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地域性特征
作者:柯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人在传统的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画上了等号,说“乞巧节,也称七夕节,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由纪念牛郎与织女相爱的故事而形成的” ,也有人想把乞巧节人为地改变为“中国的情人节” ,都是欠妥当的。已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乞巧节和牛郎织女传说被区分得非常清楚,它们各有三处:甘肃西和县、浙江温岭西塘镇和广州天河区珠村被命名为七夕节(乞巧节)文化保护地,而山东沂源县燕崖乡、山西和顺县松烟镇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则被命名为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地。前者属于传统节日文化,后者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前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女儿节,后者是一个凄婉的爱情传说,是我国四大传说之一。尽管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都与先民的星辰崇拜有关,但在我国民俗文化史上,却有各自的发展趋向和演变轨迹,其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

  在甘肃东南部陇南市的西和县与礼县相交界的一大片地方,长期流传着极具地方特色的乞巧节日风俗。其文化空间之广(二十多个乡镇) ,延续时间之长(七天八夜) ,参与人数之多(约四十万人) ,活动内容之丰(有“制巧” 、“请巧” 、“迎巧” 、“坐巧” 、“祭巧” 、“唱巧” 、“相互拜巧” 、“娱巧” 、“跳麻姐姐” 、“祈求神水” 、“照瓣卜巧” 、“转饭” 、“巧饭会餐” 、“送巧”等不同阶段的活动) ,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我们对西和有关乞巧节的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就会认识到当地“巧娘娘节”在许多方面的确保持着乞巧节古老的原初性质。

  《史记·秦本纪》中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 ”大业乃秦人之祖先,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而天上织女星的原型,正是历史上善织的女修,是被神化了的秦人的祖先。西和、礼县人在乞巧歌中唱到“巧娘娘”三个字时,发音为“qiao niania” 。niania者,母亲也。巧娘娘即“巧妈妈” ,人们是以高度尊敬、虔诚的语气来称呼巧娘娘的,认为天上的织女星就是她们的老妈妈、老祖宗。她们一代又一代向善织的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才智双全的本领,希望在巧娘娘的佑护和传授下获得更多的生活本领、生产技艺与生存能力。正因为巧娘娘这个神化了的人物形象,在当地人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神圣性,因此在当地乞巧节上成为唯一被供奉的神灵。把祖先崇拜与星辰崇拜合二为一,正是西和乞巧节在民间信仰方面的显著特点之一。

  虽然包括西和县在内的陇东南地区,民间也有牛郎织女的悲剧性爱情传说长期流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地乞巧节上,织女(巧娘娘)受到了普遍的尊崇,却恰恰没有牛郎的位置。如果说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乞巧节上,牛郎、织女像之所以被并列在一起,受到同等的重视,主要是表达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这一理想化了的性别角色的期望和对他们爱情悲剧的同情,那么,西和的乞巧节则从一开始就把思绪完全集中在了织女身上,女孩子们对她的期望值极高,希望通过对巧娘娘的膜拜和祈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西和的乞巧节期间,几乎村村都要供奉巧娘娘的纸扎像,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牛郎的纸扎像,而男孩子们也从不参与乞巧节的活动,这正是西和乞巧节最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我们从流传在当地的大量乞巧歌中,丝毫看不出有关男女爱情的词语和表述,有的,只是少女们学习技艺的强烈愿望和对巧娘娘的崇拜之情。虽然歌词中也偶尔出现“天上的牛郎配织女”这样的句子,但主要还是歌咏巧娘娘。比如,“一根香,两根香,把我的巧娘娘接进庄。一根线,两根线,把我的巧娘娘接进院。一根绳,两根绳,把我的巧娘娘接进门。巧娘娘,驾云端,把我的巧娘娘请下凡。 ”在这类迎巧歌中,总是只迎巧娘娘,从来不迎牛郎。最值得注意的是,巧娘娘不但是智慧和技艺的化身,成为姑娘们崇拜和祈求的对象,甚至成为妇女们重要的精神支柱,七天八夜的巧娘娘节,使女孩子们在情感上大大拉近了与巧娘娘的距离。请看这首《送巧歌》 :“七月七,节满了,巧娘娘把我不管了。巧娘娘身影出了门,石头压心沉又沉。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天河没渡船。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害怕走迟了天门关。有心把巧娘娘留三天,害怕老天爷寻麻烦。白肚子手巾写黑字,巧娘娘走了我没治。巧娘娘走了我心酸,眼泪流着擦不干。野鹊哥,野鹊哥,你把我巧娘娘送过河。巧娘娘,上云端,我把我巧娘娘送上天! ”当你身临其境,目睹姑娘们流着泪唱这类乞巧歌时,你才能体会到巧娘娘在她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考察西和乞巧节发现:首先,它是古老的秦文化的延续与活态遗存。巧娘娘是祖先崇拜(善织的女修)与星辰崇拜(被神化了的织女星)的合二为一,反映了我国传统岁时节日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其次,它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 。祈求心灵手巧、才智双全,希望获得更多的生存本领,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它价值观念的核心,它很少受到汉、唐以后牛郎织女凄婉爱情故事情节的影响。牛郎在当地巧娘娘节上毫无地位可言,当地人从未制作过与巧娘娘平起平坐的牛郎纸扎像,在大量的乞巧歌中,姑娘们也很少提到他。第三,西和乞巧节当然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着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农村妇女争取社会地位的方向发展,成为女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载体,为她们的成长、成熟提供了广阔的社交空间。这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由此可见,我国各地的乞巧节也是百花齐放的,不必人为地予以划一,更没有必要改变它们各自的传统内涵,更不宜叫做“中国的情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