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收获 诗人的本色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14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秋天的收获 诗人的本色

——孙毓霜诗词新作《三秋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近日,由诗刊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北京杰威国际共同主办的孙毓霜诗词新作《三秋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荣誉副主席王蒙,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主席团委员王巨才为座谈会举行发来了贺信。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文艺报》原主编谢永旺,《小说选刊》顾问柳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何西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周笃文,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编韩小蕙,《诗刊》编审周所同,《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刘琼,《三秋集》作者、诗人孙毓霜,北京杰威国际董事长贺玉强等作家、评论家及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教授何镇邦主持。

    孙毓霜专攻并善作古体诗词,兼及新诗,出版了《碎石集》《砾石集》《砂石集》和《孙毓霜诗词选》等诗词著作。《三秋集》是孙毓霜最新的诗歌作品结集,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面记述了作者从工作岗位退下后的生活与创作状况。座谈会上,与会者就《三秋集》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秋风秋雨 硕果累累

    孙毓霜同志是位卓有成就的企业家。尤其是在他担任中国石化旗下的长城润滑油总经理期间,创“长城润滑油”名牌,搞企业文化建设,成绩斐然、闻名遐迩。孙毓霜同志又是一位坚持几十年业余文学创作的诗人,已出版过《碎石集》《砾石集》《砂石集》和《孙毓霜诗词选》等诗词集,在文坛内外、企业内外影响广泛。本世纪初他从企业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仍然笔耕不辍,吟唱不断。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部《三秋集》,共分“秋鸣篇”、“秋爽篇”和“秋实篇”三个部分,另有关于孙毓霜的诗文论评若干作为附录附于集后,其中,《孙毓霜诗词研讨会纪要》及张光年、晓雪等的诗评均很精彩,值得一读。

    第一辑“秋鸣篇”收入的539首旧体诗词,是从他退休之后写的近千首诗词中选出来的,分为“感时”、“述怀”、“闲适”、“记游”、“咏物”、“酬答”等六个部分,可以说比较全面地记述了这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坚持业余创作的诗人的生活风貌和比较复杂的心态。他退下来之后,仍然关心企业和国家大事以及社会上种种问题,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到社会治安的种种问题,从贪污腐败的惩处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台海局势到两岸统一大业,均在诗人的关注之中。在《有感“神六”飞天》一诗中,他由于“长城领命供油润”,助推“神六”飞天而欣喜若狂,写下这样的诗句:“星海飞舟游外天,航雄协作创新篇。长城领命供油润,神六灵通变轨船。伟大复兴随运转,图腾梦想适时圆。提升国力几多盼,两岸求同民笑甜。”

    而诗人更多的是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忧心如焚,在《硕鼠》一诗中,揭露犹如硕鼠的贪官们的丑态:“美酒香津礼对头,大瓶婉谢小瓶留。历久明捐不敢纳,一时暗送也常收。猫馋反主挠人狠,鼠性贪生打洞偷。先富财丰何必盗,不愁大米不愁油。”

    这一类感时而发为歌吟的诗篇,虽然有的直白些,但均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可以作为时代的记录留存下来。而像《岗下思》《冷落》《清河恋》《思乡》《秋梦》等篇什,抒发的是作者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复杂的心态和高洁的胸怀,作为“述怀”中的名篇,似更有诗意,也更动人。七绝《清河恋》值得玩味:“情洒清河苦乐留,人生有志始知求。成功立业诺诚守,一旦无常万事休。”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闲适”中的篇什。这一辑共收诗词118首,大都是抒写亲情、友情,描述退休之后轻松生活的,写得自然放松,诗意也就比较充盈,读来也比较动人。七律《三代亲》《孙子入托》和《夕阳情》《隔代情》,七绝《乐韵》《奥特曼》等篇章,写儿孙的亲情,读来天伦之情溢满诗篇,令人感到心暖和欣慰。如《隔代情》中描述孙儿在诗人外出开会时“竟然牵挂盼归程”的情景:“手接电话传稚语,口放慈言道我情。不泯天伦寻乐土,醉心老少戏相同。”这样的诗句读来,也让我们陶醉于这种天伦之乐。《奥特曼》写同孙儿一起玩游戏,写出童真,也写出欢乐:“天年喜得举家安,笔下辛勤记感言。孙是英雄奥特曼,爷成怪兽老挨拳。”

