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名家:李有来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彭利铭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刘俊京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杨广馨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作者:王振波 刘越岭 张涵 赵京国

  先求形似再求笔意

  杨广馨点评赵京国大篆条幅:此作是一幅集联作品,从整体书写面貌来审视,源自秦石鼓文,其结字和用笔能抓住石鼓文的基本特点,书写时也较为放松,从通篇效果看,正文与释文采用双色宣纸,中间带有界线,有一定装饰效果,感觉较为古朴,释文和落款采用了行草书,且略有章草意味,是一件较好的篆书作品。建议:作者在个别字的处理上再细细地推究,因《秦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如:“鹿”字“鱼”字等与原石相比可能存有一定的差距,供作者参考。

  技进乎道

  李有来点评王振波篆刻:王振波是在我脑子里挂了号的一位篆刻作者,他的篆刻曾多次在大赛上得过奖,是北京书坛优秀的青年篆刻骨干之一。这里呈现的三方朱文印,其一“梦幻空花” ,其二“亦复如是” ,其三“究竟涅盘” ,无论在刀法、字法还是章法上都颇见功力,可以说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没有大的毛病并不代表精彩,两者不可画等号。和历代大师或是当代名家放在一起,良莠自现,还有不小的差距。从事艺术的人,从起步到发展成有一定模样,只要有悟性,加上勤奋,可能不需要太长时间,进步的幅度往往很大。或可谓,前半辈子冲劲十足,等到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停滞不前;后半辈子每走一步都觉得很难,为什么不能象前半辈子那样进步神速呢?这是艺术家生成的内在规律决定了的。具体地讲,“技进乎道”是艺术家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蜕变和升华的过程。以此为标准,我们便不难理解,前半辈子显然是技法训练,属于“技”的层面;后半辈子进入风格冶炼的高级阶段,便是“道”的层面,这个阶段拼的就不仅仅是悟性和勤奋,更重要的是学养的深厚积淀。中国的篆刻发展进程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几经兴衰,几度高峰,群星璀璨,佳作纷呈。此外还形成了“以书入印” 、“印外求印”等等大量的学术理念,所有这些就不是在这里能说得清楚的。但有一点是很显然的,那就是当代篆刻队伍从整体上讲传统文化修养的素质与明清文人篆刻家相比逊色不少,这个现象是值得深思的,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后劲不足。

  面对王振波的作品,我的点评之所以没有谈及某一笔、某一字或某一印章法之得失,只是侧重从宏观角度谈一点方法论的粗浅认识,是因为对于他来说,以他的创作水平是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的,古人讲“学,然后知不足” ,只要他始终保持清醒,不知足,尔后能不断调整,弥补不足,努力在各个方向上求得完善,就会层楼更上!

  重规矩讲法度

  彭利铭点评刘越岭行草条幅:这幅行草作品初一看,觉得作者的用笔和整体布局都还是不错的,作品注意到了大小、疏密、轻重的变化关系,笔法流畅干净,款识印章位置也还到位。但细看大多数字在行笔中都存在些毛病有待解决。

  写书法需胸有成竹,需要对诗、对字有全面细致的了解、理解和熟知,这位作者在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书法讲规矩和法度,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更不能过于随便。此作中,“曾”是个错字,“疏”的异体字,“寸”字笔画都没交待清楚,“听、中、花、图”等写法有待探讨,不算规范,“夜、冰”结构写得分了家,超出了法度。建议多读碑帖,创作前有些字没把握时,随时查一查书法大字典,相信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一家之见,仅供参考。

  行笔有疾徐每笔要到位

  刘俊京点评张涵行草条幅:观若虚先生作行草书作品,通篇行云流水润涩有度,轻重有佳,看得出先生在行草书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幅好的作品要耐人寻味,经得住推敲,从这点上讲这幅作品存在不少不足,如起笔的“明”及“无”“馆”“文”“海”“情”“龙”“万”等等,这些字写法过于草率,看不出其出处,另外行草有疾有徐,也要笔笔到位,这样才能经得住推敲。作字必有所宗,宗法既定亦必有己意在焉,如果回过头来,扎实地临一下古人,从用笔、速度、结构上调整,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