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笑》开启小百花越剧场驻演
从越剧小镇到江南民调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年前,在越剧故乡浙江嵊州,茅威涛、竺小招、吴凤花、方亚芬、陈飞、丁小蛙、孔立萍等越剧名家携手把当年“越剧十姐妹”搬演并引起轰动的《山河恋》搬上了这里的古戏楼,一座初具规模、由百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入驻运营的越剧小镇由此启幕——拥有大小10个剧场以及评弹书场、民宿内30多个座位的演出空间,用茅威涛的话说,“越剧小镇是一个365天的戏剧节,打出了常态越剧的概念” 。一年后,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小百花越剧场迎来了它的驻场大戏江南民调新版《三笑》首演。

  2016年,阿里巴巴等多家公司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联合出资成立百越文创,由中国剧协副主席、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担任董事长,著名导演郭小男担任艺术总监,旨在打造一家集剧场运营、剧目制作、国际合作、艺术教育、戏剧人才培养、项目投资等戏剧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司。2017年,茅威涛、郭小男来到嵊州时,当地虽然已有“越剧小镇”的名称,但多数地方还是一片农田。随着百越文创的启动建设和入驻运营,越剧小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戏迷游客。2019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专属剧场——拥有大剧场、小剧场和黑匣子实验剧场三个剧场空间的中国·越剧场开业;而江南民调新版《三笑》的驻场首演,则标志着越剧小镇、越剧场彼此呼应、文旅融合衔接的格局初步形成。

  “这两家其实是一家,游客来到杭州如果想体验越剧文化的话,可以先去嵊州,感受当地原汁原味、老腔老调的越剧,然后到越剧场来看专业剧场的演出,看现在的越剧发展到什么样子。 ”百越文创艺术总监、江南民调新版《三笑》导演郭小男并不避讳这部作品可能遭遇的质疑。他表示, 《三笑》这部戏作为驻场剧目来演,一定是向更广阔的地域来传播越剧的,“杭州是一个新移民城市,人们对艺术的接受是以好看为基准的,新移民城市流进来的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许多人并没有对于越剧的艺术储备,因此你不能按照原来固有的越剧观众来定义越剧。2019年游客流量超两亿人次的杭州,好看的驻场演出将可能给越剧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

  江南民调新版《三笑》讲的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但除了主体故事,演绎方式已不再是人们习常所见的越剧,而是选取了一批特征鲜明、艺术性高、流行性强的江南民调音乐曲牌,结合了摇滚节奏、爵士钢琴、电声吉他等形式。观众不仅能在剧中听到评弹曲调、越剧唱腔与流行音乐融合新创的音乐声腔,还能听到《无锡景》 《茉莉花》 《银纽丝》 《姑苏风光》 《采茶曲》 《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熟悉的旋律。茅威涛透露,这部戏定义为“江南民调” ,是因为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越剧,强调了江南民间特别是吴、苏等地的曲调融合,但又同根同源,是以越剧为根而对外吸收、向外拓展的过程,“在徽班进京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会诞生一个叫京剧的剧种,在越剧走进上海之前,谁也不能料到它的未来会如何,这种不可知的预期是很值得期待的” 。郭小男也表示,江南民调新版《三笑》是“旧中有新,新中有根” ,“这样可能更适合中国戏曲发展的模式” 。

  “一些戏剧院团,每年演出场次寥寥可数,来回都是那些固定的老观众。我有时候想,越剧要发展,票房是最重要的,没有票房,饭都吃不起了,还谈什么发展? ”茅威涛坦言,她从日本宝塚歌舞团由一个女子乐团发展成有国际影响的明星演艺团体获得了启发,而新移民城市的特点、人口流动带来的客流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契机,则让她看到了新的发展可能,那就是用越剧去占领旅游市场。“比如说杭州光一个‘五一’就有2000万的游客,对于这个后G 20时代的国际旅游城市,我们希望拿下杭州旅游收入1 %的份额。 ”

  此次在江南民调新版《三笑》中担纲角色的演员,也都专门到韩国进行过音乐剧等相关课程的培训。在剧中饰演唐伯虎的尹派小生李霄雯表示,传统越剧的演唱强调咬字归韵,江南民调新版《三笑》很不一样,其中会融入美声、通俗唱法,但其实跟传统越剧的演唱是可以打通的,对于有十几年传统越剧功底的演员来说,还能把新的东西融入到越剧演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