    袁随园说:“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之一),又说:“家常语入诗最妙。”(《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之二十五)经这位清代性灵派大师的点拨,我们对孙毓霜这些抒写亲情的诗篇的审美价值就更加认同了。

    第二辑“秋爽篇”,收入孙毓霜近年来写的新诗61首,其中有一部分在《诗刊》《诗潮》《星星》《扬子江》等刊物发表过,反响颇佳。这些新诗,同样具有孙毓霜旧体诗词中那种从生活中提炼意境并具有哲理意味的艺术特色。例如被人广为称赞的《名字》就是这样的作品:

    只有你从不嫌弃我

    只有你一直跟随我

    像贴身的衣服穿在身上

    像母亲的呼唤在耳旁

    幸福和痛苦时 你替我流泪

    孤独或寂寞时 你替我掩住悲伤

    我们是十指连心的兄弟

    也是喝一瓢水长大的草木牛羊

    从第一声啼哭到听见自己的悼词

    只有你替我打扫干净身后的脚印

    其实 你更像一只小小的灯盏

    我在你的光芒里看见自己的阴影

    在最寻常最被人忽略的“名字”中,开掘出诗意与哲理,很能体现孙诗的特色和长处。我很赞成老孙在坚持旧体诗词创作的同时,也写写新诗。

(何镇邦)

秋光不老 人清爽

    诗人孙毓霜先生,把两册诗文集定名为《三秋集》。内文按“秋鸣”、“秋爽”、“秋实”分成三篇。书名和篇章名字,都含有浓浓诗意,给了读者美好的想象空间。

    “秋鸣篇”中的古诗词,几年前就拜读过。这次集中地读了诗人的新诗“秋爽篇”,我惊喜地发现,诗人的新诗,同样写得很有激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正如诗人在《信仰》一诗中写的:“如果你爱/你就微笑吧/所有的阳光就会披在你的身上。”诗人孙毓霜的诗文基调,无论抒情,还是言志,都是晴朗朗一片阳光,可见诗人的内心是多么清爽。我读“秋爽篇”中的诗篇,尽管这些短诗都很有味儿,但是我更喜欢新诗集中含有人生哲理的诗篇。比如他在《光》中写道:“普通和伟大/简单或明了/敢于淡忘世人的评判”,这正是一个洒脱和成熟的人所应该具有的豁达开阔的心胸。诗人在另一首诗《尘埃》中说:“奔跑的尘埃/静止的尘埃//一生无名、无冕且又无声的尘埃//因为遗忘,却更真实地存在。”说得多好啊,“因为遗忘,却更真实地存在”,没有经过荣辱浮沉的人,打死也写不出这样深刻的诗句。

    诗集中的三球“自白”诗,写得也是满含哲理,如《足球自白》中:“欢呼和失落之后/重回到场地中心/为了操纵者的欲望和豪赌/我又开始被踢。”写的是足球,其实说的是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可怜虫,仔细想想并不少,像足球似的被当权者在名利场上踢来踢去。再如《篮球自白》中:“看都不看/理都不理/随手就把我抛弃”,同样,让我想起那些仰人鼻息的“马屁精”,失去利用价值后的惨样儿。在《排球自白》一诗中诗人写道:“我虽然被重重地击打/却也很得意/因为此时是那么被人重视/又那么,被人看得起”,一副典型的十足的奴才的贱相,被诗人描述得惟妙惟肖。从这三首小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在为人方面的正直、正派。在社会生态不很好的情况下,作为在国有大企业担任过主要领导干部的毓霜兄,在看人做事方面有如此好的品德实属不易。

