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珍贵翔实、细节鲜为人知,以宏阔视野全景式展现中国文艺光辉历程和丰硕成果
专家研讨大型文献
纪录片《为人民放歌》
作者:本报记者 董大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董大汗) “1949年,河北李家庄一个安静的院落,聚集着大批准备前往北平的文艺界人士和民主人士……”这是为迎接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由中国文联、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集团) 、电影频道共同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人民放歌》的开篇镜头。自去年11月26日即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该片由电影频道播出后,获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好评,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2月10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集团) 、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了《为人民放歌》研讨会。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和罗成琰、陈建文、向云驹、陆红实、陈真、陈宏、张桐胜、尹鸿、金兆钧、张德祥等专家学者,以及《为人民放歌》摄制组负责人王一岩、张芳等出席研讨会。

  夏潮说,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人民放歌》通过丰富的史料、大量的人物采访和生动的细节,全面展现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历史和中国文联60余年发展历程。该片不仅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和文献价值,而且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产品。他表示,这部片子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文联党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以及摄制组工作人员的团结奉献。对于这部片子的潜在价值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人民放歌》主题鲜明、视野宏阔,以珍贵翔实的史料、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艺术家的亲身经历以及真情实感的表述,运用诗意的笔调、丰富的画面全景式地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艺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为人民放歌》将生动的故事细节与宏大的历史叙事相结合,节奏明快,情感充沛,人物故事鲜明而富含趣味,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之下,发现和放大历史过程中的戏剧性情节,充分挖掘和采用细节,多视角、立体化地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文艺家大联合、大团结的历史性场面和当代中国文艺的光辉成就。

  据介绍,为了保证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人民放歌》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摄制组兵分3路,搜集了6000多幅照片、 500多个小时的历史影像资料,采访了近百位中国知名文艺家、获得近200小时的拍摄素材、9易其稿,最终以90分钟的篇幅,艺术化地再现了新中国文艺工作者们的风采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