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发展亟须破解三个问题
——专访作曲家关峡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创作者浮躁、演出缺乏标准化、作品因著作权问题传播度不够……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著名作曲家关峡谈到创作浮躁赶时间、剧场标准化不完善、音乐著作权共享不够等当前影响交响乐行业发展的“三个问题” ,引起音乐界人士的普遍共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谈到一些交响乐创作者比较浮躁,体现到创作过程中,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关峡:现在很多委约作品的创作周期是一个自然年,在一年时间里,包括立项、创作、排演等,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作品来说,比如歌剧和大型交响乐,时间太紧张了。需要创作者在文化底蕴上有足够的积淀。一般来说,创作者酝酿的时间越长,写出来的作品往往会更好一点;如果时间短,创作者就会去赶作品,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很难有出彩的地方。有些创作者用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作品写完交给演出剧团排练了,我觉得这是脱离艺术规律的。

  记者:这些可能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委约方的时间规划,二是创作者的创作时间,您觉得该如何破解?

  关峡:从行业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从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出发,制定新的生产周期的标准,比如剧目生产周期可以扩展到三年,这样大家都会比较从容一点,作品的水准应该也会有所提高。

  记者:您提到的演出标准化问题,直接来自于实践,也蛮有意思。

  关峡:在音乐行业中,还有一些人为的障碍阻碍着发展,我提到的标准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比如,一个乐团去另一个剧院演出,往往要带着自己的那一套灯光、舞美和音响,实际上这套设备这个剧院本身是有的,甚至可能是最好的,但是外来的乐团不能使用,必须重新装置设备,剧场的标准化设置还没有完成和完全开放。如果剧场有标准化的设置,至少灯光、音响不用再拆卸重装,能省去很多的演出成本。

  记者:为什么不能使用?

  关峡:这恐怕还需要再去调查研究。不过我觉得,可以通过行业指导的方式来打通标准。

  记者:您提到交响乐著作权共享的问题,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关峡:这其实也是制约交响乐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举一个例子,一个北方乐团制作出来的作品,南方的观众可能很难听到,要整个乐队都去南方演出才行,但一般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很多地方生产出来的作品,出于权益或成绩、荣誉等原因,不会给别的地方的乐团演,这就造成了一些好的作品观众反而欣赏不到。我们的文化发展成果本应该是共享的,因此亟须在机制上加以解决。

  记者:您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关峡:一个解决的方法是,建立一种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之下的作品著作权输出模式。原创部分的权益是属于创作者的,但作品的使用权可以一起合作开发。把作品输出模式建立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一些好的作品也能够让更多地方的观众欣赏到。比如我创作的第二交响曲《希望》 ,里边运用了一些中国传统乐器,像筝、京胡、箫等等。这个作品到国外去演,只需要演奏这几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家过去就可以了。合适的作品输出方式,可以让作品以更轻便的方式传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