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院团长讨论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探索实践
为世界芭蕾注入中国力量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热巴鼓舞、弦子舞、果谐、果卓等独具特色的藏族舞蹈,扎木聂、牛角胡、巴郎鼓等藏族弹拨、弓弦、打击乐器……充满这些民族元素的现代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 ,曾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一举获得银奖——一边是西方舶来的芭蕾,一边是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两者相遇绽放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光彩,让人不禁发问:这是怎样做到的?

  “ 《追寻香格里拉》将中国民族民间舞与芭蕾舞相结合,将西方的古典艺术与中国的传统藏族舞蹈元素相结合,坚持了芭蕾舞剧的民族性创作。 ”重庆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刘军的一席话,揭开了这部重庆芭蕾舞团2012年建团后打造的首台芭蕾舞剧创作的秘密。

  一直以来,舶来艺术都面临着如何进行本土化创作的课题,芭蕾也不例外。从《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2017年刚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八女投江》等,在运用外来艺术样式表现中国题材、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中国芭蕾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让西方芭蕾真正地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展现出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近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芭蕾院团长论坛上,来自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等10家院团的院团长,结合各自剧目创作,探讨了芭蕾的民族特色与芭蕾如何体现中国气质,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

  创作具有中国气质的芭蕾舞剧

  起源于西方的芭蕾艺术,凭借其优雅的艺术形式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传至世界各国。当芭蕾艺术进入华夏大地,一代代芭蕾人一方面积极学习它的古典科学和训练系统,另一方面不断尝试探索和创新,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

  “我15岁留学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时,校长总是让我跳蒙古舞给大家看,我问为什么,他说来我们学校选人时看到我跳的蒙古舞的抖肩动作,很有感触。那个时候的我古典芭蕾舞不一定跳得过其他学生,但是蒙古舞是独一无二的。 ” 15岁留英、 21岁留德,有着12年舞蹈演员生涯的刘军说,在自己的母体文化里寻找营养,始终要找到一个点,而民族文化从那时起渐渐成为她心里一个最为肯定的回答,回国后她也一直这样实践着。重庆芭蕾舞团的另一部原创芭蕾舞剧《死水微澜》 ,在舞剧中注入川剧等戏曲元素,呈现了中国戏曲表演里非常出彩的、具有传承性的文化特色,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芭蕾艺术需要新鲜血液,而我们的民族文化里有这种独特的造血元素来呈现芭蕾的中国风格和东方审美。 ”刘军认为,中国的芭蕾编导要敢于尝试,而不是不自信地怕别人认为我们不是在跳芭蕾,特别是一沾上民族舞或者杂技就觉得土,“如果只注重芭蕾外在的美,而这种气质里没有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没有独具张力的灵魂赋予,就不会塑造出活生生的舞台形象,不会直击人心” 。

  在国内颇受赞誉的辽宁芭蕾舞团,自建团以来创作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嘎达梅林》 《孔雀胆》 《二泉映月》等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打造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创中国芭蕾作品,如充满辽宁地域风情的芭蕾舞蹈诗《辽河·摇篮曲》 ,反映东北抗联精神的原创中国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等,为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积累了很多人民喜闻乐见的原创作品。而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芭蕾舞团,年轻的兰州芭蕾舞团创排的芭蕾舞剧《大梦敦煌》 ,让带有敦煌元素的中国特色与西方芭蕾舞蹈语言完美碰撞,用国际化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让观众眼前一亮。

  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元素的同时,院团长们也表示,要想成功创作一部具有中国气质的芭蕾舞剧,题材选择亦很重要。在辽宁芭蕾舞团党委书记李成全看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运算” 。在故事选择上,要从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中选取既有代表性又不失时代感的内容作为创作之源,使其从根本上贴近人民的生活和心理认知。而在创作过程中,要肯花时间去追根溯源、深入调研,不断推翻、重塑,把“民族特点”和“芭蕾特点”融合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使芭蕾艺术能够在民族审美心理的结构中展现其独特美感。

  而在刘军看来,舞剧的民族性不仅仅是从舞蹈形式上进行创新,还要反映现实生活,使题材本身具有民族性质,充分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人文情感。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副团长黄震表示,“我们舞团多以现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为题材,以对人文环境的一些反思带来的灵感进行创作” 。他认为,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当代芭蕾,只有在骨子里、血液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才是中国气质。

  院团长们表示,中国芭蕾艺术要以民族化、群众化为基础,创作出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满足中国人民大众审美需求的原创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芭蕾这项高雅艺术更加贴近群众,从而扎根于中国大地。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西方观众来说,通过他们所熟悉的芭蕾审美,欣赏带有东方特质、美感、价值观的中国故事;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关注唯美的西方古典艺术芭蕾是如何诠释本民族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可以说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欣赏水平的观众。

  急不得,还是应该从基础开始

  中国芭蕾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少不了优秀的芭蕾人才。“剧目和人才是一个剧团的立团之本。没有好的剧目,人才起不来,成就不了好的艺术家,而一个剧团如果没有顶尖的演员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现在虽然慢不得,但也急不得,还是应该从基础开始。 ”论坛上,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赵汝蘅道出了扎扎实实的基础教育对芭蕾舞演员的重要性。

  为鼓励培养剧团的年轻创作人才,2010年,中央芭蕾舞团设立芭蕾创意工作坊,国内外年轻的芭蕾编导在这一平台上携手创作,推出了30多部中小型原创芭蕾作品,其中《天黑请闭眼》等作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介绍说,中芭舞蹈学校于2015年成立,至今已有60余名学员,除了专业芭蕾和文化知识学习,中芭还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原创芭蕾舞剧《九色鹿》 ,并将于今年首演。

  天津芭蕾舞团自2005年起就制订了一年一度的“百日集训” ,聘请海内外的著名芭蕾舞专家为年轻演员作指导,并从全国各地舞蹈学院广招优秀的芭蕾舞青年人才;广州芭蕾舞团与广州各艺术学校建立团校合作机制,为舞团输送人才等举措也给各院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辛丽丽表示,舞台上的实践是最有效的,院团要敢于给优秀的后备人才提供舞台,给他们历练的机会。要让他们与世界一流的编导、艺术家合作,让他们接触这些大师,接触高质量的作品,帮助他们在排练和舞台实践中形成开阔的艺术视野,潜移默化地学习。

  “源自西方的芭蕾艺术的各个流派在中华大地上汇成江河,经中国文化的沃土滋养,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今后要以更丰富多彩的剧目、才华横溢的演员、专业优秀的团队,不断为世界芭蕾注入强劲的中国力量,也为‘中国芭蕾学派’的形成积攒能量。 ”冯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