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成立——
推动影视基地片厂化、云端化、国际化,
为电影产业提供支撑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1987年我国最早的影视制作基地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建成以来,伴随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全国各地的影视基地建设也一路高歌,规模与数量逐步扩大,历经30多年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已超过千家。5月28日至29日,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影协副主席、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委员会会长尹力,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长穆德远,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中国电影剪接协会会长周新霞,知名电影人管虎、贾樟柯、吴曼芳、王红卫,以及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代表、理事与会员单位成员百余人出席大会。

  随着影视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我国影视基地也由外延式发展升级为内涵式发展。面对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建设“文化强国”和“电影强国”战略的新时代,中国影协顺应行业发展的呼声,于去年11月成立了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由全国主要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影视后期制作基地、影视主题文旅基地等以会员单位或理事单位的形式自愿参与,将主要履行8项职责: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国际交流、提供规范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召开行业年会、建设行业互联网平台、组织编写发布产业研究报告、培训相关人才。

  在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长会议上,与会人员就委员会的条例、组织机构成员、筹备组织工作、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计划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尹力表示,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搭建起了全国影视基地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未来将团结全国的影视基地,为中国影视产业的改革、发展、转型升级而共同努力。尹力还介绍了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将其总结为4个基本方面,即“摸家底”“树标准”“促发展”“绘蓝图”。

  在随后召开的首届中国影视基地高峰论坛上,李少红、周新霞、穆德远、霍廷霄、管虎、贾樟柯、吴曼芳、王红卫等电影业界专家以“新格局、新发展、新基地”为主题,针对中国影视基地的地位、功能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影视基地发展机遇、关键困难和解决方案展开热烈探讨,也对影视基地的建设和中国电影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管虎认为,如果把一部电影比作一间房子,那么主创、剧本就如同房子的地基和建材,而影视基地就如同房子的装修。“要想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装修与地基和建材一样不可或缺。”管虎认为,近年来中国影视基地发展迅速,但很多基地的专业性并不达标,对于电影业务深耕不足、应急机制也有所欠缺,这都对一些影片尤其是大制作商业类型片的顺利拍摄造成了影响。“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一样,也需要专心、专业和专注。”

  贾樟柯表示,在胶片电影时代,导演为了节约资源而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先期思考与排练;而在数字电影时代,导演的创作状态更加放松,但创作的专注度和准确性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面对前期拍摄的大量数字素材,如今的电影创作者要更加深思熟虑、更加精准取舍,这就对影视基地的配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影视基地的创新发展,应当与电影行业的科技创新同步。”

  在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吴曼芳看来,做大做强影视产业基地,是中国影视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中国的影视基地,需要更多的龙头来带动。那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地区、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具有深厚人才培养能力的专业院校,都将为打造龙头级影视基地贡献各自的力量”。

  本次大会还组织召开了中国影视基地发展座谈会,参会嘉宾就影视制作、技术、拍摄、外景地等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对于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影视基地发展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达成了共识。

  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的顺利召开,对于助推我国影视基地发展建设水平、推动影视产业进步、促进电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与会专家估计,在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中国的影视基地有望向片厂化、云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中国电影优质精品的创作、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张宏表示,目前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本土电影市场升格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二是拍摄技术升级迭代,三是国内文旅需求大爆发。同时,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也需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影视基地的科学运营和赋能创作、影视基地发展的创新升级。“未来,中国影协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将进一步和全国影视基地工作者一起,积极助推影视基地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影视基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影视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为实现中国电影强国梦添砖加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