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摄影应兼顾“自然之镜”和“心灵之光”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摄影家周梅生选择了一幅不算是风景摄影的照片,来结束他关于风景摄影的主题发言。照片中,以创作陕北题材作品而闻名的“黄土画派”画家刘文西坐在椅子上,背景就是那片他熟悉的黄土地,“他就坐在那,看着眼前一望无垠的黄土地。我拿着相机不敢惊动他,在旁边轻轻地拍了几张。突然,我看到他的眼里流下了泪水” 。“土地,是艺术创作的媒介” ,周梅生认为,一个风景摄影师,他对土地、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他拍摄风景的态度和结果。

  风景摄影是什么?风景摄影又需要注意什么?在8月18日至20日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风景摄影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摄协、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摄协、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风景摄影与自然观”为主题,设立一场主旨发言和议题为“风景摄影的概念”和“风景摄影与自然观”的两场分论坛。

  说起风景摄影的“自然观” ,绕不开“人”的话题。中国摄协顾问索久林指出,风景摄影要在影像中倾注个人的感情,摄影师要去探索拍摄具有人文意义的风景摄影作品。几年前,一篇有关风景摄影的文章提到,“并不需要这么多从唯美的意义上对风光的描述,面对同一个风景成群结队的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在同一个角度疯狂扫射……得来的是毫无现实价值的唯美碎片” ,同时提出“应从地理学的角度展现人对自然的思考,或者以人文的目光重新审视风景的意义” 。虽然这样的观点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风景摄影中应体现人的视角和思考,逐渐成为风景摄影师们的共识。

  “唯美”的风景摄影追求的是某种视觉奇观,“观看视觉奇观是容易的,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视觉奇观背后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 ,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认为,风景摄影应不断思考观看方式的可能性,不断打破视觉奇观。

  周梅生将摄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象表现,“就是记录,拍一个东西,要把它的质感拍出来,不要走了形” ;第二个阶段是情感表现,“在照片中,人有了喜怒哀乐等情感” ;而第三个阶段周梅生称之为精神升华阶段,“把精神寄托在物象之中” 。这“三段论”是周梅生从长期的风景摄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他的镜头下,无论是故宫、天坛这样人们熟悉的景观,还是像藏族的经幡这样独特的人文景观,都被他赋予了独具个性的影像意义。

  “风景摄影的核心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周梅生相同,“新生代”青年摄影师叶文龙也在自己的风景摄影中融入了个人的“精神” 。他坦言,自己想为山水摄影注入全新的观看方式,他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拍摄手法拍摄了《空山新雨后》 《寻山记》等作品,这些作品将“写实的光影美和写意的诗情美”结合在一起,为传统的中国画提供了独特的观看视角。

  “风景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两个观照的角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提出,在一张风景照片的两边,分别是“自然之镜”和“心灵之光” ,“我们应该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镜头下的自然,同时,我们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理解和承担一个风景摄影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

  拍完山水的叶文龙已经开始了新的拍摄尝试,他将镜头对准了海边的“破烂儿” ,他去了很多沿海国家的海滩,从那里带回了不少被丢弃在海滩上的人造垃圾——废弃的车轮、破旧的水桶、被扔掉的鞋子,甚至还有芭比娃娃。“这些垃圾很难降解,而经过海水不断地侵蚀,它们早已改变了本身的形态,长出了海苔,爬满了贝类的生物,像一件拙劣的工艺品。 ”叶文龙把他们带回摄影室,“郑重其事地”为它们拍摄了“肖像” 。“我想要去挖掘工业文明与自然风景之间的相悖之处,用这样的拍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 ”叶文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