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蹭凉”让博物馆失了高雅
栏目:艺象杂言
作者:伊一芳  来源:中国艺术报

  暑期到来后,很多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迎来大批参观者的同时,也成了一些人休闲乘凉的地方。近日有媒体走访位于北京的两家博物馆,发现一楼宽敞的大厅里坐着不少人,久久没有离去,他们或低头玩手机,或与同伴闲聊、吃东西。其中也有些人脱下鞋子“解放双脚” ,如入无人之境。

  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年均接待参观者超6亿人次。在我国,博物馆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大门向全社会敞开。回想9年前,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提供财政资金,推动全国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一时间,博物馆门前车水马龙。今天,不少地方将免费开放的场所由博物馆延伸至大学和科研机构,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措施,促进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人们置身于风格各异的场馆内,在精彩纷呈的展品的生动呈现中,感受文明的洗礼、探寻自然的奥秘,获得了惬意的文化生活。

  然而,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一些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不文明行为成了不和谐的音符,给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不仅上文提到的“蹭凉”“占小便宜”行为时有发生,在场馆内吃东西、随意触摸展品、使用闪光灯、按压展柜、乱丢垃圾等等,也屡禁不止。这些行为既妨碍了他人参观,又不利于展品的保护。

  博物馆历来被视为高雅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明的场所,人们进入博物馆参观就是一个接受文明熏陶、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与商场、公园等娱乐休闲场所相比,博物馆更应严格引导参观者遵守文明规范,无论从设施还是服务上,都应该做好提示,最大限度纠正那些不文明行为,使参观者不仅能在参观中汲取文明的养分,还能在参观中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

  专业人士认为,博物馆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是国民生活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博物馆中的文明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如果把博物馆比喻为城市的客厅,那么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自觉维护好它的文明环境。让我们大家都注重文明素养,恪守社会公共行为规范,慎独、慎微,在博物馆中充分展示作为公民的文明风范,遇见更美好的文化艺术世界,让博物馆文明融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