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摄影国展全新布局
呈现当代中国新影像
栏目: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日前在广东佛山落幕。逾七万件投稿作品中,纪录类、艺术类、商业类作品的投稿占比分别为57 . 5 %、 40 . 4 %和1 . 8 %,纪录类和艺术类一如既往地占据了投稿的多数。在展览举办期间,商业类摄影与新设立的多媒体类摄影引起了热议。传统支撑与新类别作品双轮驱动的格局,似乎正隐隐形成。

  纪录类:题材新颖又具社会意义是方向

  纪录类摄影在本届国展中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届评委、广东省摄协副主席李洁军看来,这充分说明广大摄影人希望重新回到摄影原点,用摄影最初的语言即纪录功能进行创作。

  展览中,神九升天、“7 . 23”动车事故、莫言获诺贝尔奖等社会重大事件,都成为镜头聚焦的热点;而对中国村支书、考研现状、菜农生活等当代中国“关键词”的影像表现,也备受好评。

  “留存历史,见证未来,是纪录类应有的口号。入选作品的内容应该反映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弘扬主旋律的重大题材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民生题材,并且具有探索和创新的艺术水准。同时,社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不应回避。 ”李洁军认为,目前该类摄影仍存在题材泛滥的问题,如留守儿童、社火祭祀、手工业制作行业等题材,缺乏独家性和创新性。同时他表示,诸如城市化进程、老龄化社会、教育、医疗、就业、房价等社会热点应是纪录类摄影的发展方向。

  艺术类:反映大精神面貌的作品不多见

  艺术类摄影在本届摄影国展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风貌。在评选之初,本届评委、中国摄协理事周梅生就提出,要在公共原则的指导下体现文献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他说:“严格缜密、风格鲜明的学术观点和拍摄实践是艺术类摄影的骨骼,抽掉骨骼,无法拍摄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

  每次摄影国展,艺术类评选的讨论往往是最激烈的。本届评委、华中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一璜认为,部分摄影师对艺术类摄影认识不清,如民俗摄影等某些不属于该类别的作品,却投向该类别参评。虽然艺术类作品佳作频出,但也有影友提出,一些作品过于小情小调,反映大精神面貌的不多见。周梅生认为,当今社会都强调“微” ,“微”传播的力量非常大,这可能或多或少也影响到了参赛作品的内容。

  商业类:还缺少足够的一线摄影师

  “1300多件,仅占所有来稿的1 . 8 %。 ”本届评委、辉图影像文化机构董事长汤辉透露。

  为什么国内一线商业摄影师不来参加国展评选?汤辉解释,商业摄影师之间的交流欠缺是重要原因,由于是市场运作,时间、成本等局限了他们在艺术方面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交往与交流。在汤辉看来,吸引更多一线摄影师参与,引入国际视角,同时进一步进行类别细分,将会使商业摄影不仅在商业属性上,也在文化属性上更好地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推动摄影在时尚领域不断进步。

  汤辉坦言,商业摄影的目的性很强,因此不应避讳文字解说在影像中的作用,作品的观念主张应强调其商业效用,比如色彩、速度、弱光等呈现,都应针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去强化。对于未来商业摄影的发展,汤辉认为,第一个趋势是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具有电影感的商业作品将受青睐。第二是一些亲民的、真实的作品将受到关注,部分纪录类摄影师也可能会跨越到商业摄影领域进行创作。第三个趋势就是视频载体的制作和应用。

  多媒体类:评委首先是学习者

  作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和艺术形式,多媒体一直受到摄影界的瞩目。目前,多媒体摄影的概念还在不断演变,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在本届摄影国展中,多媒体类作为评选类别首次亮相。

  本届摄影国展中多媒体类共收到作品255件,仅占来稿量0 . 3 %。相比其他类别,这是非常少的。但正如本届评委郜南所言,“在多媒体的评比中,评委首先是欣赏者、探索者和学习者” ,与参评者共同在探索交流中开拓新领地。因为新,许多参评者对该类别的认识尚不准确,题材很多但表现手法比较单一,质量差距也较大,但也有不少作品独具个性、制作精良,赢得了好评。

  本届评委、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表示,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但它的关注点始终是人,应避免流于形式而缺乏内涵。她说:“我们鼓励独具个性和视角的多媒体作品参赛,希望有更多主题深刻、形式多样的作品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