    在毓霜兄的蕴含人生哲理的新诗中,我想特别提提《老心态》这首短诗,这首诗内容的涵盖量很大,几乎句句都饱含着诗人切身的人生体会,正如诗中所言“人生短暂看明白”。在位的得势的人,可以想见老时状态;已经老了无官身的人,可以警示如何活得快乐。因为,无论如何官高禄厚,最后总得“苦累得失归化尘埃”。人活一辈子无论时间长短,都得是“一抔黄土与大地同在”。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也就活明白了,对于名啊利啊就会看淡,即使不会像毓霜诗中说的“活过百岁外”,起码也会拥有无限的快乐。

(柳萌)    

布衣从来是诗人

    “俗世谁怜民生苦,布衣从来是诗人。”这话是我说的,是我认知诗或诗人的基本态度;大凡好诗人,皆因关注民生疾苦,其作品才可能流传千古,古往今来,概莫如此。读过诗人孙敏霜的“秋爽篇”,再次加深和印证了我的看法。

    孙毓霜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前辈诗人,他专攻并善作古体,造诣颇深;我曾多次向他求教,偶尔也以诗示之,均得他循循善诱指导,获益良多;后来,知他也写新诗,且多有发表,再后来,每有新作,他都第一时间拿给我看,渐渐地,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诗友,我笑称他是“两栖诗人”,来抢新诗的饭碗了。我甚至想马上打电话对这位老而弥坚的诗人说,有两句诗送给你:“傲骨偏向险处生,良知背后是民心。”

    成就一个诗人,有诸多因素,先天的禀赋且不说,后天的功课是必做的。在这方面,孙毓霜诗人给了我们榜样和启迪。他深谙古典诗词,对传统文化的精髓了然于胸,有了这等深厚的国学修为,再写新体,自然就水到渠成;他从小家贫,历经生活坎坷,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后来虽官居国企要职,贡献巨大,但始终未改平民本色,始终怀抱着善意和良知,以低处的目光审视、看待并洞察这个世界;他为人谦和,善思好学,恪守着人性中最本真的光辉与精神。所以,他的作品处处闪烁着明亮而温暖的光芒。

    接下来,读一读他的诗吧。在他的《春天》里,“小草芽一探头,天空就落下了一场细雨”,那些爱美的蜂蝶,“他们不说爱,只留下忙碌的背影”;当他路过建筑工地,从低矮的工棚里看到一盏“灯”,在他眼里,这盏灯离他那么远却又那么近,“像家像心脏,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芒”;他的《落日》是“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的落日,也是“每天是旧的更是新的”的落日,所以,他的《落日》“是用最小的露珠朗读大海,直到整个世界听见你的回音”的极具象征意义的落日;在草原上,诗人孙毓霜有着格外独特的发现和感受,“越走草越绿,越走天越蓝,高低有坡的大草原,离天只差一点点”的《牧归图》,实在令人向往;看到建楼盖房的外地民工,他替他们喊出《多想有个窝》,目睹“富在最高处,穷在最底端”,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他吁请我们的社会应该重视,并确立防止失衡的《支点》;面对“企业赚了打工欠饷,老板发了工人下岗”等众生相,诗人孙毓霜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尖锐的针砭;而这类作品在当下越来越少见了,所以显得更为珍贵,这种为民“鼓与呼”的勇气和担当,正是一个优秀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比之那些吟风弄月、无关痛痒的所谓纯诗,孙毓霜诗人的作品,更具有普遍的警示作用和启迪意义。

    诗虽不能济世救民,但诗绝对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诗虽不能换来宝马、洋房,但诗绝对可以温暖人心;诗拒绝声色犬马,但一定热爱尘土一样的苍生;诗可以卑微和贫寒,但必须有一双尊严的眼睛。诗人孙毓霜用他的诗篇,再次向世人诠释、证明了这一切。

(周所同)    

