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栏目:名家点评
作者:刘彬 吴良安 黄砚蓉 郭文忠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名家

卜希旸  北京文史馆研究员

孟繁禧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刘俊京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刘守安  北京书协副主席

作 者

刘彬 吴良安 黄砚蓉 郭文忠

 

临帖着重细部变化

卜希旸点评刘彬楷书四条屏:

  刘彬所书《岳阳楼记》,能比较全面、比较熟练地把握欧体字的特点。笔力坚实,结构端正,是一幅相当完整的楷书作品。可以想见作者在这里下了很大功夫。结构方面有些地方还要认真推敲:“越明年”“明”字“日”部太小;“锦鳞”“鳞”字“鱼”旁第一点太大;“江浩浩汤汤” ,五个“氵”几乎都是一个写法,应该把《九成宫》 《化度寺》 《虞恭公》等碑“氵”部的字复印、集中到一起,仔细看它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多临《九成宫》原碑(文物出版社本),以求厚重、含蓄、雍容。写欧字要避免寒俭。最好同时写欧阳询的行书,以使点画间的呼应更自然、更生动。

汲取众贤精华 变化中现生动

孟繁禧点评吴良安楷书中堂:

  这幅楷书作品,无论从字的结构、笔划,还是章法、布局都具有一定造诣,把握欧阳询书体的造型及用笔特征亦很到位。在此,有三点体会与作者分享:

  一、节奏上缺乏起伏,因而韵律美便无从谈起。通篇字写平了,收放、轻重、虚实的变化无有体现。就像我们吃饺子,从始至终一个味道。有主菜,还应有些配菜,有荤亦应有素,这样才能领略到美味佳肴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二、款书字数太多,使人感到有些喘不上气,再疏朗些,效果会更好。款书应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千万不要凑字,画蛇添足。

  三、学书路程是漫长的,学习方法是灵活的,字外涵养不可或缺。到达作者现在的水平,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从学书的角度来看,对欧书以外的碑帖、前贤遗墨中的精华汲取不多,线条的内在语言不够丰富。楷书的动感来自于作者对美的感悟及线条、结构的灵动,没有这种表现,其作品将会变得无有生气。

平正而后险绝

刘守安点评郭文忠草书中堂:

  此幅草书写得比较流畅,一些草字结构也多合草法。全篇较为贯通,见出作者在草书学习方面下过一些功夫。不足之处是用笔追求遒劲险绝而显粗率,有的字追求变化而过于夸张。如“辞” 、“两” 、“岸” 、“声” 、“啼” 、“舟” 、“已”等点画提按缺少节制。古人讲写字,要求追求平正,之后再求险绝,此当共勉。

重宗法勿臆造

刘俊京点评黄砚蓉隶书中堂:

  观黄砚蓉“厚德可载物,包容天地宽,创新标立异,爱国保江山”隶书作品。首先从内容上来说,根据北京精神“厚德、包容、创新、爱国”八字来扩展其内含很好,这点值得肯定的。但从书法技艺上来审视此幅作品,则大打折扣了。书法讲究有出处,即“从哪儿来” ,作字要有宗法,从作者作品中看不出“从哪儿来”也就是没有宗法,随意而写,这太可怕了!作品中很多字为臆造,如“天”“宽”“载”“爱”“异”“山”等等,写法上都不正确。另外书法讲笔笔到位,作者其笔画浮滑随意,虚而无力,匆笔而成,且没有掌握隶书之笔法,露锋而入,几乎到处可见,加之落款行书牵强,如“壬”“辰”“夏”字书法都是错误的,姓和名也无法辨识,这都是这幅作品之病也。

  “忠言逆耳利于行”,望作者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地找一本适合自己的古帖,放弃原来自我的书法,临帖、学习,不用很长时间就会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事半功倍!愿作者从此有所变化、飞越!

征稿启事:

   本栏目现向读者、书法爱好者广泛征集点评书法作品,真、草、隶、篆、行,书体不限,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古典诗词联赋均可,作品尺寸在四尺以内,横幅、条幅、中堂、对联、斗方、扇面均可。作品一经刊登赠送样报,恕不退稿。作品背后请注明真实姓名、通讯地址、电话、邮编,信封注明“点评作品”字样,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作品清晰照片(jpg格式,大小3兆左右) 。欢迎踊跃投稿。

    作品请寄:北京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北京文联510室北京书法家协会“名家点评”收

    邮编:100031联系电话: 010 - 66415600电子邮件信箱: zgsfxb@ 126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