民俗文化传习所,培养乞巧民俗文化传承人,修建七夕(乞巧)文化广场、乞巧文化生态园,打造乞巧民俗文化旅游风情线,修建乞巧民俗文化活动中心、乞巧民俗风情实景外拍基地,建设乞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村,修建乞巧民俗文化博物馆,全方位提升乞巧文化的“硬实力” 。

  一种文化,不仅要有文化传承的时间、范围、参与人数和文化载体,更要有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的空间。为此,西和县按照2013年中国民协“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安排,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从学术领域探讨乞巧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价值和动向。

  与此同时,西和县积极开展建设“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网站、拍摄乞巧电视宣传片、乞巧微电影、改编乞巧动漫、创作乞巧歌舞节目、制作乞巧连环画、编创乞巧文艺节目、开展民间乞巧活动等系列活动,出版乞巧文化研究著作以及参加论坛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观点文集,将为提升西和乞巧民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权威的理论支持。

  在高峰论坛之前的7月2日至4日,西和县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到西和进行田野考察活动,观摩乞巧民俗展演活动,观看以乞巧民俗为主要内容的西和民俗歌舞节目,全面考察了解西和在推介中国(西和)乞巧文化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乞巧文化开拓更加深远的传承保护空间。

  “六月三十天门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一句句不加掩饰的真情流露,一段段传唱千年的乞巧歌曲,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紧跟建设“文化西和”的铿锵脚步,带着西和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无限遐想,让乞巧文化绽放出无穷魅力,让西和在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国乞巧女儿节”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西和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