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当慎用
——从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片尾曲歌词惹争议说起
栏目:艺象杂言
作者:邱振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周五,历史题材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刚刚在多家卫视热播完毕,就陷入了一场话题纠纷中。剧中第41集有处情节,讲的是谢木兰被枪杀前,为纪念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饿死,曾向梁经纶吟诵朱自清的《雪朝》 ,而这首诗也被作为《北平无战事》片尾曲《雪朝》的歌词。就在上周六,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发微博称,电视剧中出现的这首《雪朝》并非出自朱自清之手,而是他30多年前写的一首同名儿童诗歌。该剧制片人、编剧先后回应称片尾曲和剧中的那处情节都将进行改正。

  按照上述说法, 《雪朝》歌词出自何人之手已经有了定论,的确是电视剧制作方犯了错。但是,这种失误能登上诸多卫视的黄金时段,并在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就值得思考了。按照编剧的说法,相关素材当初是在网络上搜索查证的,由此可见,该剧制作方主要在搜索、查证两个环节上出现了疏漏。

  先说“搜索” 。其实,利用网络搜集素材的做法在当前绝不是个案,这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创作者普遍采用的终南捷径。百科知识也好,搞笑桥段也罢,网络上似乎应有尽有,可以任君予取予求,只需一个百度操作,基本上要啥有啥。但是,创作者必须认识到,网络信息虽为资料的搜集查找提供了巨大便利,但任何便利都不是无价的。如果作家、编剧们染上对网络资源的依赖症,一味从网络上打捞素材,不去用心关注现实、思考历史,任由笔下的作品成为网络资讯的大杂烩,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创作感觉发生钝化,作品变得日益空洞虚假,读者、观众也往往能在自己作品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到了这个时候,创作者变成了网络版的“寻章摘句老雕虫” ,距离自己艺术生命的终结也就为期不远了。只有创作者花费心血,打开视野,开阔心胸,去观察、感悟、思考,才能收集到更丰富、更鲜活生动的创作素材,继而提炼、创作出更有长久生命力的艺术精品。

  再说“查证” 。在影视制作、平面出版领域,我国各个单位均执行着通行的编辑、制作流程。这套流程早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只要严格遵守,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由于网络的“自媒体”特性,发布者往往可以轻松上传海量信息,至于内容真假与否,全靠个人的学识、品行来判断,并无任何事先监督。这就注定网络信息必然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所以,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源进入传统传播渠道的当下,对内容的纠错、审查就更不能缺位。这套纠错、审查的机制、流程还必须在实际制作中真正发挥作用,绝不能沦为空壳花架、橡皮图章。试想一下,上述事件中如果原作者未能及时现身,《雪朝》为朱自清诗作一事,必然以讹传讹,继续流传下去,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发生错误。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让外行误导了观众,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用内行来纠正外行。当年的87版《红楼梦》 ,顾问队伍可谓名家云集,周汝昌、启功、曹禺、吴冷西、沈从文等文史大家悉数到场。该剧能成为荧屏经典,顾问的作用不可或缺。几年前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列出了不可谓不强大的顾问阵容,可这部作品依然被广泛吐槽,多处情节、对白均被指出与史实严重不符。此类顾而不问的现象也应当杜绝。

  《北平无战事》自上映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各种媒体上也好评不断,可谓赢得了票房、口碑的双赢,如果能杜绝此类失误,艺术品质无疑能更上一层楼。行百里者半九十,一部影视艺术作品的成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因为某些操作环节的失误,给观众传递了错误信息,那无疑是令人痛惜的。 《雪朝》所引发的教训,值得今后更多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