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而作

  在悠长的中华文艺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如此广泛地紧密相连;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如此真诚而火热地投身到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去。

  这部民族精神史诗的起点,就始于70年前的延安《讲话》 。

  (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场景:枣园,窑洞,杨家岭的阳光,那伟岸的身影,亲切有力的讲话,一双双在烽火岁月中历经锤炼、真诚热情的眼睛,共同追问——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在社会生活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中,文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那个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延安文艺座谈会胜利召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特别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方向。这是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第一次全面明确指导,更开启了一个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新文艺发展的光辉道路。

  也许,一个人文地理的图景具有历史的象征意味——

  在黄土高原的广阔雄浑中,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黄河在这里折冲奔腾,突然一个大拐弯,然后朝着更广阔的中华大地奔涌而去。正是在《讲话》精神的光辉指引下,中国的文艺发展、文化建设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1942 - 2012。在中华文艺史上,从没有哪一个70年像这70年那样激情豪迈、脱胎换骨,充满土地的芳香、建设的热诚和改天换地的壮阔情怀。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无数饱含着家国情怀、满腔热血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延安,奔向全国,“到群众中去” 、“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出墙报,创作木刻、年画,组织文艺下乡,开展戏剧运动,掀起了深入生活的热潮;从歌曲《东方红》到歌剧《白毛女》 ,从小说《小二黑结婚》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被创作出来。 《讲话》提升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境界,更培养了一大批有抱负、有情怀的作家、艺术家。

  沿着“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新中国文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讲话》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众多作家、艺术家,他们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创作出大量植根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一系列辉煌的背后,始终贯穿着我们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重视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优良传统。 《讲话》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精彩延续、不断丰富发展。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三贴近”原则、“走转改”活动,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讲话》精神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和认识升华。

  (三) “谁要是慢慢地、彻底地读一遍这个《讲话》 ,一定会发现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但希望知道的许多问题。 ”也许正如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在这里所说的,《讲话》的历史内涵需要“慢慢地、彻底地读” ,读出它所开启的文艺发展新的里程。

  某种意义上, 《讲话》的内涵可以用几个“第一次”来诠释——

  第一次科学地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艺运动的宝贵经验;

  第一次系统、全面、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

  第一次从党的工作全局的高度论述文艺在联系和团结群众方面的作用;

  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阐述了中国文艺实际问题,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化、纲领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

  70年前诞生于延安的《讲话》 ,第一次庄严宣布了一个新的秩序、一个文艺属于人民的火热时代的到来。

  穿越历史的烟云,抗战曾经是我们的实际,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曾是我们的实际,在满目疮痍、饱受磨难的神州大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曾是我们的实际;如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更是我们的实际。这一系列的“实际” ,构成了70年文艺抒写的主旋律、主色调和最昂扬的情感基调。

  事实证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实现文艺科学发展、健康繁荣的基本遵循。

  人民成为创造的主体,文艺走进基层,文化发展惠及民生,前所未有。

  《讲话》成为指引文艺前进的明灯。归根到底在于,它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全面解决了“文艺为谁服务”这一文艺的根本问题。

  (四)文艺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追问。

  在漫长的岁月里,文艺曾被柏拉图视为无益于城邦教化而成为驱逐的对象;在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中,文艺也仅成为后世封建礼教的承载者、传播者。“肉食者谋” ,由贵族阶级掌握的文艺与广大的人民群众更是常常鸿沟如壑,虽经典常有,却多为“个体发声” 。

  1842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惟一判断者。 ” 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这些科学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本质。

  《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思想内涵,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群众服务的理论观点,为文艺的时代践行奠定了理论的基石。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但是经历了两种地区,而且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 ,迎来了“人民发声”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特别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逐渐超越了特定的时代内涵,融入到社会建设当中,成为一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表述。贯穿着对《讲话》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贯彻, 70年文艺实践光辉璀璨;“人民”这一关键词,鲜明耀眼。

