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尾砂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21     作者:刘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几年前,我在赣南的大吉山钨矿拍下这样一张照片:前景是简陋的选矿厂,四面开敞的草棚下,一张张淘床正为披沙拣金而忙碌着;中景是一座草木稀疏而墓碑林立的坟山;远景则是高大雄峻的尾砂坝,像一面遮蔽所有背景的灰色幕墙,而众多逝去的生命只是投影在幕墙上的一个个姓名。一座钨矿的历史堆积成了比山更高的尾砂坝,然而,钨矿的历史仅仅是这寸草不生的尾砂坝吗?

    众多的墓碑静静地蜷在尾砂坝下,关于一代代矿工的生活历史却是很难探问了。为了写作的需要,去年,我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去访问了另一座钨矿。当年的建筑已经衰老,当年的老人已经作古,当年矿上的文化人,一位给我讲了许多故事的朋友,退休后去享受天伦之乐,隐身在赣州市的电话簿里。整个矿区出奇地宁静,等待苏醒的宁静,所看到的眼睛似乎都闪烁着期待或忐忑。这正是企业改制的前夜。相信随着改制的推进,更多的老人将告别矿山进城带孙子去。在那里,我所看到和听到的,远不及我已知的更多。

    我已知的,得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钨矿山独有的生产环境、生活氛围和民俗风情吸引我屡次去到素有世界钨都之美誉的赣南。钨矿上有什么呢?有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为寻幽览胜上西华山而发现钨砂,并以修建花园为名,指使教徒上山拣取,并以低价收购的传说;有在两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因各国争夺战略资源导致钨价猛涨,从而刺激得钨矿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演变的历史;有百年间屡禁屡放、顽强生长的民营矿业,成千上万俗称“打锤佬”的民工麇集于矿山,依山而建的寮棚鳞次栉比,繁华一时的市集构筑起属于矿区的文化空间;有融汇客家人聚集区各地民俗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它既包括矿业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社会组织习俗,也包括矿区独有的民间观念等等;有丰富了赣南客家山歌题材的矿工歌,它们在反映钨矿工人苦难生活的同时,也见证了近代工业在赣南土地上落地生根的历史……

    我曾钻进民工开掘的窿硐里。众多民工在坚忍不拔地开采着自己的梦想,有时候他们倾尽资财循着矿脉掘进,收获的竟是失望。然而,奇迹也许就在坚持再放一炮的努力之后。面对如此严酷的环境、宿命般的人生,人们必定要寻找足够强大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力量,蕴含在几代矿工创造的矿业文化之中,蕴含在矿工的生活理想、信仰崇拜乃至矿业禁忌之中。

    没想到,时过境迁,尾砂坝迅速增高,而关于钨矿的记忆却在迅速湮灭。赣南钨矿的采矿历史不过百余年,从前的国营钨矿尚且顾不得珍藏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指望改制后的企业吗?毕竟,老矿工们正纷纷告别矿山。似乎,我们早已习惯于把历史当做尾砂丢而弃之。推而广之,举目四望,我们有多少文化记忆被埋在了尾砂坝下?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