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火药的艺术美特性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14     作者:胡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十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浏阳花炮美学研讨会”将于本月19日在闻名遐迩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市举行。本文为研讨会参会专家的相关文章,探讨烟花的美学内蕴和真谛,展望烟花产业的美好未来。

    主办:中国艺术报社  中华美学学会技术美学学术委员会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浏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湖南浏阳花炮有限公司

    火药的艺术究竟有什么美的特性?其一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其二是形式美的感觉。

    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很好地得到满足,对于“爱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火药与烟花炮竹对于人们亲情、友情、乡情和爱情的交流和表达需要正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自尊的需要”来自于外界肯定的、较高的评价——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的需要。宫廷烟花礼仪和民间百姓的以烟花为媒介的交往实现的就是这般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人对于自我发挥的欲望,即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在自我实现的理论中,创造力和审美需要是我们讨论火药艺术产生的心理学证明。

    在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特征越来越显著的条件下,人们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意义和见解已不仅仅局限在天才的特殊创造领域,而是扩展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马斯洛理论改变了艺术创造性和创造力的狭隘观点。将视线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天才身上转移到有着健全人格和完美人性的普通人身上的创造性。当今烟花、焰火已成为视觉文化景观的主要承载体,成为全民同乐共享的艺术和审美对象。

    其实对人格力量和人的价值与潜能的肯定,与人的生活需要是在多层次上互为匹配和互动的。任何素质优秀的人既可以有欣赏艺术的需要,也可以有创造艺术的潜能,反之亦然。只有在人类全部生活的“创造力互渗”中才能寻求艺术和审美体验的形成途径。这是“火药的艺术”给予我们理论上的佐证和启发,也从学理上解释了为什么烟花炮竹能给各种层次的人群以情感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

    火药的艺术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还有“形式”给予知觉的综合感受。

    人类以知觉(视、听、嗅、触、味)来感知外面的世界,知觉从临界的形、色、声、质的直观和直觉开始,经过反复剌激可以形成经验、表象和概念。再往后有两种可能,一是伴随着想象和幻想往形象和意象发展(形象思维)达到一种普遍性,完成艺术典型形象的创造,一种则转向意识与思维。烟花炮竹给人以视听嗅的综合刺激。既有音乐——听觉和抽象性,又有形色——视觉和具象性,甚至还有香气——嗅觉性和味觉性。

    在宋代的文献中记载了烟花戏的艺术特色。南宋钱塘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了临安(杭州)的风俗:“其各坊巷……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这种成架烟火和烟火屏风,就是将各种烟火、爆仗用药线按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绑木架上点放的大型烟火杂戏。南宋已出现受雇于人而“呈艺”的专职烟火师。南宋詹无咎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火艺人高超的烟火技艺:“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十胜一斗七星球,一架上,有许多包裹。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此外这类“烟火戏”则更进一步与烧烟火、放爆仗、药法傀儡相并列。其“钟馗捕鬼之类,内藏药线”的大型“屏风烟火”,一次点放,能达到“百余不绝”的地步。这种含有多种人物场景,提高市民的欣赏趣味。

    王国维曾说,唯有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备的“六识”之功能而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感受,才能被称之为“境界”。火药艺术由音乐与节奏、色彩与火光、造型与动感、优美与壮美、烟雾与气味等形式元素构成,它给人以多样的感受与意境,被誉为喜悦的音符、吉祥的象征、美丽的图画、动人的诗篇。

    而浏阳烟花作为“火药艺术”的佼佼者,其最高的艺术精神和境界就在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就浏阳的烟花文化来说,我们不能说自己的层次有多高,但是至少能说我们的文化层次越来越丰富了。从浏阳花炮的经济行为、产业行为到精神行为、审美行为,浏阳烟花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典型的文化标记。它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身份和性格;它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性光辉和精神追求。任何时候,这些特性和价值都不会泯灭和消退。

    “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祝愿浏阳烟花和中国的火药艺术永远照亮艺术和美的不夜天。

    (作者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