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焕发舞蹈新生命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王梦琪 张歆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今,多媒体新技术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已经超出了舞美范畴,融入了舞蹈本体创作之中,由中国舞协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舞蹈》杂志承办的“舞聚云端”系列舞蹈访谈节目第八期近日线上直播,围绕“e时代:舞蹈新生命”主题,刘春、任冬生、刘岩、田湉、孔江、汪圆清、邱寅劼等舞蹈、舞美行业艺术家、学者以及相关机构运营者带着各自创作的舞蹈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与观众分享了以新技术呈现的创作观念,他们坦言,这对舞蹈专业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十分新颖和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人们的欣赏需要一个多感知、多感官、多方位的作品形态,这就使得创作者本身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用更新的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介绍了多媒体舞蹈创作目前在国内呈现的整体面貌,“目前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舞蹈影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多媒体舞蹈创作产生了很多作品,中国“后浪”们的实践作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些奖项,非常有影响力。还有一种就是在剧场舞蹈表演中使用影像技术以及高科技手段,包括动作捕捉、动作跟踪等。 ”

  关于舞蹈创作中前沿科技的运用,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担任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三季视觉总监的任冬生,结合第二季作品《神鼓·影》中舞者与机械臂及他们的投影之间的互动,为观众做了详细的技术解读。任冬生说:“这些技术方式可以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但是技术的使用是为了实现某种观念的表达,而不只是技术的展示。 ”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于舞者和编导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作为舞蹈作品《母陀罗》的编创者和主演,青年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说:“在《母陀罗》的创作中,我需要根据电子信号重新设计自己的动作,在表演过程中,我是处于‘双盲’的状态,要依靠肌肉记忆来完成与灯光、影像的配合,虽然这是一种挑战,但呈现效果出乎意料。 ”谈及《母陀罗》的技术支持,多媒体视觉设计总监孔江说:“摄像头捕捉了舞者的上肢动作,再进行动作空间的转换,实现设备捕捉的精准度,然后反映到影像呈现上,必须同步才能达到视觉上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 ”对此,主创人员表示,肢体在与技术的结合中迎接着巨大挑战又创造着无限可能。

  在多媒体舞蹈创作中,编导与技术人员利用科技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障碍,建构虚拟场景,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舞台效果。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作品《俑2》的编导田湉介绍说:“利用两台投影机和流沙与舞者进行互动,舞蹈结束时,根据身体的移动路线,舞台上会出现一个‘俑’字,然后,舞者与技术成像的‘俑’之间有一个互动。 ”可见,田湉通过多媒体手段冲破了时间的阻隔,让今天的舞者与古人在同一时空中进行了身体的对话。

  为丰富舞蹈作品《西河剑器》的表演空间,北京新剧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邱寅劼也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在《西河剑器》表演空间的墙面上,我们安装了深度感知摄像头对舞者的生物信息进行采集;地面则有激光雷达采集舞者的位置信息。当舞者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地面就会出现水纹,这就是采集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重构了一个数字化虚拟场景,呈现了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舞台效果。 ”

  AWPlanet “一个玩子”创办人、快手孵化中心品牌设计专家汪圆清更关注数字化逻辑的呈现:“我对今日美术馆实验演出《人间机器》进行了文字提炼,用100个英文单词,将它们以从A到Z的编码方式编成了一个旋律,又编出了100支trap曲,现场随机播放,交替出现。 ”

  舞蹈作品《平行》是邱寅劼与田湉在疫情期间运用最新AR技术的创作尝试。“ 《平行》是我们为一个AR技术应用比赛创作的作品,作品中我们用到了人工智能采集影像、人物动作信息计算等AR手段以及红外摄像等功能。目的是弱化虚拟和现实的边际,强化交互效果。 ”

  在“舞蹈+科技”探索者的介绍中,观众能够感受到新兴科技正在改变舞蹈创作观念,让舞蹈艺术打破物理常规、超越时空界限,从而打造出一个个全新的舞蹈世界,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更多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