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哒”的时代到来了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可爱一直都有;童心一直都有;庄周烂漫,丛林禅趣,也一直都有。中国从来都不乏由它们成就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但今天,这些本来的东西突然间有了一个新的说法:萌。

  “萌”究竟来自哪?产生它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形态?为什么本来属于特定亚文化的说法,今年会变成了全社会的流行语?

  然而,更重要的不是词语的流行,而是“萌”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流行。自从新华社发布了总书记的萌形象,今天不仅领导萌、故宫萌、警察蜀黍萌,国企大哥也萌……似乎以前越是高大上的今天越要萌,以前越“端”在

  神台上的今天越会萌!究竟是怎样的文化审美形态和社会舆论背景催化了“萌”的普及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艺术如何与“萌”结合?我们如何“萌”得更艺术,又如何让艺术更“萌” ?

  本期《数字艺术》的话题是“萌” ,在这期话题里,我们将看到“萌”在今天的三个代表性形态:在《我的三个“萌”梦想》中,著名漫画家缪印堂总结的是艺术之“萌” ;在《不忘初心,自我启“萌” 》中,大V策马入林讨论的是生活之“萌” ;在《政企新媒体的人格化表达》中,以“国资小新”为代表的一群小盆友,展现的是治理之“萌” 。在《 “萌”的生长》中,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高寒凝让我们看到了萌的二次元文化根源;在《萌:网络文艺“赢取下一代的战争” 》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庄庸更是明确提出:“卖萌”所折射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二次元”和“亚文化”的文艺先锋问题,而是一种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赢取下一代的战争”的文化创新问题。

  我们组织这一期“萌”话题,不仅为了学术讨论,更为了实践上的创新。我们希望投入这“萌萌哒”的时代潮流,让思想更“萌” 、行为更“萌” 、生活更“萌” 、创造更“萌” 。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