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昆曲壮举”
栏目:艺象杂言
作者:王新荣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文化部决定实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此举之于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可谓一利好消息,而这一官方行为与笔者最近听闻的另一则关于68岁的老票友叶肇鑫凭一己之力传承发展戏曲文化的民间作为似乎于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呼应,仔细揣摩这一前呼后应,着实耐人寻味。文化传承是一个社会课题,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自下而上的民间自觉如何摆正各自立场并实现良好沟通,文化传承中该以何种姿态看待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再引人深思。

  《昆曲百种大师说戏》一书近日在上海启动了出版工作,预计将于今年10月面世。为了出版这套资料, 68岁的票友叶肇鑫拿出了自己的600万元积蓄。他将29位分属全国7家昆曲剧团、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昆曲艺术家,围绕110出经典昆曲“说戏”的过程,以“一人一说,一戏一题”的形式,录制成光盘和文字资料,对经典作品的角色塑造、表演技巧等进行系统阐述,为昆曲艺术留下了一套宝贵的影像文字资料,被誉为私人版的昆曲“百家讲坛”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这件“昆曲界600多年来头一遭,在戏曲界也从未有过”的文化“壮举” ,竟是一位“圈外人”仅凭着对中国传统戏曲之美的一腔热爱,在没有任何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5年来,每每难以为继的时候,叶肇鑫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在录制进行到一半时,他更是卖掉了在上海的一处房产。

  目前,昆曲的传统折子戏剩下不过两百多出,大量的戏“人走戏失” ,“昆曲百种大师说戏”更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而据说在起初,这一工程进行得并不顺利。各个剧团或出于自身利益或囿于名分之争,你不做,我也不做,结果大家都不做。许多昆剧团并不支持团内的艺术家们去“说戏” 。“我们的资源怎么让一个外人去做,凭什么让你去拍? ”一句毫无文化公心的话让叶肇鑫的“大师说戏” ,差点夭折在一些“体制内”的大剧团手里。这种“我不干,你也别想干”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占有就摧毁、把文化资源极度利益化、庸俗化的非文化心态,是文化衰减的重要推力。

  更多的时候,我们为手中掌握的资源所困。或甘把文化资源当小妾,养在深闺人不识;或错把资源当市场,只重新创却忽视经典传承,把文化经典沦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品,弱化甚至异化了其传统文化内涵;甚或把文化资源看作自己的政治资本,以扭曲的文化政绩观催生的传承发展文化的盲目热情,大兴土木造成文化资源浪费,名人故里、墓地之争,极力强调或凸显文化名人的地域特质,将名人资源人为割裂。只要大小是个名人,神佛也好,真人也罢,其成长、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总要有那么几家来争一争,哪怕是某一名人在此地只修了一座茅厕,也要掘地三尺把资源挖出来加以利用。无论是诸如前文所述的某些昆剧团把文化资源私占闲置,还是某些地方不顾不懂文化就里以多快好省的姿态将其过度开发、做大造出声势等狭隘的文化发展观念,都不是传承发展文化事业的良好心态。

  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双重合力。就政府而言,旨在推动,秉持大胸怀将掌握的资源推而广之,与民共享;于民间而言,期待更多像叶肇鑫一样的民间力量、资本和热情的持续投入。这不,叶肇鑫先生又有了新动作,他的下一个目标已经确定:就是看看这一代昆曲人的表演艺术较前辈到底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看来,叶肇鑫致力于昆曲传承的热情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一棵移栽植物,那么政府的“输血性保护”只是给植物施肥,国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并积极参与,才是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气。因此,我们热切期盼着看到一个政府与民间合力打造的新成果,而不再是叶肇鑫凭一己之力和热情完成的昆曲“百家讲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