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鉴定岂可一概而信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21     作者:牟建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正确看待文物鉴定之

家属鉴定岂可一概而信

    目前,国内书画鉴定有3种形式并存,即专家鉴定、家属鉴定、画家本人鉴定。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拍卖市场的火爆,买家投资人对书画鉴定的需求呈日益扩大之势,以前不受人重视的“家属鉴定”逐渐走到了前台,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较为流行的一大鉴定主体。

    由于古代书画大多保存在博物馆,所以有着丰富博物馆经验的专家自然受到藏家青睐。当代书画由于画家大多健在,本人鉴定也就成为首选。而对于已经逝去的近现代书画大师作品的真伪而言,他们的家属被买家投资人格外看重。但是,市场是复杂的,面对有偿鉴定的诱惑,不少大师家属也开始迎合市场,违心鉴定日多,指鹿为马泛滥,给市场添乱的例子屡见不鲜。

    在近现代书画鉴定方面,家属鉴定之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在近现代书画鉴定领域,国内多年来一直是弱项,缺少真正的权威,不少专家大都停留在“鉴赏”的层面,对真伪看不准。长期以来,国内各大博物馆的书画征集多以清以前为主,真正系统地收藏近现代名家大师真迹的博物馆不多,许多博物馆基本是被动性地收藏一些大师过世的捐赠。正是由于中国书画鉴定多年来一直“重古轻今”,很多专家对近现代书画或不屑一顾或知之甚少,缺少深入的系统研究,“专家不专”相当普遍。第二,近几年一些擅长古书画鉴定的知名专家为利益所惑,盲目“跨行鉴定”,导致多起错鉴风波,影响恶劣,口碑极差。第三,大师配偶与子女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大师家属在大师生前往往可近距离目睹其创作过程,对大师的绘画特点、技巧了熟于胸,并且藏有不少真迹佳作,他们对大师书画的了解与认知非外人可比。

    不可否认,在近几年的书画打假中,大师家属确实是有作为的。“石鲁遗作风波”、“珠海国宝风波”就是典型的例子。几年前,两个河南农民伙同造假者一手炮制了上千张“石鲁遗作”,并到北京大张旗鼓地开研讨会、办展览,一些鉴定界权威公然为伪作题跋“正名”。石鲁夫人闵力生及子女认定这批所谓的“石鲁遗作”全系假冒,通过媒体发表《打假声明》,并呼吁司法介入这起大骗局。但由于专家中有鉴定界大腕,外界实难判断双方究竟谁对谁错。后河南商丘警方将造假画的农民抓获,真相才大白于世,使专家名誉扫地。2005年3月,广东珠海博物馆举办“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展出的38件作品被闻讯赶来的关山月之女关怡、黎雄才之子黎捷认定全系赝品,公之于众后全国一片哗然。2005年7月,京城某拍卖公司推出“黄胄绘画专场”,供画的藏家称:“在装修房子时无意中发现在‘文革’时期的旧画报里竟夹杂着20多幅黄胄画作,偶然的发现使这批作品‘重见天日’。”但黄胄的夫人郑闻慧女士却对这批作品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可见,一些大师家属对净化市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中也充斥着不少形形色色有问题的家属鉴定。一些大师子女为捞取数目可观的“题字费”,公然鉴假为真,为赝品“镀金”。近些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一股“家属鉴定风”,大师家属的一纸证明成了“香饽饽”。如某位山水画大师的后人利用自己的威信为一些明显的赝品题跋,误导买家,许多盲目迷信“家属鉴定”初入市场的投资人信以为真,叫苦不迭。一位大师之子题跋的《xx图》在市场中也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赝品伪作,对大师的名声实在是一种玷污。某位大师遗孀也屡屡把关不严,经其题跋的大师“真迹”时现拍场。也有一些大师家属为熟人或面子所迫,违心题假为真,客观上帮了造假者的大忙。

    如今,家属鉴定一再地出现了信任危机。家属鉴定是否具有可信力?大师家属是否应过多地介入市场?在金钱诱惑下,家属是否还能保持公正?业内普遍对此持有担忧。可以说,家属鉴定的存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海外,绘画大师名家都有专门的研究者,没听说梵高、毕加索的画还要找其后人去鉴定真伪。家属鉴定靠什么去规范?在造假手段道高一尺的新形势首博开启鲜为人知的“大千世界”下如何与时俱进?这些都是摆在当前的现实问题。

    国内书画鉴定欲走上正轨,必须具备一支独立、专业、诚信的专家鉴定队伍,他们既要对近现代大师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有着精深研究,还要熟知市场中流行的赝品特点;既要“鉴真”还要“识伪”。只有如此,才能早日摆脱家属鉴定的束缚,树立专家鉴定的权威。总之,专业化、权威化、市场化,是今后国内书画鉴定体系构建的方向。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