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基因 书写时代风骨
——专访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
栏目:文艺名家话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王雨檬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家过年年货都准备好了,就差副春联。我得把它裱起来,挂到大厅里。 ”河北保定村民拿着书法家书写的春联爱不释手。这只是中国书协五年来众多“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中的一个片段。“直接送给基层百姓的作品就有百万幅,再加上活动中临时参与、受到感染的群众,受惠群众的数量是很难计算的。 ”在介绍中国书协五年来的工作时,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说。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从北疆雪村到南海渔镇,从西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生产一线到边防哨岗……处处都有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和广大书法家深入生活撒下的辛勤汗水,一副副风格迥异、字体多样的“福”字、春联背后映衬出一张张基层百姓的笑颜。五年来,中国书协开展的“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在全国都留下了扎根人民的坚实足迹,把“福”贴到百姓家中,更贴进百姓心里。

  不仅“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中国书协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举办了一系列展现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的展览,如庆祝建党90周年书法展、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书法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法展、庆祝党的十八大书法展、 《重读抗战家书》书法作品捐赠活动、“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以及“弘道养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巡展”等,均在社会各界获得好评。

  以优秀作品为中心,专业性与学术性齐头并进

  五年来,中国书协成功举办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两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共评出终身成就奖5人、艺术奖20人、理论奖38部(篇) 、佳作奖58件、入展作品430件。两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共评出入展作品1464件,优秀作品96件。特别是第十一届国展中展现出的开放胸怀、以作者为本的责任担当、风清气正的行业新风、引导风尚的前瞻意识,都反映出当代书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

  “兰亭奖和国展是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权威平台,我们必须精心策划、严密部署,并以扎实稳妥、开放创新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陈洪武介绍,中国书协总结以往经验,对评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大胆革新。

  “评审过程中,做到组织与评审‘两权分离’ ,增加了文化考核机制,并对候选人进行面试,严肃处理弄虚作假的代笔行为。在展览征稿、评审与善后工作中,实现了分类、登记、评审、储存、退稿等环节的程序化管理。在奖项设置方面,兰亭奖分设终身成就奖、艺术奖、佳作奖、理论奖4个奖项,分层定位,保证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艺术特长的中国书协会员应征投稿。这些举措使得展览评审更加科学,评选数量更加合理,评审标准更加严格,评审程序更加规范,监督保障措施更加完善,书法创作的导向也更加鲜明。 ”陈洪武说。

  五年来,中国书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倡导学理性批评,促进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齐头并进,举办了一系列高品质的学术活动。第九届、第十届书学讨论会是对全国书学研究的两次集中检阅,共评出入选论文148篇,优秀论文62篇。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书法金陵论坛、首届海峡两岸妇女书法理论研讨会、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厦门海峡两岸读书论坛、首届敦煌书法论坛等学术活动,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前书学和创作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放眼未来,高端与基础人才培养并重

  自2014年开始,中国书协和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了三届“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 ,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选拔在书法技法上具有当代代表性的青年骨干书家进行培养,为了使学员能够深度地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门开设国学经典原著选读课程,并邀请名家学者授课,为学员理解传统经典提供多维度的学术向导。“优秀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血脉和土壤,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大家,首先是文化大家,他们流传后世的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艺术不是获几次奖就能成功的,书法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要下一辈子苦功夫的艺术。中国书协开办‘国学班’ ,目的就是引导青年书法家静下心来读书,补上自己的短板,花大力气和时间学习国学,不断打磨自己,提高学养、涵养和修养,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陈洪武表示。

  为发现和扶持一批优秀基层书法人才,中国书协还举办了“向人民汇报——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成果汇报展” 。作者的构成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有的来自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有的来自基层农村乡镇、一线企事业单位,有的来自石油、公安、金融、煤矿等产行业基层单位,也有来自体制外自主创业的书法教育培训机构,代表了全国各团体会员单位所覆盖的市、县、区以下基层书法工作者。这些基层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在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中撷取养料、汲取创作素材,创作出接地气、有真情的“文质兼美”的书法作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

  孩子们的未来就是书法的未来,书法教育是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自2014年,中国书协在华北和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西南、西北五大区的12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启动了“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 ,以文艺惠民志愿服务的新形式,让书法走进课堂。“鉴于有的学校原来设有写字课,现在要转变为书法课,我们便在教学安排中突出了书法审美和人文内涵的内容板块,提高教师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基础书写训练,增加教师们楷书、行楷等书体的书写技能及书写示范、指导能力,只有老师们有了基本的专业能力,才能将书法艺术薪火相传下去。 ”陈洪武表示。如今,“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已正式升格为国家培训项目,全国已有2800余名中小学一线书法教师完成了培训,初步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书法基础人才工程。

  架起桥梁,扩大中国书法国际影响力

  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跨越国界,历久弥新。五年来,中国书协先后赴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吉隆坡等国举办“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2016汉字之美——中国古代哲人的沉思与当代书家的表现书法艺术展” ,第10届、第11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15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第29届、 30届、 31届、 32届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2014国际著名书艺家招待展,第6届马来西亚中国书法交流展以及中日书法交流会等系列书法交流活动。此外,作为东道主,中国书协在此期间举办了第23届、 24届、 25届、 26届、 27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法交流展,“乞巧情·女儿梦”国际妇女书法作品展和“汉字之美”十一届国展专场等活动,并组织了6次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活动,向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及中国人民心灵之美的窗户。“我们爱和平——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作品展” 、首届海峡两岸女书法家作品联展等展览的举办,也为加强港澳台地区的联系、深化两岸四地的书法交流、增进友好互信和文化认同发挥了积极作用。陈洪武认为,“书法在世界各国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接受,能为全世界的书法家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切磋书法技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书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份荣耀。 ”

  畅想今后五年中国书协的工作,陈洪武已经勾画出前进的方向:“未来的五年,书法事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发展、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书协将立足党和国家文艺工作大局,结合当前书法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书法事业发展大计,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众,深入基层,建立德艺双馨的书法队伍,推动人才持续发展,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以书法艺术为纽带,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