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民间艺人的执著坚守埋些单
栏目:短评
作者:龙瑜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年6万元的收入,还得遇上个好年景。周邦辉和他的新艺社所经历的困惑、所面临的困难,恰恰是活跃在青海的民间皮影艺人和皮影戏班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

  青海皮影戏发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已经流传了将近200年,其特有的“影子”唱腔,腔调高亢、洪亮,道白风趣、诙谐,以“三尺生绢”做戏台,“口述千古事,手舞百万兵” ,演绎历史故事,传承民族文化,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如今,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正面临着人员老化、后继乏人、市场不景气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目前在青海,像新艺社这样的民间戏班一共还有26个,其中仅大通县就占13家,算是青海皮影戏的重镇。但是能够正常演出的,也就是说能够一年演出达到50场以上的仅有5家,有些戏班全年下来的演出量竟为零,其存在仅仅是为了临时拼凑起来应付县里的活动。如此说来,新艺社的情况还算是好的。

  周邦辉的坚持,源自他骨子里对皮影戏的热爱。在青海,像周邦辉这样的人已经不多。在周围人的眼里,周邦辉他们是多多少少有些“犯傻”的人,因为收入产出不成正比,他们依然在执著坚守,这坚守当中多少有些悲壮的意味。如何让这些“傻人”不吃亏,我想,如果有一天,对于非遗的传承保护,能够从上到下延伸至最基层真正形成一套良性的保障机制,能够有一整套持续行之有效的支持措施,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心不凉,这支队伍就可以变得更加壮大、梯队结构就会更加合理,这个剧种也许就不会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