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回娘家” 群众当主角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17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座热闹的戏台,连绵不绝的锣鼓丝弦声,坐在马扎上的老人,站在三轮车上翘首而观的汉子,人群中窜来窜去的小孩,炸豆腐、烤腊肠或牵着彩色气球在人群中游走的小贩……

    一个似乎被遗忘许久的中国农村最乡土的人情社会,围绕着台上的戏在安徽省肥东县埠河公园广场生动呈现。国庆期间,由安徽省剧协、肥东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庐剧回娘家”系列活动在肥东举办,哺育过众多庐剧代表人物的肥东大地,迎来了归乡的游子。

    我8岁学艺,19岁离开了肥东,现在回来了,好多观众都上来拉话儿,说你哪一年到我们那里演出了,你哪一年还住在我们家呢……

    “丁玉兰,是丁玉兰来了!”

    “刘长芬也要来么?也参加比赛啊?”

    “红星团呢?我看节目单上有盛小五哪。”

    ……

    人们争相打听着自己所喜爱的演员。虽然此次“庐剧回娘家”系列活动包括安徽省剧协授予肥东县“庐剧之乡”牌匾、安徽省首届“丁玉兰杯”庐剧演唱大赛和庐剧研讨会等多项内容,但乡亲们更关注的还是当好粉丝。肥东籍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玉兰、孙邦栋都来了,此外还有安徽各地的众多庐剧演员和业余票友。他们不断遭遇观众的“围追堵截”。丁玉兰急着赶车,却被“娘家人”堵在街上拉家常聊了好久。“我8岁学艺,19岁离开肥东,现在回来了,好多观众都上来拉话儿,说你哪一年到我们那里演出了,你哪一年还住在我们家呢。那么多年了,我哪里还记得啊,但我打心里高兴。”丁玉兰感慨不已。

    庐剧又称“倒七戏”,俗称“小倒戏”,是起源于皖中、流行于江淮的安徽地方剧种,至今已流传200多年,在广大农村经久不衰。肥东则是庐剧的重要发祥地,丁玉兰、王本银、孙邦栋3位庐剧代表性人物就出自这里。

    安徽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侯露介绍,在人口不到100万的肥东县,竟然有十几个庐剧戏班子,每个戏班子每年演出的场次都达到五六百以上。“他们长年累月活跃在农村,为老百姓演,在老百姓中间得到滋养,这也启发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庐剧集中起来,接受原生土地的滋养呢?”正是本着这一初衷,此次“回娘家”活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比赛。

    他们的满足,他们的笑脸,正是我们过去很少顾及到、注意到的东西,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次“庐剧回娘家”活动共有89个参赛节目,专业组和职业组占21个,而业余组、老年组节目竟达68个。数量众多的票友参赛,把现场变成了一场与庐剧喜相逢的草根角逐,人人争当“K歌之王”。有的演员虽然身段有些笨拙,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却异常珍惜这好不容易等到的“舞台机会”,一个劲儿地唱啊唱,将“麦霸”风格进行到底。“舞台瘾”十足的演员急坏了评委,乐坏了观众,主持人一次又一次跑上台“撵人”,直到音响师掐了音乐,他们才离场。活动第二天雨点淅淅沥沥,但众“麦霸”依然不打伞,因为“害怕影响了身段”。主持人提醒,“音响淋坏了咱可赔不起”;担任评委的安徽省剧协主席黄新德也恳求观众,“下雨啦,要不比赛就到此为止。”没想到台上并不买账,台下老太太把马扎坐得更稳,异口同声地喊:“继续!继续!”

    评委被“轰下来”了,观众打着伞披着雨衣看得津津有味。这里是庐剧的主场,台上台下似乎对当主角毫不客气。“最让我感动的是,整个比赛都结束了,但观众全在那里坐着,他们在等颁奖、等结果,老百姓对庐剧的那种喜爱,那种享受自己创造的文化成果的快乐,让你不得不想,应该做一些事情。这次庐剧‘回娘家’,他们很沸腾,特亲切,说剧种回来了。”侯露说。

    黄新德难抑对演员和戏迷们由衷的敬意:“更多时候是群众自己在表演,他们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他们虽然在演唱、身段、表演甚至化装、服装上都不规范,但都带着很浓烈的泥土芳香和人的本能的释放。这是一种回归,这是一种呼唤,他们的满足,他们的笑脸,正是我们过去很少顾及到、注意到的东西。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

    民间戏班一直是安徽戏曲很重要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在演艺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为提倡农村新风尚发挥作用。

    “锣鼓一响,麻将收场”,这是肥东人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庐剧“K歌”之前,人们欣赏庐剧主要靠民间戏班子和不多的电视节目。除此之外,许多人都以打麻将来消磨无聊时光。但肥东人对庐剧的喜爱是源自心底的,因此奔走在江淮大地上的戏班子不自觉地变成了传播农村新风尚的春风。其中,庐剧传统戏《秦雪梅观画》《休丁香》《小辞店》等都深受人们喜爱。

    侯露告诉记者,农民都看戏去了,不仅恢复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活动场合,也丰富、活跃了人情的往来。因此,民间戏班不仅在戏剧层面作用重大,而且弘扬了中国的民俗、提升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感觉。“我们有一个‘黑子戏’,已经没有专业剧团去表演了,但老百姓还记得,还能哼两句,他们一高兴,一帮人就组成了剧团,然后就开始自编自演,把农村里的一些事也编了进来,比如谴责不赡养老人啊,邻里之间要以和为贵啊,等等。保护和传承剧种,更重要的是要靠老百姓。民间戏班一直是安徽戏曲发展很重要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在演艺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为提倡农村新风尚发挥作用。”

    1993年,刘长芬建立了自己的庐剧戏班子,开始时一场800多块钱,后来出了碟片,价格就上来了,涨到了4000多。如今,刘长芬和丈夫经营着戏班子,早已不再种地,因为唱戏可以养活自己,过得比过去好了。前几年,刘长芬干脆把自家后院的农田变作宅基地,自己投资加上一些戏迷的赞助,建起了一座农家剧院——长芬庐剧院。在这座肥东城郊的农家剧院里,主人虽然长年在外唱戏,档期从正月能排到当年5月,但赶上雨天或档期调整,锣鼓就会响起来。一张票5块钱,一天也能赚上千八百的。

    这一次,长芬庐剧院的锣声又响起来了。

    因为下雨,首届“丁玉兰杯”庐剧演唱大赛转场到这里。剧院并不大,两层半的小楼,楼上当排练厅的半层都还裸露着水泥墙。剧院前半截是住家,后半截包括有300个座位的剧场、化妆室和演员暂住的宿舍。门口的柿子树随风摇着,观众早已挤满了院子。

    这个农家剧院的氛围让人们找到了共同的东西,一种别样的默契在蔓延。刘长芬唱《秦雪梅观画》时,她爱人就在舞台一角操控灯光。典型的绕尾小嗓音听得人如痴如醉。红星庐剧团团长盛小五则反串旦角饰演《焚稿》中的林黛玉,粉丝们连声叫好。盛小五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要在各地演出几百场,不管什么样的场合、条件怎么样,站到台上就能唱,而且往往都是多面手,生旦都能唱。

    那一刻,记者突然明白,为什么老百姓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就扎根在民间,不事雕饰,不重包装,随时受到生活的滋养,充分接通地气,老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就能唱什么。此时,演员有用武之地,老百姓有精神家园,难怪他们会其乐融融。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