   《三秋集》出版座谈会纪要

贺  信

    王 蒙:老孙是性情中人,他的诗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有他自己的感受和不吐不快的话。我觉得亲切、自然,而且自成一体。

    王巨才:毓霜与我应算故交,他的诗作我自然留意:风格朴实,意蕴深厚,与某些故作高深又莫知所云的前现代或后现代作品迥然不同。而他的淡泊处世、笔耕自娱、广交诗友、尽力文坛,尤为人所称道。

发  言

    贺玉强:孙毓霜是我十分尊敬的企业家。他退休后,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广交好友。与在长城润滑油时一样,他还是那样分秒必争,出版了《三秋集》,这一点使人十分感动。我决定致力于塑造民族品牌之后,1993年下海,1994年正式成立公司,而孙毓霜作为我的第一个客户,着实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是我的大恩人。这10年多的时间里,我也一直伴其左右,帮助孙毓霜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孙毓霜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能把握并抓住大的趋势,顶住各方面的反对与压力,做长城的CI系统,令长城润滑油大放异彩。之后,在其广告、公关、企业文化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长期深度的合作。十分感谢大家能来参加孙毓霜的新书出版座谈会。

    周笃文:毓霜同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个够分量的文化人。他的本色是个文人,他拿那么多精力支持文化事业,而且苦心孤诣地进行创作,他的精神气质都是文化人的。

    对于毓霜同志的作品,我很赞成王蒙和王巨才同志的话,其质朴厚重,叙述生动,充满感情,有很高的表现力。譬如他抗冰雪的作品反映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情,《采桑子·抗雪灾》:“鹅毛漫落年前兆,盼是丰年,喜是丰年,演变成灾冰雪寒。战地斗天年关过,切脉灾年,救鉴灾年,劈路登山供电还。”再如,“山舞银蛇空港闭,原驰蜡象路车封。军民困斗争高效,应变消灾亮硬功。”大爱真情,而且语言凝练,有新意,有张力,令我佩服感动。

    他的词有些地方是典化成语,举重若轻。像《明星追月》:“皓月伴明星,奇观乙酉生。天文大视野,台海小三通。十五云遮月,元宵雪点灯。问君何所思,节日念亲朋。”这真的是从心底流出来的话,多么朴实!中间两联举重若轻,可见其文学功力。

    心怀淡定是孙毓霜的一大特点。如《火山口》:“山峰曾吐火,海市最高端。胜景留身影,余年放浪仙。钱财悟是空,名利醒如烟。奋斗人生梦,和谐顺自然。”

    最后我也凑了四句诗:国企经纶手,诗海弄潮人。今秋风日好,年华万夏新。

    贺绍俊:孙毓霜的新诗集叫《三秋集》,从“三石”到“三秋”,可以看到作者的变化。从这两个意象我可以感到石头和秋季是孙毓霜喜欢的意象,见出他为人朴实无华、真诚坦荡。他有首诗叫《铺地石》,何西来曾给他总结出石头精神:性不改,性自华。他在踏踏实实铺路,铺一条通向未来的路,他在上面踏踏实实地走。他的诗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品格。

    从“三石”到“三秋”,从石头意象转到秋季意象,也反映了孙毓霜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心境也发生变化。过去在工作岗位,是一种铺地石的心境,铺一条通向理想的坚实道路,这是扎扎实实是勤奋的。退休后,他能静下心来回过头去总结生活经验,又能用他总结的经验看现在,他的很多诗实际上是对现实关注后的激扬文字。

    另外一点,孙毓霜是地道的、真正的玩文学。我觉得应该有玩文学的心态。玩文学才能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文学本是无功利的精神活动,它应该是抚慰心灵的精神寺庙,应该是寄托情思的圣殿。孙毓霜写诗并不是有所图,不为名不为利,是真的在寄托情思,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追求一个更加超脱的世界,所以他能写得十分自由,很率真很坦荡不做作。