  (五)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中, 《讲话》对“文艺为谁服务”的回答,不仅是文艺回归本质、回到基点的精彩表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大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对中国来说,从民族觉醒奋争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到如今逐步实现民族复兴,时间不过短短100年。人民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也不过短短数十年。在更宽阔的视野中,文艺所萦系的内涵与外延,却早已传承千年,成为永恒的“规律性”言说。

  从文艺的功能看,文艺诞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理应服务人民;从文艺的本质看,只有回归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当中,文艺才能获得不竭的源泉。

  (六)泱泱古国,文明千年,在创造光辉灿烂文化的同时,落后的糟粕在所难免;自抗战时期的“四万万同胞”到如今的13亿人口,思想纷呈乃至百家争鸣,亦是自古有之;近现代以来,异族入侵,西学东渐,国人上下而求索,不屈以奋争,在跟世界的交流与碰撞中,中华文艺被激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而文艺批评成为其中激浊扬清的重要手段。

  1908年2月,列宁给高尔基的信中说:“把文学批评也同党的工作,同领导全党的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指出:“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 ”并就“人性论” 、“光明与黑暗” 、“歌颂与暴露” 、“动机与效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创作情绪”等话题展开了深刻的论述。从文艺的规律出发,又回到文艺本身,在为文艺的科学发展指引方向的同时, 《讲话》已站在一个政治的高度之上。

  70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艺批评,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有关文艺的大讨论,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此为契机、为起点的文艺创作的新高潮。文艺批评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引领道德风尚,弘扬社会正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七)最广泛的文艺工作者的凝聚,是更好地落实“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的组织保证。

  在那山河破碎的艰苦岁月中,无数怀着进步思想的作家、诗人、画家、戏剧家、音乐家……冲破重重阻挠,穿越烽火,汇聚到了延安这座西北高原上的偏僻小城;他们从自发到自觉,从分散到凝聚,从宗派主义、自由主义到一致团结在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中,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文艺史诗,生气跌宕,故事感人,开启了文艺发展的新纪元。

  在《讲话》精神感召下,故事被不断续写。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第一次实现了胜利的大会师。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胜利召开,广大文艺工作者迎来了文艺发展的春天。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联积极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深入践行《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文艺下乡、文艺惠民活动,积极组织理论评论和文艺评奖,热心支持、扶持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千上万的文艺工作者“送欢乐、下基层” ,火热的厂矿,广阔的乡村田野,遥远的边关哨所,温暖与欢笑齐飞。今年,中国文联更是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以“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为核心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发起组织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70年峥嵘岁月,点亮的是中华文艺数千年的家国情怀。在遍布世界的华夏儿女眼中,文化同根、血脉同源是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文艺大团结的前方,我们依然承担着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惠及文化民生、促进和谐稳定、营造良好风尚的重任。

  (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无论战争年代穿越烽火奔赴延安,还是新时期践行《讲话》精神,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无疑是文艺界大团结的最鲜明底色,也是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动力。

  “在党和国家举办一系列大事喜事、应对一系列难事急事的过程中,总有文艺工作者辛勤奔忙的身影,总有文艺工作者创新前进的足迹,总有文艺工作者倾心奏响的时代乐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用“对祖国和人民有真情挚爱,对国家和民族有担当奉献,对艺术和事业有坚守追求” 、“可亲可敬、大有作为”的深情表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70年文艺工作者的群像,在此光辉定格。

  (九)早在晚清,严复、梁启超等众多中国知识分子就已发现,近代西方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两个秘密,一个是富强,一个是文明。富强是躯体,文明是灵魂。

  当岁月的烽火远去,激烈尖锐的斗争也已退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的时代命题。面对当今世界文化思潮多元激荡,文艺创作、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增强文艺创作活力和文化竞争力任重道远。

  2011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面部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再次把文艺工作者推上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当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回70年前的延安,一盏明灯穿透历史、跨越时空,给予我们信心。

  (十)我们需要再次回延安。

  “回延安”不仅是生理和地理的旅程,更是一种历史的回顾、精神的传承。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在历史的长河中, 70年并不漫长。在恢弘展开的民族伟大复兴蓝图中,在践行《讲话》精神的“长征路上” , 70年足以构筑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回望延安,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文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画卷;重温《讲话》 ,我们展望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