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之于摄影:是耶?非耶?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16     作者: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第14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活动中,多国专家热议——

PS之于摄影:是耶?非耶?

    似成当下网络恶搞巨大“杀手”之一的PS,也成了日前在中国摄影之乡、浙江省丽水市举办的中国第14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选,以及以此为契机举办的国际摄影高端论坛中,专家们热议的焦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摄影已经从胶片时代迈入数码时代。而20多年前美国Adobe公司推出的闻名全球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的PS(photoshop)技术,更是瓦解和超越了依靠暗房技术的传统摄影的神秘性,它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无所不能地创造出美轮美奂的多彩影像。如果说最初许多皓首穷经苦练“形似”的画家面对照相术出现的愤闷是一种愚妄的话,今天的摄影家们看着自己跋山涉水、日守夜盼拍摄的景色被PS“一挥而就”是否必须要保有时代的宽容?由PS引发的种种争议其实早已超越摄影界而成为社会性话题。

    禁区:“拍风景时光线只能从太阳里出来”

    “单纯拍自然的东西时,我从来不用电脑制作。”日本中国写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望月久如是表达自己的摄影观念。作为本届展览评委之一,初评环节他分属自然生态组。他坦言,许多风景照片的作者用PS很简单地把光线改变了,着实让他很苦恼。在日本这样的事是不被允许的。“我认为拍风景时光线只能从太阳里出来,为了想要的光线,我曾经等了一个月。”

    “在自然类摄影中运用PS,是一种无赖的表达!破坏了自然、生态,最后使自然没有任何意义。”中国摄影家陈长芬表示,本来苍天给人类提供了一种神圣的、神奇的“谜”,结果有些摄影师在其中注入了技术处理的东西,苍穹博大精深,自然造化的神秘感就被破坏甚至完全丧失了。

    如果说始于柏拉图的镜子理论是对艺术的幻像之真的最直白表述,那么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摄影应该说是最以“真”见长的,而在美的各种形态中,自然美无疑是以真为美的代表。当这两种“真”相遇之时,用拒绝人为的PS技术来守护自然与摄影艺术原真性也许是摄影艺术最朴素和基本的诉求。

    马尔他职业摄协主席凯文介绍,通常在国际展览中,新闻与自然两类作品是不能接受PS的。凯文及其他几位国际评委皆表示坚决反对在这两类作品中运用PS技术,因为那是人为改变了客观自然。本届展览评委会主任、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前光表示,实际上在国内最负盛名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作品评选中,对PS的处罚可谓全世界最严厉,甚至在一次评选中,一幅作品因为在修片中将舞台上的一个纸屑去掉而被取消参评资格,而在侧重艺术摄影的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对PS相对宽容一些。

    开放区:“数字技术给影像插上了翅膀”

    不独自然生态组,在本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初选环节其余两组,社会生活组和创意组,PS技术运用也不在少数,尤其后者中更是无所不在。对创意类摄影中的PS,评委们就显得颇为宽容。中国摄协副主席罗更前表示,电脑技术是对摄影、影像艺术的一种推动。由于近年来各种摄影比赛因PS而引起的相关争议,导致大家现在似乎“谈PS色变”,谁用了PS就仿佛在“作贼”,其实即使是纪实摄影中PS也会用到,PS可以说是与传统的“暗房”相对应的“明房”。掌握PS后期照片处理和当初学习放大是一样重要的技术。“国外创意摄影方面比我们走得更远。现在有这么多可以运用于摄影后期处理的先进技术,我呼吁大家充分掌握,以适应国际发展形势。”

    中国摄影家陈光俊则认为,摄影从最初就是嫁接于技术的。当下提出的PS问题,也许5年后就变得很可笑了。数字技术给影像插上了翅膀,让它自由地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拓展和发挥。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中,摄影的外延不断扩大,也许我们一定意义上应该对摄影重新定义。他表示,广义而言,由摄影产生的影像艺术可以大致分为观念影像与传统影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市场,并行不悖。PS技术丰富了观念摄影的表达方式,而传统摄影仍然会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下去,不会受新技术的侵蚀,但二者应相互观照才会促进彼此的发展。

    “在新闻类与自然类之外的创作中,PS技术有助于摄影家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以前,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摄影家只能有什么拍什么,但现在有了辅助技术,摄影家也可以拍出脑子里的东西了,即创意。”凯文如是表达对PS的另一种意见。西班牙塞丹尤拉-瑞普莱特艺术摄协主席豪梅·巴迪亚·巴法力表示:“创意类摄影从诞生伊始就与各种技术加工联在一起,技术可以使这类摄影更富表现力,更完美。只要不是欺骗,我完全支持PS。”

    致力于当代摄影的策展、传播和推广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表示,经PS的当代许多摄影创作貌似观念很超前,技术也很前卫,但实际上,艺术永远不可把技术和过度形式化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最重要的还是思想的深度和内容的感染力,形式语言永远要为内容服务。摄影语言样式的黄金探索期已经过去,摄影语言已经足够了,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样把它用好,应该返回头来把摄影的本体语言琢磨透了。无节制地运用技术,在形式上一味突破几乎是死路。

    “我曾经拍摄过一个生活在长城边上的97岁的老人家,当我第一次给她送照片时,她惊讶地盯着照片很久,突然说,‘这个人怎么有点像我?’从来没有拍过照片的她也许是根据照镜子的经验认出了照片中的自己……当我离开时,老人家哭了,她对我说,‘我想妈妈了!’……”陈长芬讲述的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受到PS冲击的当下摄影带来一定启示。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