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纪念周巍峙王昆同志逝世5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王春梅) 4月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 ——传承弘扬中国东方艺术精神暨纪念周巍峙王昆同志逝世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田青、吴为山、李松、唐晓刚、谭镕等曾经与周巍峙、王昆一起工作过的老艺术家和学生代表,以及其子周七月、周八月等,共同追忆、缅怀这对杰出的艺坛伉俪,领略老艺术家的卓越艺术成就和艺术管理才能,充分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人民情怀。

  周巍峙、王昆两位老艺术家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与会者认为,他们与时代浪潮同步,紧跟党的步伐,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不渝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怀揣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扎根人民沃土,深植时代,创作出了无数流芳后世、铭记史册的经典文艺作品,始终用作品和歌声记录时代、歌唱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用自己的信仰、情怀和担当为后人做出了最有力的榜样。

  “他们二位都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都是用一生,用自己的生命孜孜不倦地为了艺术而奋斗的艺术工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回忆起王昆晚年复排《白毛女》时的情景表示,面对这样一个当时年已经80多岁高龄却依然奋斗不止的老艺术家,他由衷地佩服、尊敬,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歌剧《白毛女》排练的几个月里,王昆老师对每个演员的表演和演唱都一一指导,每个细节都一遍一遍地抠。记得喜儿哭爹的那一段,杨白劳躺在雪地里,喜儿非常伤心,扑通一跪,那绝望的一跪,王昆老师让我练了十多遍。她强调情绪、表演、声音要统一融合,表演者动心动情才能够感染观众、打动观众。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声乐中心演员牛妞是王昆的学生,对当时已经87岁的王昆指导她演出白毛女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王昆老师对艺术精益求精。她有一句话我永远不会忘,她说做音乐、唱歌要尊重艺术、尊重自己,为了金钱去唱歌,就脱离了音乐的本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是周巍峙的小同乡,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周巍峙、王昆的人格魅力、对年轻人的积极扶持和广泛影响。他表示,周老和王老对年轻人的成长关怀备至,从他们身上他学到了应该如何做人为艺,这是他从艺路上的宝贵财富。

  “作为艺术家、文化人,两位老先生一辈子都没有改变的是他们的民本思想。 ”文化部原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松谈到,两位老人都非常亲民、平易近人,“两个人的大智慧正是来自于养成他们的这片土地,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他们对民间的那种真正的认知。 ”在周巍峙、王昆长子周七月的记忆里,父母越是过节的时候越忙,父亲几乎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家里度过的,总是去到最基层,一方面是要了解当地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另一方面是他喜欢民间文化;母亲也因为演出而忙碌,常常演出结束后要帮着工作人员把剧场收拾完、打扫干净才回家,为了普及民族唱法,她还经常背着行李到各地去做培训和辅导,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和培养了不少演唱人才。“离开工作一线后,两位老人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皓首穷经、身体力行。周老主持编纂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被誉为‘中国文化万里长城’的系统工程,王老高举民族声乐学派旗帜,教授民族歌唱方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唐晓刚认为,两位老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倾尽了全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表示, 4月1日是东方歌舞团老团长王昆同志入党的日子,选择在这一天举办座谈会,不仅为了纪念和缅怀为党和新中国革命文艺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老艺术家,更是为了学习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演职员工重温中国东方歌舞团的“建团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