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要有说真话的勇气
栏目:黑白切片
作者:张瑞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一位书法爱好者来到我的面前,打开一卷书法,请我评议。对我来讲,眼前的书法爱好者是陌生人,或许他知道我常谈论一些书法问题,便把我当成了懂书法的行家。

  一卷书法,有大字“天道酬勤” ,有“毛体”草书,被浓墨纠结的宣纸躺在地下,没有生气可言,轻轻一瞥,就知道作者的轻重了。我看了看,又想了想,推敲要说哪些话。依常理,应该说折中的话,小小的肯定,小小的否定,让作者有面子。可是,如此道来,他一定会以为自己真有两下子,依旧“天道酬勤”下去,对他没有好处。于是我采取“电击”的方法,对其彻底否定。第一,我认为他的书法啥也不是,破败不堪;第二,我建议他多临帖,不要写“毛体” ,这一体不应该是书法家的专业选择。

  记得王安石意味深长的话——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我想,我的话如果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他的学书之路是一种裨益。古人讲,知耻而后勇,一旦幡然醒悟,将有极大的超越。我希望这样的结果,等待这样的结果。

  事与愿违, 6月27日,这位不速之客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对我的批评相当不满,愤然写道:“尊敬的书法评论家您好!您认为盖草房的木匠不会盖别墅么?您错了。高级的木工都去装簧(璜)了,都是那些盖草房的木匠在盖楼呢。古代的人盖高楼大厦怕倒,可是今天却高楼林立。就像古代人觉得不可以做的,现代人都做了,这叫做发展和变化。如果人类都固步自封,就不会从甲骨文到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中国的第一位书法家他是怎样成功的呢?他是和哪位大师学的呢?评论的名气大,但是不一定您评论得对。想评论别人的时候,第一要学会说话,第二要学会尊重人,第三您的评论不一定等于正确,只是您的一管之见而已,第四您不要评论您不懂的东西,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别人会对您的人格有评论。送上门找您评论的都是傻子,因为没有利益的评论都是说三到四(? ) 。您懂什么叫做草书么?草书就是个人艺术的发挥,他千变万化,没有规律,而且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草书,就是师傅手把手教的他也不会一样的。一个字,在草书的行列里,他(? )有很多种写法,您并不懂草书,也并没有多大的见识。我说没临帖,你就爬杆说没临帖,您能在没临帖的情况下写出我的功夫我就承认您了。哈哈哈哈哈!您还大话褒贬我的字。……您的书法评论家是谁封的呢?我很怀疑啊!今天,我和您叫个号,您可以把您包装的书法名家的字和我的字,不签名的放到人行道上,让老百姓评论,这个高低我认为最公平。老百姓的眼光是锐利的,因为现在的假货太多了,乱于(滥竽)充数的也有很多啊!不好意思了,话说多了,有不对的地方您多担待!但有一句话我很疑惑,您说我再临一下帖就成了,我很怀疑!我临了10来年的帖都没过您的评论关,我在(再)临临就过了么?哈哈哈哈哈!老弟××至此” 。

  “老弟生气了” ,事情很严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我努力的目的是回归理性,忠于理性。“老弟”的埋怨和愤怒,是“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这是他的事,我无权干预。然而,对我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它让我思考起当代书法评论的方式和方法。显然,我的“电击”方式和方法不合时宜。

  那么,合时宜的话语方式是什么呢?一定是甜言蜜语,一定是歌功颂德,一定是三呼万岁。那种轻佻、柔媚的文字,那种世俗、浅显的感受,是书法家的征婚启事,即使找不到多少惹人耳目的优点,就大言不惭地说一声“爱好文学” 。尽管爱好文学的依据是心仪广播电台的评书联播节目。

  另外,不愿意倾听真话,不愿意忠实于事实,不愿意面对批评,成为坚固的社会心理,作为意识形态,自然波及书坛,并成为强大的社会痼疾,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因此,空洞的书法评论充斥媒体的版面,阿谀奉承几成常态。这样的书法评论当然没有思想深度,当然不会有理论价值。那么,人类审美和生命理想所崇尚的博大、高贵、优雅、淡薄的精神品质,难道就遗忘吗?遗忘的后果,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伤害,又有谁能估量?

  说到底,超越世俗,坚持艺术第一的书法评论,才是我们需要的评论;拷问人类灵魂,思考书法审美的书法评论,才能承担起文化的责任。基于此,我不会改变自己的评论立场,把说真话的勇气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