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电子版>报社动态

2014年《中国艺术报》全国两会报道再获好评

时间:2014年03月1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317日,中国艺术报社召开了2014年《中国艺术报》全国两会采访报道总结会。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主持会议。向云驹表示,今年的两会报道很有收获,会上会下反映都非常好,彰显了《中国艺术报》作为文艺界专业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两会报道关注重点突出,关注视野更宽泛,关注角度更全面,受到了各方的好评。我们要认真总结、积累有益经验,努力推动办报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金涛、董大汗、丁薇分别介绍了自己参与全国两会参访的情况和收获。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重要会议,备受中外关注。报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两会报道工作,在会前就精心组织策划,要求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提高认识、团结协作,高质量完成两会报道任务。 

  33日到316日,《中国艺术报》共计刊发关于全国两会的文字稿件90余篇、版面80余块,全面报道两会焦点热点问题、深度解读文艺政策、重点推介专题文章,以精美的版式、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见解受到了文艺界代表委员、文艺家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一、密切关注文艺界代表委员重点话题 

  两会期间《中国艺术报》开设两会聚焦栏目,集中关注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中与文艺相关的内容,推出了《“我们拥有了一座文化大山”》《莫言:重建丝绸之路,文化不能缺席》《振奋人心坚定决心 鼓舞信心——文艺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立人兴国需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委员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文化“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等多篇文章,重点呈现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并进行解读和延伸,具有高度理论性和思辨性。 

  二、围绕文艺界热点精心组织策划选题 

  两会报道中,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协作,前方上会记者紧抓重点、热点话题,后方编辑补充采访、约稿,全方位、立体化地做出了许多视角独特、内容鲜活的选题,包括《影视艺术中,文学究竟何为?——第8 6届奥斯卡奖颁奖引发老话题的新思考》《代表委员心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何时能产“星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我们该怎么做?》《创意写作:中文系不能培养作家?》《让传统文化盛开时代花朵——全国人大代表谈时代新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城镇化建设,如何“记得住乡愁”?》《破解新媒体时代的全民阅读尴尬》等。前方上会记者充分做足功课,提前思考选题,研读有关材料,熟悉掌握有关精神,围绕一个个策划选题主动出击,后方编辑通过电话采访、约稿等形式进行补充,使选题既有针对性、时效性,又主题鲜明有内涵。 

  三、创新报道形式,不断改进文风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高满堂、吴玉霞等委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的《中国艺术报》办得非常好。这次对于两会的采访报道在文风、版式等方面也有亮点,及时有效地传达了文艺界代表们声音。 

  对于上会记者和会外记者采访的新闻稿件,后方编辑精心编辑,力图在呈现方式、版式设计上不断创新,奉献给读者一份耐读耐看的精神食粮,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此外,今年开设的记者手记栏目成为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共刊发稿件9篇。上会记者通过手记的形式,讲述了两会采访中的花絮故事和真实感受,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文艺界热点话题、代表委员风采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成为两会报道中最鲜活的内容。 

  四、突出新媒体优势、构建立体化格局 

  两会期间,中国文艺网推出了“2014年全国两会”大型专题专题,在《中国艺术报》展开丰富多彩报道的同时,发挥新媒体优势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专题共上传各类文章近千篇,图片300余幅,视频30余条。专题重点展现了全国两会的各项议程,文艺界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配发了大量发自两会现场的生动图片。其中视频报道是宣传报道的一大亮点,中国文艺网利用自身的视频采编资源,采录上传了“文艺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等视频。同时,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官方微博,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也充分发挥移动媒体的特点,整合编辑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的优质稿件内容,在移动媒体上推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良好互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艺术报》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影响力,立体化的报道格局也在进一步形成。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