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加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教育部日前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其中,“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等相关要求,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指导纲要》应作何解读,本报特别采访了相关专家。

  “《指导纲要》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产生的,对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张晶认为,《指导纲要》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作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灵魂,这是非常重要的主导观念。又将“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内涵,这就涵盖了新时代文化主要内容,而避免了文化的片面性与单一性。更能标志其新时代特征的还在于,它对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作了准确的定位,对以往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模糊状态,起到了鲜明的澄清作用。张晶表示,高校的艺术教育和美育之间,之前往往在认识上彼此混淆,在实践上互相取代。《指导纲要》将二者关系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在“工作原则”部分有着明确的论述。美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美育是价值目标,艺术教育是实现途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美育根本任务;通过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搭建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并在艺术教育中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将使受教育者从美育维度塑造健全人格。《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定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指导意义。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认为,《指导纲要》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能够更好地传递出教育的人文关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次《指导纲要》提到了“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在他看来,《指导纲要》“所设立的三种公共艺术类型课程,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可拓展性的艺术课程,且给予了高校学生高度的自主选择权,可以结合专业与兴趣进行选择,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备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人才”。他说:“设置高校艺术课程、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能够引导当代高校学生以艺术的眼光欣赏美、创造美,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在人才培养的长期探索当中,艺术教育及其美育功能历来备受重视。新时代以来,相关政策举措陆续出台,从基础教育阶段将艺术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规范校外艺术培训,到高等教育阶段明确“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艺术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到进一步规范和细化,艺术教育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不断加强。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卓光平说:“有了基础教育阶段对艺术培训的规范,使得高等教育阶段的相关安排变得可行,相关要求也比较合理,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除了专职工作,卓光平还是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的指导老师,多年来持续探索以“演研双进”的方式助力绍兴阳明文化标识建设,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公共艺术课程实践有着颇深的感受。2022年,他指导排演的王阳明题材话剧《吾心光明》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相关系列作品入选2023年浙江省高校原创文化推广行动作品。卓光平介绍,这些艺术实践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兴趣和研究热情,有效助力学校申报了浙江省大学生新苗计划省级课题,并产生了《活在故乡的王阳明》《思想与文学:走进王阳明的精神世界》等相关成果。卓光平说:“作为高校教师,我认为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理解和参与艺术教学实践,要寓教于乐,要注重打通文史哲,打通古今中外,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教研室主任宋之歌认为,三种类型的课程设置非常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而学习艺术理论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史,是提高鉴赏力的基石和必要的储备,体验和实践课程又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层面亲身感受艺术,直接与艺术接通。她说:“希望未来能以欣赏艺术为核心,不仅通过文字、图片更通过实地、线上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欣赏艺术,也多邀请评论家来主讲鉴赏和评论课,组织学生观看作品,进行作品案例教学;还可以通过艺术家开设体验和实践工作坊,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辅导帮助学生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