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艺  
对话杨凤一:传统昆曲的现在样式
最好的昆曲创新就是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原汁原味的昆曲表演,但在音乐上一定要丰富,在表演上、灯光舞美上要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去弥补它的缺陷。这是昆曲发展的必经之路。>>>>
“知识”与八十年代电影
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折射着当时的社会心理变迁,呈现着“知识”命运的变化,并应和着“命运变迁”的时代主题曲,在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开始自己由高峰向低谷的命运。>>>>
电影批评:理论的演武场
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电影理论工作者是一个赘物。电影批评家对于电影观看行为而言可有可无。从巴赞所谓的电影与现实的“同一性”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山寨”作品砸了“中国制造”的招牌
时下,我们的影视创作跟风已成惰性。后来的仿效之作,题材重复,基本故事架构重复……倘若丧失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不但于这种题材和类型无补,反倒会毁了这种题材和类型。>>>>
“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
前不久,上海大学聘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为名誉教授,并请尚长荣做了《京剧表演美学》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发人深省。 >>>>
我的音乐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功
回忆这么多年的音乐创作,我的体会就是四个字:继承、创新。继承就是我们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汲取营养;创新就是你的艺术创作如何能够和时代紧密结合。>>>>
中国芭蕾立足民族赢得世界喝彩
从上世纪60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连长扮演者,到新世纪组织创作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赵汝蘅从台前到台后,见证了中国芭蕾舞的发展和兴盛。>>>>
从贺岁片透视当代国产电影的生态环境
1997年,刚刚成立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同时推出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和《甲方乙方》。前者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后者是一部贺岁喜剧片。两部影片贯穿了各自不同的的规则。>>>>
  • ·当戏曲撞上“新娱乐” 10-24
  • ·对话杨凤一:传统昆曲的现在样式 09-16
  • ·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 09-16
  • ·中国电影批评的困境与突围 08-31
  • ·邓颖超的“陶然情” 08-31
  • ·“知识”与八十年代电影 08-19
  • ·儿童剧,被春天遗忘的小花 08-19
  • ·电影批评:理论的演武场 08-05
  • ·对纪录片的忧思与感动 08-05
  • ·“山寨”作品砸了“中国制造”的招牌 07-20
  • ·另一种思路 另一种视角 07-20
  • ·“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 07-11
  • ·对话著名演员刘佩琦:在《老舍五则》中嗅出北京泥土的芳香 01-21
  • ·访著名编剧叶广芩:重述北京流散的记忆 01-21
  • ·我的音乐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功 12-10
  • ·我们在不断破解“三大难题”——访著名词曲作家易茗、雷蕾夫妇 12-10
  • ·将思想“植入”影视剧 10-26
  • ·做一位真正的批评家 10-26
  • ·当代文学翻译为何难觅佳作——访著名翻译家叶廷芳 10-26
  • ·时代赋予音乐神圣使命 音乐伴和民族伟大复兴——傅庚辰谈音乐 09-28
  • ·尚敬:萝卜炖不出人参味儿 01-08
  • ·别做喜剧电影创作上的“懒汉” 01-08
  • ·夯实基础 搭建平台 努力开创繁荣发展的歌曲创作新局面 09-01
  • ·京城小剧场曲艺的“热”与“冷” 06-12
  • ·少点“牌子腔” 多点“精气神”——关于当前曲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06-12
  • ·中国芭蕾立足民族赢得世界喝彩——访中国舞协副主席赵汝蘅 04-21
  • ·宁浩:打造中国的类型片 02-17
  • ·贺岁档竞争激烈 国产片“牛气”冲天 02-17
  • ·从贺岁片透视当代国产电影的生态环境 02-17
  • ·发展 挑战 机遇——专家研讨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 01-05
  • ·走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歌剧之路 01-05
  • ·农村是中国文艺的重要母题 01-05
  • ·蔡正仁:注重“活态”传承人的培养 11-11
  • ·罗怀臻:发扬昆曲的美学精神 11-11
  • ·刘厚生:昆剧要侧重继承传统 鼓励多元探索 11-11
  • ·专业舞人的职业尊严和对“舞蹈研究”的思考 09-12
  • ·起跑吧,中国奥运电影第一棒 04-01
  • ·真实是摄影艺术的生命 04-18
  • ·王文澜:我们如何面对数码摄影时代的挑战 04-18
  •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报社动态 更多>>
  • ·孟祥林:切实转变作风 进一步改进文风
  • ·何建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是文艺发展内在要求
  • ·姜昆:用文艺批评引导时代审美
  • ·曾庆瑞:批评家的人品和文品
  • ·向云驹:为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而努力
  • ·彭程:勇气是文艺批评的可贵品格
  • ·张亚丽:营造开放的舆论环境
  • ·李炳银: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
  • ·刘琼:精心 精神 精彩
  • ·阎晶明:有益的启示
  • 艺苑走笔 更多>>
  • ·说说“化学神曲”的“抛砖引玉”
  • ·有感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创作之路
  • ·“京剧演出不用胸麦”竟成新闻?
  • ·体育明星未必能成演艺明星
  • ·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 ·剧名别老用人名了事
  • ·秋瑾怎就成了“打女”?
  • ·“楚汉”大撞车,好赖看了再说
  • ·歌剧《白毛女》——永恒的文艺经典
  • ·国产动画败在营销
  •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