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深入生活谱写强军梦
——记军旅词作家王晓岭
栏目: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说起王晓岭,人们可能并不熟悉。但“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这首激昂嘹亮的军歌,你一定耳熟能详,王晓岭正是这首《当兵的人》的词作者。歌曲创作于1994年,多年来早已响彻军营哨卡,传遍神州大地。而今,由他执笔作词的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 ,再度引起军内外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创作的路有千万条,深入生活是第一条”

  当记者见到王晓岭时,他正在全身心地投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创作排演。他担任这台晚会的策划和撰稿,拉开晚会序幕的大气磅礴的《胜利之歌》也出自他的手笔。他充满激情地为记者朗诵了其中的词句:“我们的战旗布满弹痕硝烟,在欢呼声中骄傲地飘扬。百年来的屈辱因五千个日夜,洗雪而重光。 ”与此同时, 《西柏坡组歌》里的一些词句还在进一步修改中。“为了不断完善《西柏坡组歌》 ,从2013年起,我和战友文工团的同事们去了西柏坡9次,三年来的每个节假日,几乎都是在西柏坡过的。 ”大家见面或微信联系,常问王晓岭:“又‘爬坡’去啦? ”王晓岭说:“ ‘西柏坡精神’无论对于我党、我军,还是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还要再爬坡’的勇于探索、执著求索的精神。”

  王晓岭从事歌词创作近40年,从重走长征路,到古田、到延安、到西柏坡,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山山水水、城城寨寨,特别是在他担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的十年间,曾带演出队和创作组走遍了军区各集团军团以上部队和内蒙古8000里边防线的近百个边防哨所,东到中国最冷的呼伦贝尔伊木河,西至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清河口,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多到一些地方走走,多开阔眼界,你从中得到的第一感受、第一认识,也许就会成为你作品的核心警句。创作的路有千万条,深入生活是第一条。 ”

  《西柏坡组歌》创作期间,留给王晓岭记忆最深刻的,是《天下乡亲》这首歌。有一次,创作组去当年白求恩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后方医疗所,返程路上,王晓岭说别走上山的那条路了,走条别的路看看吧,于是就从一条偏僻、颠簸的小路开着车下来,看见了一座小村子。“这种村子在太行山区有很多,就是那种到处跟残垣断壁似的老土房子构成的村子。村口正好有几个老百姓正在推碾子,还拿簸箕扬粮食。我说要不咱们停车看看吧,看看什么是碾子和石磨。谁知下来一问,这个小山村竟是当年走出平山团的村庄之一。 ”王晓岭深情地回忆说,平山团曾受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的通令嘉奖,称它为“太行山铁的子弟兵” ,从此我们的军队叫响了“人民子弟兵”这五个字。

  “平山团常年保持着2000多人的编制,但是前后参加平山团的老乡至少有8000多人,为什么呢? ”作为军人,与共和国同龄的王晓岭虽年近七旬,依然铁骨铮铮,他自问自答:“也就是说,有6000人是牺牲在这支队伍里的,都是父亲牺牲了儿子去、哥哥牺牲了弟弟去。 ”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红色光荣历史的小山村,触动了王晓岭的心弦。“我们往村子里一看,老百姓们住的房子还是那种非常破旧的百年老屋,屋檐上长着茅草。当时我们开的是军车,老百姓看见我们下车之后都很高兴,就像迎接当年子弟兵回来一样。 ”王晓岭感慨道:“我们和老乡一边推碾子一边聊,不觉天色渐晚,老乡留我们在家里吃饭,说给你们熬点粥吃吧,还有鸡,你们要在这儿吃饭的话,咱今天晚上就把鸡宰了。 ”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抚今追昔,让王晓岭情难自禁,回到驻地就一气呵成写出了《天下乡亲》 —— “风也牵挂你,雨也惦记你。住过的小山村,我是否对得起你?你那百年老屋,有没有挂新泥?你吃的粗茶饭,是否碾成细米?我来的时候,你倾其所有。你盼的时候,我在哪里?你望眼欲穿的时候,我用什么来报答你? ”

  “文艺本身也是战斗力”

  “这首《天下乡亲》每次唱的时候,演唱者丁晓君都很动情,这种真情就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时刻不能忘记的东西,现在很多人回避把它直接写到作品里,但是我们敢于把它写出来。不仅要写,而且写得非常真实。我们认为,真实的情况、真实的思想,就是最能打动人的。 ”王晓岭说,文艺不仅为提高战斗力服务,文艺本身也是战斗力。“创作不能只坐在家里翻书本、查资料,类似的很多情况都是实地采访后才能知道。 ”

  《西柏坡组歌》里的《发报机的号角》写到:一不发人,二不发粮,三不发枪,只发电报。这样的歌词怎么理解?“如果不到西柏坡去,确实很难了解到这种情况。 ”王晓岭举例说,还有《地图上的红线绳》这首歌,在地图上标注为什么要用红线绳?“其实也有多种原因,比较可信的一种解释是虽然有红铅笔,但只有一张地图,用铅笔勾勾画画多了之后不好擦,影响使用。当然也可能就只剩下最后一支红铅笔,用完就没有了,只能用红线绳代替。无论怎么说,这都是‘简陋出精神,简陋出奇迹’ ,就那么一张地图、一根红线绳就指挥了三大战役,现在想起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正是这些作者亲眼所见的真实细节,才让作品有了感染力和震撼力,有了直达人心深处的力量。

  “我们经常去西柏坡,不光是为了采风,也是为了融入一种写作环境。 ”王晓岭坦言,大城市的生活应酬多,今天约朋友,明天开会,后天聚餐,集中不了精力,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市场的奴隶。而到了西柏坡,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就会清除以前的生活对创作的影响和干扰。“霓虹穿不过沧海桑田,一灯能穿千年暗。 ”王晓岭说:“组歌中《一盏灯》里的这句歌词隐含着很多东西,它是一种创作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吃着当地的棒渣粥、贴饼子,看着西柏坡的展览和书籍,确实是投入到一种了无干扰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工作状态。 ”

  近40年来,王晓岭创作了《当兵的人》 《风雨兼程》 《阳光路上》 《祖国赞美诗》 《当那一天来临》《强军战歌》等1000多首歌词,以及《野火春风斗古城》 《永不消失的电波》 《青春之歌》 《祝福》等多部歌剧、音乐剧,还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重大晚会的策划、撰稿等。今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千人军乐团和合唱团将演奏演唱王晓岭创作的《当那一天来临》 《强军战歌》 《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三首雄浑豪放的新时期战歌。对于这种胜利的自豪和喜悦,王晓岭说,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的流动,都来自于长期的基层军旅生活给予他的丰厚积淀和创作灵感。“作为一名军旅文艺工作者,如果说我从艺近40年的创作生涯还留下了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作品,那么首先是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发掘最能引领时代风潮的主题和题材,聚焦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王晓岭说:“不忘从哪里来,不忘到哪里去。这是对我们创作,也是对人生拷问的回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