    谢永旺:读孙毓霜现在的诗词作品,有如风拂面之感。但也感觉到了变化。

    一、多了沧桑之感。这些诗基本坚持以前的路子,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现实,痛恨腐败,关怀农民工,关注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等等。《三秋集》既然是他退休之后所作,因此就多了一些人生的回顾和对社会生活静观默察的思考和感慨,多了亲情友情的抒怀,还有旅游咏物的小诗。这使人们感觉到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好像世事看得更明白更透彻,有些诗多了沧桑之感。

    二、更讲究。在10年前,大家称赞孙毓霜的诗,但不足就是直白,现在看来孙毓霜花了很大的力气改进,很多作品委婉含蓄,很耐读。比如《红豆》:“春生南国青红豆,两色平分界限清。合璧联珠如日月,相依互靠默无声。”红豆青红两种颜色是很分明的,而如今拥抱在一起默默无言,不知道过去的诗里有没有类似的意思,但这首《红豆》很有境界。

    三、佳句胜于佳篇。好诗还需经营。《再登泰山》中“佛坐空门无贵贱,人生冷暖有酸甜”写得很好,但诗的末句就一般了。

    李文朝:我对孙毓霜新书出版表示祝贺并祝座谈会圆满成功。即席想了一首诗,《贺孙毓霜先生〈三秋集〉出版》:“三秋诗集耀千秋,雅颂风骚心底流。领命长城兴油润,心舟艺海又遨游。”

    韩小蕙:孙毓霜有种个人魅力,他的平民气质和一般人所理解的企业家不一样,他愿意把自己比作普通的石头,而不是高贵的翡翠,这一点让我们平民知识分子觉得很亲切。

    就作品来说,对现实的关注比较容易通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来呈现,但用古典诗词来写现实,难度很大,因此他的创作难能可贵。

    王必胜:我和孙毓霜是十多年的朋友,但最近几年疏于联系。这让我想起两句话:大隐隐于市,大雅雅于诗。我谈三点读《三秋集》的感受:

    第一,比之前的题旨更为广泛,寻常事物诗,比如诗中不仅有月光,还有灯光。这不仅是题材的广泛性,更是一种现代诗的感怀,也是诗在形象上的变化。第二,诗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很多诗都是绝句和小品,小令不是特别多,雪莱的、徐志摩的感觉都有。整体上,诗发生了摇曳多姿的变化。第三,更具哲理性,不只是表象的东西。

    周 明:孙毓霜以诗自娱,以诗明志,寄情山水家国,他的诗呈现了平民本色、忧患意识、善意和良知。他是一名企业家,又是一位几十年来坚持创作的优秀诗人。今天我很高兴读到他厚重的新作《三秋集》,包含了他的新诗和散文,还有若干评论家的评论文章,生动记录了他从青丝到白发在诗坛辛勤跋涉的印迹,在创作上辛勤耕耘的累累果实。

    刘 琼:第一次认识孙毓霜是在天台山,因此看到《三秋集》中《天台采风六首》特别亲切。同样的景致在我们面前,入诗的只有孙毓霜,而且一口气写了六首。之前读过孙毓霜的古体诗,这次更为全面地阅读了,有种感觉,用理论家的话说就是“华丽的转身”。作为个人兴趣来讲,我还十分喜欢孙毓霜的新体诗,它表现出来的情思和情感都十分灵动,很能抓住我的眼睛。

    何西来:我想借用几位诗人的话来谈谈阅读《三秋集》的感受。第一个是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我想把这两句各改一字:“晚年亦好静,万事多关心。”《三秋集》的第一集是“秋鸣篇”,不平则鸣,毓霜的内心依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二个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人是真诗人还是假诗人,就看能否把发生在眼前的一切和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敢不敢把不平的事情在诗里面真实地反应出来。第三个是杜甫:“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毓霜写了1000多首诗,出书时删掉了很多,余下有500多首,可见写作之勤。第四个是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毓霜有一种难得的真诚,有些朋友说他是性情中人,这正是诗人最可贵的品质。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