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节俗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共享节俗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在新疆塔城市举办

  这几天,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的达斡尔族村民德力特别忙碌,他一直在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一大家子人”——其家族中的8口人于6月12日这天从遥远的黑龙江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来到位于新疆西北边陲的塔城,参加沃其贝节,一同在敖包前祭祀祖先。“沃其贝”,达斡尔语意为“祭斡包(敖包)”,是塔城市达斡尔族重要的节日活动,期间达斡尔族民众会身着民族盛装,汇集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三眼泉敖包前参加祭祀仪式。

  6月9日至12日,由中国民协、新疆文联主办,新疆民协、塔城地区文联、塔城市委宣传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政府、塔城市达斡尔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学会承办的“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在新疆塔城市举办。期间,盛大的沃其贝节节庆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开启——今年是达斡尔族戍边新疆26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达斡尔族民众赶到塔城,一同在三眼泉敖包前祭祀祖先,并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艺表演和体育竞技活动。

  6月11日上午,三眼泉敖包前早早就摆上了肉、水果、点心等祭品,待达斡尔族同胞聚集一堂,仪式开始,众人随作为主祭人的达斡尔族长者面向祭坛行双膝跪地礼,达斡尔族长者念祭文,并引导其他人向敖包敬香祭酒。随后,参加祭祀仪式的达斡尔族人排列成队,一边绕敖包而行,一边向敖包祭酒。

  “今年的沃其贝节规模大、参与人数多,除了当地的达斡尔族人外,还有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赶来的达斡尔族同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毛巧晖注意到,有很多来自梅里斯的达斡尔族人参与到活动中。“塔城和梅里斯距离非常远,但因为沃其贝节,达斡尔同胞又一次相聚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节日作为民族内部重要联结的纽带意义。”毛巧晖说。

  据记载,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始于元朝,盛行于清代,传说敖包起源于猎人在狩猎前后对天神的祭拜,之后发展成氏族群体祭拜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沃其贝节已不再是古时人们崇拜大自然的精神寄托,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我们过沃其贝节,首先是为了纪念祖先,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借此机会跟后辈讲讲家族发展的历程。”德力表示。

  三眼泉“祭敖包”之后,“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开幕式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戍边纪念碑公园举办。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来自不同民族民众所表演的歌曲、舞蹈节目纷纷上演,生动展现了各个民族和睦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现场掌声不断;演出过后,曲棍球、拔河、射箭等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轮番上演……如今,沃其贝节已成为集祭祀、文体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沃其贝节期间,除了传统祭祀活动外,还发展出了民俗汇演及民间游艺项目射箭、拔河、曲棍球等。”毛巧晖注意到,在民俗汇演和游艺项目中,不同民族民众都加入到过节的行列中,沃其贝节成为塔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的确,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达斡尔族人,沃其贝节也吸引了其他民族的民众参与其中——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民族群众加入到节庆行列,与达斡尔族人共同过节。

  “来自新疆当地和北京、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市区不同民族的民众共同参与,使这个传统节日超出了单一民族和单一区域的界限,成为多民族文化共享和精神融通的‘高光时刻’,散发着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户晓辉表示,这样热烈而隆重的民族节日很好地体现出连通人心、打通人性的民俗文化底蕴。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翠潇注意到,此次沃其贝节活动以社区为中心,组织有序,得到了政府、人民团体、专业学会等多元行动方的支持,对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民间文艺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她认为,广泛参与民俗活动,使其在活态实践中代际传承,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沃其贝节充分体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共创繁荣的生动状貌。这种相互交流交融的共同体取向,展现了各民族多元并存的和谐景象和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国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协主席郭崇林表示,这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同时要秉持开放包容、共通共融,传承发展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