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育谦和朴实 大气跃然纸上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14     作者:孟繁禧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曹海波 1960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书协理事、海淀书协副主席。作品曾入展“九届国展”、“第四届全国正书大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艺术大展”、“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第一至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获奖书法家提名精品展”,作品曾获文化部“群星奖”北京市二等奖、“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奖。

    曾被北京市文联、北京书协评为“北京十佳中青年书法家”,被北京市文联授予“为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曾在中央电视台奥运宣传片中演示书法艺术。    

    与海波先生相识已经是20年以前的事了,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帅气小伙。谦和朴诚,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在圈里是大家公认的。尤其是他总能与人为善,为了集体和协会的利益可以屈己从人,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海波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他的外祖父是京东闻名的书法家。他给海波留下了许多书籍和毛笔,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特定的岁月中无疑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也使海波自幼与书法结了缘。上中学后他遇到了书法的启蒙老师恽阮先生,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去向恽老师学习书法。在自家的阳台上刻苦习练着颜真卿的《多宝塔》,感悟着笔情墨趣。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加入了海淀书协、北京书协。节假日他更是荣宝斋、故宫绘画馆、北京画店的常客,在古今大师的作品前流连忘返。

    在艺术上,他潜心治学,从不随波逐流,凭借对艺术的深切感悟,兼收并蓄,他的作品大气雄强,没有丝毫的柔媚和低俗。唯美的线条质量与疏朗的布局章法构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他的隶书集“《石门颂》的奔放、劲挺;《张迁》的古朴、淳厚;《西狭》的方伟闳阔;汉人简牍的潇洒灵动;汉砖、汉瓦的纯真自然”为己用。再从北碑、墓志、造像中寻求峻整疏宕、豪放不羁。他的小楷也写得精到雅致,从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到隋唐写经都用心研摹。

    海波善写榜书。他认为只会写擘窠大字容易流于粗野肤浅,应用古人小楷的隽永、疏秀去丰富、融合、滋养榜书的内在精神。这样才会使榜书作品古朴奔放、气蕴儒雅,大而不散、气势贯通。

    海波以为行草书与正书同时习练、相互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行草书多变的线条、轻重疾徐的行笔可以使正书的用笔更加丰富;正书那庄严宽广的内在气象又能提升行草书的恢弘之气。故而他精心习练颜真卿、苏轼、米芾、杨凝式、吴琚、八大山人的手札,怀素、黄庭坚、王铎、傅山的大草,不仅学古人之法,更师古人之心。

    为追求书法的更高境界,增强作品表现力度和视觉冲击力,海波深感古人“书画同源”的重要。他于2002年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来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视觉表现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陈子庄……这些书画大师的作品是海波认真参悟临习的日课。他还上溯宋元,潜心于范宽、郭熙、马远、夏圭、黄公望、倪瓒、吴镇等历代大师的佳作。仅陈子庄先生的“石壶论画语要”,就认真读了数遍,领悟着现代大师是如何向古人学习的。正是有着这样的积累和努力,他才屡屡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种规模的大展中入展、获奖,并被北京市文联和北京书法家协会授予“北京十佳中青年书法家”的光荣称号。

    海波先生在书界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为了协会的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每逢历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等大型活动,他几乎都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他在海淀书协驻会,是负责组联工作的副主席,每到为抗震救灾等公益活动募捐义卖他都是组织者之一,多次组织书法家为灾区捐赠艺术作品。他现在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协会顾问、北京军区战士书画院客座教授等,经常会有书协会员和书法爱好者拿着作品向他请教,海波总是有求必应,耐心讲解示范,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我深为有这样一个好书友、好兄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